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玉文化是怎样的?,那些巴蜀文化的玉石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呢?
发布时间:2023-01-25 04:00:02
发布时间:2023-01-25 04:00:02
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延续至今的“玉文化”是我国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
中国人视玉石为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交流的中介物,使玉石具有难得的宗教象征意义。 源于自然,雕琢帝王宫苑的玉石制品被视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持社会治理秩序的所谓“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玉在葬礼上的特殊作用,使玉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神秘宗教意义。 而把玉自身所具有的某些自然特性比作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有的德行来尊崇和歌颂,是中国腐朽人的伟大创造。 因此,玉石在中国古代诞生的精神文化是世界文明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物化的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基础。
中国玉作为这一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先民从各种石头中提炼出来的“石头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细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 这个筛选过程极其漫长,可以说贯穿了石器时代的始终。 在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即“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我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国,玉石源头约有100处,在我国历史上,用玉制度方面已经出现了真玉、非真玉的定义。 帝王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和田玉既当真玉,又当帝王饿裤玉。 此后,历经无数岁月,和田玉终于进入民间,遍布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石”。 它像一颗明珠,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绽放出灿烂的光芒,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渊源颇深。
我国考古学家在最新研究中考证并提出,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玉器时代,有3000多年的历史,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 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发现和田玉,作为宝物和友谊的媒介东西运输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 “玉石之路”是后来“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7000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中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文化和商贸交流的最初媒介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 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田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识,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殷商开始,中国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 和田玉登上华夏民族的玉坛,出现了举世闻名的“东方艺术”,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宝贵遗产。
和田玉的优秀玉质,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3000多年来,玉石的质地、形状和颜色启发了雕塑家、画家和诗人的灵感。
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 中国玉文化的光辉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 中国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器文化和酒文化。
我国玉文化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而暖”的无私奉献之德; “以次充好”的廉洁气魄; “铮廉不挠”的开拓精神。
你好! 神秘性和艺术性。 西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大相径庭,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异域之感,巴蜀古玉的气场非常强烈,静静地呈现在你面前时,仿佛穿越了时空。 有些古玉简直是鬼斧神工,连现在的制玉技术也达不到,令人心惊,震撼无比。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在古时,玉器不仅代表了瑞气,据说他还有通灵的功能。儒学之中治学主要是以现实为本,所以不信鬼神之论,但是在《礼记》之中作者虽然对于鬼神之论是抱着谨慎的态度,但在言论中却也不排除玉有通灵的效果。“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王也。”注:“灌,谓以圭瓒酌鬯始献神也。”《礼记·礼器》:“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所以将玉作为祭祀神灵的神器,是因为认为玉能够表达的祝愿给神灵,而这也代表着对神灵的无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