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在玉雕作品中的应用及发展探究,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01-26 19:00:01
发布时间:2023-01-26 19:00:01
在中国人心中,和田玉富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道德观念,是社会文化的综合反映。 中国玉文化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民族气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气,“温润为泽”的无私奉献之德,“瑜伽不瑕”的廉洁气魄。 儒家思想基于玉文化提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对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没有和田玉,没有玉石文化,直到历代时代,都不会形成典章制度、社会道德、信仰习祥尺俗、观念意识、艺术风格等诸多社会文化功能。
一.玉文化在历代玉器中的应用与功能
自古以来,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玉器是中华玉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表现了这一时期的阶级属性、政治含义。
1、宗教用品要配合裤子的高度
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宗教中,玉器被用作连接神与人的法器。 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征服自然和疾病的能力很弱,无法理解自然界的许多奇妙现象,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生与死有了人生、社会、超越自然的理解,产生了祖先崇拜的图腾文化。 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是部落图腾形象,良渚文化中的人兽图案也属于部落图腾。
二、政治价值
随着生产的发展,贫富分化产生,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等级观念也随之产生,这种产量逐渐减少,精美耐用的玉器成为统治阶级专门享用的器物,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 作为政治等级制度的规范,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中有详细记载。 如“六瑞”的使用规定为: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些规范以玉器的形状和尺寸来区分,镇圭最大,桓圭次之,信圭再次,地位最低的男爵使用有蒲纹的璧形玉器。 秦以后,玉玺成为君权的象征。 玉玺制度一直沿用到清代,乾隆帝的宝玺多为玉制。 像玉玺一样,玉带也有等级规定,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使用玉带的制度。 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清代,一些玉器是政治等净租制度的重要标志器物。
3、道德赋予
玉的道德内涵在西周就已经产生,从此发展了一套用玉的道德观。 它的理念化、系统化是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后,儒家的玉石观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并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脑海中。 儒家道德以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 玉道德以其为本,象征着伦理观念中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其中,许多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关于玉石的字,往往表达美丽、崇高的含义。 中华民族对玉石的偏爱被思想家理念化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被历代统治阶级所利用。 玉的道德与人格化,是广为民间接受、玉器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4、礼仪功能
礼仪玉一直是中国玉器的主流,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许多玉器如瑛、璜、璧等都被用作礼仪器皿。 5000年前,当中国刚刚步入文明门槛时,玉器的礼仪功能就已经出现。 有名的“六瑞”是政治等级制度的象征,也是礼仪的具体体现。 “以苍璧礼天,黄琯礼地,青圭礼东方,红璋礼南方,白瑾礼西方,玄瑾礼北方”。 其中的完美、瑕、圭、璋、琥珀、粉丝合称为六器。 六瑞和六器是封建社会礼仪用玉的主干。 直到元朝,皇宫举行祭祀大典时,都使用苍璧、黄檗、青圭、赤璋、白琥、玄璜,明代帝王陵十三陵也出土了圭等礼器。
5、经济价值
玉器的经济价值不言而喻。 玉器作为财富的象征,出现在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中。 在大墓中,作为陪葬的玉器有几十件、几百件,可见墓主是有权有势、财富万贯的领袖。 到了奴隶社会,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女好墓的陪葬玉更加丰富,到汉代,陪葬玉之风更加盛行,著名的汉代金丝玉衣、银丝玉衣、铜丝玉衣就是由此而来。 此外,最能体现玉器经济价值的是商代的玉币,用玉石制成贝壳形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同时也有用玉石直接交换或贡献的礼品。 明清以后,玉器商品已经成为行业,可以进行买卖交易。
6、装饰游戏功能
这是玉器的第一个功能
一,也是玉器最广泛的用途。“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在古代,它不是简单的装饰,还表明了身份、风气,可以起到感情和语言交流的作用。翡翠是属于玉石的一种,不过因为翡翠的纯度很高,色泽又属于上乘。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有不同的区别特征。
传统狭义上的玉,仅指新疆产的和田玉、独山玉等,这是个民间称谓(按此理解来讨论这个话题,下同),翡翠是具体品种,基本产于缅甸,但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的标准,玉是一个品类名称,包含翡翠,和田玉等。
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细说下区别特征:
1、名称区别:
翡翠是具体玉石品种,玉是“玉石“简称,“石之美者为玉”,属于大类别。翡翠归属于“玉石”大类中。
根据国家标准(推荐性)GB/T16552-2010的规范文件:天然玉石包含有:翡翠(硬玉)、软玉(含和田玉、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欧泊、玉髓、木变石、石英岩、独山玉、青金石、绿松石、葡萄石、苏纪石、寿山石、鸡血石等细分基本名称。
根据行业传统称谓,玉石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软玉狭义上是指和田玉(注意:和田玉不是指产地,现在的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统统归属在和田玉类别中),广义上包括岫玉,南阳玉,酒泉玉等十多种玉石。
2、成分区别:
翡翠的成分是硅酸钠铝,内部为紧密的纤维状结构,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和田玉的成份为硅酸钙镁铁,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韧性很高。
3、硬度区别:
翡翠的莫氏硬度是6.5-7,比重为3.25-3.40,一般为3.33克/立方厘米;其他软玉的莫氏硬度是6.5,软玉比重一般为2.96克/立方厘米,其他玉种比重稍有不同;
4、鉴赏区别:
翡翠鉴赏要点(根据翡翠分级国家推荐标准(推荐)GB/T23885-2009):
透明度:即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对应商贸传统的种地,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透明(玻璃地)、亚透明(冰地)、半透明(糯化地)、微透明(冬瓜地)、不透明(瓷地/干白地)。
质地: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等因素的综合特征。分为极细、细、较细、较粗、粗等级别。
颜色:无色、绿色、紫色、红黄色,再依据色调、浓度、明度细分颜色。翡翠颜色“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尚纯净、不纯净。
雕工:同其他玉。
其他玉鉴赏要点:
透明度:和田玉、绿松石等不考虑
质地:和田玉要求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光泽好。
颜色:和田玉以白玉为上品。碧玉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越高越好,和田玉籽料推崇带皮色。
皮色:和田玉籽讲究,可以俏雕。
雕工:同翡翠。
5、市场价值区别:
翡翠:被誉为“玉中之王”,品质好的价值才高。
其他玉:和田玉籽料也有“玉中之王”美誉,其他品质好的玉中,也广泛受到认可,顶级品质的其他玉石,价格也很高,如绿松石、南红玛瑙、鸡血石中的极品,但还是不及品相好的翡翠和和田玉籽料的价格。现在市场充斥者很多俄料、韩料的和田玉,细腻度,温润度,油性等都于正宗新疆产和田玉相差甚远,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新手往往容易走入误区。
6.偏好群体区别:
翡翠:主要用做首饰佩戴、美饰用途,侧重于珠宝首饰市场,女性更偏好,男性也适合。主要形式有手镯、花件、挂件、镶嵌成吊坠、戒指等,少量用于雕工成把玩件、摆件。
和田玉:主要用作把玩件,侧重于文玩市场,男性群体更喜欢,少量用作手镯、挂件适合女性群体。和田玉大料常常用于雕刻成摆件。
其他玉:绿松石、鸡血石、寿山石更多的是受文玩市场欢迎,更多的用于把玩件、摆件等。
7、历史文化传承区别:
翡翠:翡翠用作首饰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明清时期翡翠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和机会佩戴使用,近代盛行于华人世界,欧美人不太认可接受翡翠和其他的玉石。从服饰美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旗袍搭配上好的翡翠饰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女性美,翡翠受到慈禧太后、宋美龄等人的挚爱,刘晓庆等也都是翡翠的忠实粉丝。
和田玉: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是传统意义上的“玉”,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入民心,《诗经》之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历史对于玉德的最终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即:仁、义、志、勇、洁。成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