中国瓷器玉器文化是什么,中国瓷器与玉器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发布时间:2024-07-07 15:24:01
发布时间:2024-07-07 15:24:01
导读:答:夏商周时期,玉器更多地体现为礼玉文化,用于祭祀、皇帝印玺和陪葬...下面是中国瓷器玉器文化是什么,中国瓷器与玉器文化的内涵及价值的详细诠释。
摘要:玉器是中国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从河姆渡时期开始不断发展,在新石器时代是生产工具的代表,同时也体现了军权、神玉文化和图腾崇拜。到了夏商周时期,玉文化发展为礼玉文化,用于祭祀、皇帝印玺和陪葬。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德玉文化,玉器成为君子德行的象征。汉代时,玉器出现世俗化趋势,更多用于礼仪和日常生活。
1. 玉器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从河姆渡时期开始,其体现的物质文化因素不断演进,并在演进中继承和发展。 2. 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曾是生产工具的代表,如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斧、玉凿等器具,主要用于生产生活。 3.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有玉钺出土,这被认为是军权的象征。玉斧、玉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作战工具。 4. 这时期的玉器更多体现的是神玉文化,因为像玉斧这样的玉器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体现天人沟通、宇宙崇拜、宗教意识的玉器。 5. 原始先民无法理解和预测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间的旦夕祸福,因此转向求助于神灵。玉作为“石之美者”被用于沟通神灵,巫师能以玉事神。 6. 玉器中的一些动物性玉雕,如龙、鸟等,反映了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影响,如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C型龙等可能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 7. 到了夏商周时期,玉文化进一步发展,玉器更多地体现为礼玉文化。夏代玉器数量相对增多,玉被赋予一种因素或者说文化。 8. 周代以后,统治阶级为维护礼制,制作了大量玉制的礼器和佩器,如《周礼》、《仪礼》、《礼记》等先秦文献所记载。 9. 玉器用于祭祀,如《礼记·春官·大周伯》中所述,用玉制六器祭祀天地四方,将玉器赋予礼制的内涵。 10. 玉器也用作皇帝的印玺,如和氏璧被铸成国玺,秦统一六国后成为传国之玺。 11. 玉器还作为陪葬之物,人们认为玉石具有灵气,可以使人不朽。 12.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德玉文化,玉器被赋予人们所希冀的美好的德行操守,如《礼记·聘义》中所述的玉有德十一。 13. 玉器成为君子的化身,君子佩玉成为有德的象征,佩玉成为一种时尚。 14. 从原始先民到春秋战国,玉器的占有和使用一直是阶级上层的特权。 15. 到汉代时,玉器出现世俗化的趋势,更多地用于礼仪、日常生活和玩赏。
问: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的作用是什么?答: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是生产工具的代表,如玉斧、玉凿等器具,主要用于生产生活。
问: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钺代表什么?答:玉钺被认为是军权的象征,玉斧、玉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作战工具。
问:玉器在原始社会中有什么意义?答:原始先民无法理解和预测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间的旦夕祸福,因此转向求助于神灵。玉作为“石之美者”被用于沟通神灵,巫师能以玉事神。
问:夏商周时期的玉文化有什么特点?答:夏商周时期,玉器更多地体现为礼玉文化,用于祭祀、皇帝印玺和陪葬。
问:春秋战国时期的玉文化有什么特点?答: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德玉文化,玉器被赋予人们所希冀的美好的德行操守,如玉有德十一,玉器成为君子的化身,君子佩玉成为有德的象征。
问:汉代时期的玉器有什么变化?答:汉代时,玉器出现世俗化的趋势,更多地用于礼仪、日常生活和玩赏。
上一篇 : 一童子手执荷花的玉是什么意思, 荷花玉制童子手握含义解析
下一篇 : 万龙翡翠品质分析,美玉还是普通石头?优劣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