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这是什么鸟这个是斑胸草雀斑胸草雀(学名: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笑槐锋小型鸟类。该鸟全长10厘米左右,胸和尾羽有黑白斑纹,雄鸟胁部棕红色有白色点斑,除原色种外羽色全白的亦较常见;主要以禾本明...下面是这是什么鸟(翠鸟的资料)的详细诠释。
![这是什么鸟(翠鸟的资料) 这是什么鸟(翠鸟的资料)](/d/file/pic/20230409/51158c59e94a5248e2ffdf771e272db2.jpg)
一、这是什么鸟
这个是斑胸草雀斑胸草雀(学名:Taeniopygia guttata),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笑槐锋小型鸟类。该鸟全长10厘米左右,胸和尾羽有黑白斑纹,雄鸟胁部棕红色有白色点斑,除原色种外羽色全白的亦较常见;主要以禾本明唯科植物的种子为食,鸣声低,原产于印度尼碰晌西亚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饲养的观赏鸟 [1] ,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常用于脊椎动物脑、行为和演化研究的模型。
珍笑塌戚碰陵珠鸟衫宴
这个是宏森草雀蔽绝亩宏察。
斑胸巧搏迅草雀(学名:Taeniopygia guttata),又名金山珍珠,是雀形目梅花雀科的小型鸟类。该鸟孝此全长10厘米左右,胸和尾羽银肢有黑白斑纹,雄鸟胁部棕红色有白色点斑,除原色种外羽色全白的亦较常见;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鸣声低,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饲养的观赏鸟 [1] ,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常用于脊椎动物脑、行为和演化研究的模型。
中文名斑胸草雀外文名Zebra finch别名斑马纹草雀金山珍珠珍珠鸟锦花悔弯逗鸟锦华鸟小珍珠锦花雀斑胸草雀成鸟重10~13克,[3][4]体长10~11厘米,尾与别的草雀比起来显得较短,常被长长的尾上覆羽所遮盖,[5]喙短而钝。[6]斑胸草雀斑胸草雀雌雄身上羽毛的颜色不同;雄鸟前额至颈后及颈侧灰色或浅灰色,从嘴基到眼下的眼先部位为白色,被两条黑色纵纹所勾勒出来,颊和耳羽暖棕或橙红色,下颏、喉和胸浅灰色有很细的整齐黑色横纹,颏部至胸部平行渐粗,以至在下缘融合成黑斑,胸部下方的两侧及闹磨两胁红褐色,并缀有白色小斑点,肩背及翅灰棕色,飞羽深灰色,腰部中段和下段的中间白色,缘为灰色或深灰色,尾巴黑棕色,尾上覆羽黑色有近似圆形的白斑,下体碧卖其余部分白色或奶白色。
二、翠鸟的资料
翠鸟,又叫翡翠。它全身翠蓝色,腹面棕色,平时以直挺姿势,栖息在水旁,很长时间一动不动,等待鱼虾游过,每当看到鱼虾,立刻以迅速凶猛的姿势,直扑水中,用嘴捕取。有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它鼓翼飞翔距离水面5-7米的空中,好像悬挂在空中,俯头注视水面。 翠鸟的巢常筑在田野堤岸的砂土种,掘成隧道,深为60厘米左右。翠鸟的翠羽由于折光缘故,闪闪发光。以往的帝王服装和“凤冠”,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也不退色。 **.cbe21.*/subject/biology/photolist.php?column_code=03040710许多人都认为,翠鸟是生活在河流沿岸的淡水鸟类。其实,翠鸟的家族成员众多。有些翠鸟就是在海边生活的。束带翠鸟和斑点翠鸟就是典型的海鸟。 束带翠鸟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沿岸地区。束带翠鸟经常生活在岸边的灌木丛和树顶上。束带翠鸟的菜谱很丰富,鲑鱼、虾和蟹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束带翠鸟在捕猎之前总是在水面上不停地盘旋,寻找水下的猎物。一旦找到猎物,它就会悄无声息迅速地潜下水去,抓住猎物。束带翠鸟是迁徙性的候鸟。每年八月,它们开始迁徙。四、五月份的时候再返回故乡。束带翠鸟栖息在海岸边的地洞里。地洞一般深达2.4米。地下洞穴是雌鸟和雄鸟共同挖掘的。一切准备就绪后,雌鸟产下的卵大约有5到7枚,刚好放在洞穴底部。经过23天左右的时间,小翠鸟就可以出世了。 斑点翠鸟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区。雄鸟的全身以黑色为主。脖子上有一圈宽宽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侧也是白色的。雌鸟的颜色与雄鸟十分相似。只是雌鸟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雌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斑点翠鸟也有挖洞产卵的习性。不过,它们的地洞没有束带翠鸟那么深。斑点翠鸟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顶端就是雌鸟的产房。斑点翠鸟一窝可以产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养幼鸟的工作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完成。 **.ndcnc.gov.cn/datalib/2003/SeaCyclopedia/DL/DL-7031佛法僧目翠鸟科的 1属。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中国的翠鸟有 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翠鸟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或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 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翠鸟羽毛美丽,可供作装饰品。但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yaohua.org/teacher/jinrui/dongwu/%B4%E4%C4%F1.htm几种翠鸟的照片: **.haijiang.org/students/sblog/more.asp?name=070114&id=2035
学名]:Alcedo atthis [分类]:翡翠目 [体型]:14-16公分[简介]:嘴长而尖,且粗厚,头大尾短,脚亦短.是常於水边出现的中型鸟类.通常单独活 动,站立於水流中突出的枯枝或岩石上,一旦发现猎物便会飞起由空中俯冲而下加以捕食,通常筑巢於岸边或枯木的洞穴中.[特徵]:翠鸟的整体色彩配置十分鲜艳.头至后颈部为带有光泽的深绿色,其中怖满篮色斑点,从背部至尾部为光鲜的宝篮色,腋面亦为绿色带有篮色斑点,翼下及腹面则为明显的橘红色,喉部有一大白斑,脚为红色.[食性]:以鱼,蛙,小型爬虫与昆虫为主食.[声音]:仅在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翠鸟 学名: Alvedo atthis 英文名: River Kingfisher 俗名: 鱼狗、翡翠、钩鱼翁、鱼郎(闽南语)、打鱼鸟(客家语) 特徵: 体长约16cm,羽色艳丽,嘴粗长而尾短,头部暗绿色密布淡蓝细斑,背至尾蓝色,胸腹橙红色,腮、喉白色,脚红色。雌雄唯一不同的是雌鸟下嘴红色如口红,雄鸟则为黑色。 习性: 栖息平地至低海拔山区的溪流、沟旁,喜单独停立水边突出的K条或岩石上,常疾速下坠水中捕鱼,然后飞返原栖地吞食,对环境污染敏感,受污染溪涧、河川绝见不到它。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翠鸟科(alcedinidae)约90种体躯短肥的独栖鸟类之通称。喙大,多以鱼为食,广布世界各地。体强,长约10∼45公分(4∼18吋),羽衣鲜艳;许多种类有羽冠。腿短,大多数尾短或适中。头大与身体不相称,喙长似矛,翼短圆,3个前趾中有2个基部愈合。发“格格”或尖叫声。在沙洲打洞为巢,热带种类在白蚁丘内打洞。翠鸟亚科(alcedininae)的种类喙窄,会扎入水中捕捉小鱼,许多种类也捕食其他小型水生动物;如旧大陆的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和北美的带翠鸟(megaceryle alcyon)。笑翠鸟亚科(daceloninae)的种类喙宽,不常水栖;如澳大利亚的笑翠鸟(kookaburra)以昆虫、蜥蜴、蛇和其他小动物为食。东南亚的赤翡翠(halcyon coromanda)会在石上敲碎蜗牛,以食其肉;翡翠(h. miyakoensis)从1887年就未曾发现过,推测现已灭绝。在有的分类系统中,翡翠类画归翡翠科(halcyonidae)。 英文:kingfisher 拉丁文:alcedo attbis ispida,佛法僧目翠鸟科的1属。 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营巢在岸旁洞穴中,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 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中国的翠鸟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翠鸟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和芦苇也常常停息在岩石上,伺机捕食鱼虾等,因而又有鱼虎、鱼狗之称。 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笑翠鸟每天清晨或傍晚会发出像笑一样的叫声,这也是为什么它叫笑翠鸟的原因。 而且,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翠鸟的捕鱼本领几乎是百发百中,毫无虚发。
三、乌云遇皎月的鸟是什么鸟
乌云遇皎月电视剧提取码为1234。根据查询界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乌云遇皎月电视剧百度网盘链接为https://pan.baidu.玉怕深院果通律当虽*/s/1DFeVwulfzhYKf9xImsnwqA,提取码为1234。
四、嘴是红色的眼睛是黑色的尾巴很长还有四个黑格子的鸟是什么鸟
作者:广西平南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彭敏艳
暮春的晨,天朗气清,房前盘根错节的大榕树上栖着的鸟儿任性地闹腾,挑起了晨的欢愉。
风偶尔摇落几片树叶,地上印染了深深浅浅的黄,浓密的枝叶剪乱了柔软的阳光,摇曳的光影无意涂抹了这幅印染画的立体感。
这是一幅流动的城市春景图——温润的空气中逸散的青草味和柚子花香,错杂有序的物体以及布施物体的人类,他们是从远古的巫山小三峡奔流至此的文化与文明的符号,还将生生不息地奔流着。
相比之下,乡下的春景图更多了几分率真与野趣。
前几天,下乡路上,我正在凝神构思一则宣传信息。同事的手突然兴奋地指了指远处的稻田,示意我看。
顺着他目光的欢喜,我看到一大片稻田披着浅浅的绿被,那是刚抛下田没几天的秧苗。纵横的阡陌在广阔的田野上画出不规则的格子,自西向东横贯田野的长长的碧绿的条纹是灌溉稻田的小河流,田野上弯着的一只只问号是正在稻田里劳作的农民,其间点缀着许多的白,无非就是挂在木棒上的白色塑料袋,吓鸟雀用的。
稻田边上稍高的不规则的色块就是香芋、玉米、瓜豆等其他作物,更高一点的是柚子、橘子、荔枝、龙眼、黄皮等果树,远处挺拔秀茂的就是松林了,这都是乡下极其普通的存在。
这是一片平坦而肥沃的田野,它们依着秦川河畔无限延展。
对于在田野里摸爬滚打长大的人来说,就算闭着眼也能把田野那大同小异的纵横交错、高低有致的线条勾勒出来,而且对线条本身的柔和或硬朗掌握得恰到好处,不会多增一分,也不会错减一厘,泥浆里的蚂蟥、福寿螺和色块一并渲染上,顺便脑补了空气中的泥土腥味和各式植物的清新气息。
我读不懂同事眼里的光,茫然地看着他。
“白鹭”,他轻轻地指着点缀在稻田的白色,仿佛动作大了就真的惊飞了它们似的。
我再度把目光撒向田野。突然画面流动了,起初是几点白慢慢飘移,接着是一片白翻飞,从田野上的一个方格飞到另一个方格,像浅绿的大地上灵动的白色童话。
“停车,停车!”我突然激动的高分贝吓了同事一跳,我打开车门直奔稻田。
在距离那片白约百米处,我屏息止步。果然是白鹭!
白鹭是一种怕人的鸟,而此刻它们正悠闲自得地在稻田上觅食,或者款款踱步,或者侧目凝神,或者展翅凌空,全然无视正在田里劳作的村民。
我惊讶于它们的气定神闲和胆大妄为。既然如此,我也只好明目张胆地接近它们了,隔田观赏。
它们有着轻盈优雅的身姿,即使在水田觅食也能走出T台的姿态,像极具涵养的窈窕淑女。它们的喙、头、颈、胸都是棕黄色,脚黑色,背部、翅膀以及翅膀以下的羽毛呈乳白色,极其纯净的白!我从不知道棕黄、乳白、黑三色竟能搭配出如此清丽脱俗的气质,或许也只有如此,才配得上诗一般优美的名字——白鹭。
场面如此壮观的白鹭,是极为难得极为珍贵的奇遇。
待我回过神来,它们已经凌空飞远,落到秦川河对岸河畔的稻田里去了。
回到车上。我目光始终被它们牵引,路过秦川河的桥,桥下远处有几只白鹭在河畔散步,不时驻路观望。其中一只停落在凸出水面的大石头上,伸长脖子疑似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还一再梳理自己的毛羽。河畔水草丰茂,草丛点缀着零星的小花,河岸上有翠竹掩映。
前些年秦川河曾经是村民排放污水的通道,河流上漂浮农药瓶、塑料袋等垃圾,河水腥臭,鱼虾几近绝迹。2019年进行污水防治后,河流才慢慢复原,如今河里砂石清晰可见,鱼儿在砂石间嬉戏。
很小的时候白鹭在乡下很常见,它们喜欢在稻田觅食,就是怕人得很,一旦远远嗅到人的气息,就立刻扑棱强健有力的翅膀,以最快的速度遁空而去,像一道白色的闪电,也只有快如闪电,才能确保安全。
后来白鹭逐渐淡出了家乡的视野,有好几年甚至是绝迹了,偶尔看到一两只便足以欢喜半天。
不仅仅是白鹭,连农村里最常见的小麻雀也几近绝迹了,没有鸟鸣雀叫的乡村是没有灵魂的,村民无比怀念稻田里的稻草人,怀念守着晒场防鸟雀的日子。
大人开始吓唬小孩,不能抓小鸟,抓小鸟头发会白了。尽管这样,鸟雀还是赌气多年不回归。
直到国家立法保护野生动物、出台系列环境保护法,并逐步加强管理后,鸟类才犹犹豫豫地陆续回归。
麻雀回归比白鹭早了十多年。那时我还在小学任教,校园里种了好些龙眼树和荔枝树,早上麻雀的叫声堪比学生的读书声,晚上它们就住在浓密的树枝上。要是在树荫下用手电筒往树冠上一照,会看到许多麻雀一双一对地紧挨着睡觉,它们把头埋进自己丰满的羽翼里熟睡,全然不觉察人的靠近。我疑心此刻拍拍它们的肩膀叫道:“喂,老兄,该起床了!”它们也未必醒。
那天从乡下回来后,我总遗憾未能记录下白鹭的美,错过了奇遇的缘。
七天后,我们又路过那片稻田,白鹭群居然还在!这表示它们目前是栖居于此的,我激动不已。可当天任务很急,时间不配合。我认定这是信息宣传的好素材,决定周末专程去拍照。
一整天我都沾沾自喜,认为路遇白鹭是我的造化,我以为它们只是小范围、短时间地路过我们家乡。但很快我就窥见我目光与思想的狭隘。
优雅的白鹭已经成为市作协热议的对象,先是县城北的文友发上一段白鹭在稻田觅食的视频,视频里的白鹭除了喙和脚是黑色以外通体白得透亮,个体比我遇见的白鹭要稍大一些。
后来港南等地的文友也相继发上白鹭的照片。一张是数十只白鹭聚集在已经插了秧苗的稻田上,一半驻足凝神,一半展翅翻飞,像白色的琴键和高高低低的音符;另一张是一幅春耕图,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开着耙耕机耙田,11只白鹭好奇地追着耙耕机飞,像未经农事的孩子一样,又像一群勤劳的天使,正在为春耕助兴。另外几只大大方方地拦在耙耕机前方,逼停了耙耕机还一脸无辜。
我认出照片上的白鹭和我路遇的白鹭是同一个种类。这次我终于看仔细了,它们的喙尖是棕黄的,和头部、前胸的颜色是一样的,喙根部混合了米白和淡粉两色,颈部羽毛大部分是棕黄的,只是颈下方中上部有一小撮乳白的毛。
文友们感慨良多,一是惊喜于今年水田处处飞白鹭,二是惊诧于这白鹭居然不怕人,三是惊惶于那些年家长“不能抓小鸟,否则白了少年头”的告诫,四是惊羡于白鹭的优雅身姿。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类对环境和动物的友好,终将换来环境和动物对人类的友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终极目标。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我即兴敲出摩诘大师的诗句,然后满心欢喜地任思绪天马行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