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文化与历史起源,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3-01-09 06:00:02
发布时间:2023-01-09 06:00:02
玉器的来历
玉石的形成条件极其特殊和复杂。 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泥浆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向地球表面,冷却后变成坚硬的石头。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元素慢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和宝石,其形成时间离我们非常远。
玉器历史
玉器是中国最早的传统工艺品之一。 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说:“对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 据考证,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简单的玉制工具。 距今8000年的辽宁察合台遗址出土了最有价值的玉石块。 在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玉珠、玉管、玉块等。 玉器的起源,应该说比它更早,但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玉器的价值,他们只是用那些坚硬美丽的石头制造武器和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认识到石头里的美——玉石,耐心思考,把玉石变成一件又一件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实用品。
过去中国把玉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礼仪的象征。 黄帝曾以玉分赐给部落领袖,作为享受权力的标志。 此后,商周期间,玉石成为礼天把地的礼器。 周代重玉之风极为盛行,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会时只使用铜器。 春秋战国祟尚“君子以玉为德”、“君子无故,玉不自身”的说教。 到了西汉,玉器被称为“辟邪厌胜”。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玉器已被视为以观赏为主的艺术品。 在中国,从古墓中出土的殉葬品中,发现了很多玉石装饰品和礼仪用具。 目前,我国各地博物馆常见的古代玉器有玉瓶、玉炉、玉熏、玉鼎、玉杯、玉爵、玉杯等。 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一代留下的玉器多如星星,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传世珍品就有两万多件。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大型玉器。 北京北海公园团城现存的大玉瓮——渑山大玉海,宛如一个大浴缸,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器皿,可盛酒三千多升。 玉瓮重3吨半,最大周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洞深55厘米。 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美观,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造型最大的传世玉器。
北京故宫珍宝馆陈列着18世纪清代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 它是以宋人画的《大禹治水图》为基础雕刻而成,这座高2.4米、宽约1米的玉雕,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为洪水奋战的情景。 据史料记载,这枚大玉石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5吨多,历时3年,行程4000多公里运往北京。 之后,长年被雕刻在这个稀世国宝上。
中国有四大名玉:新疆白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湖北绿石。 特别是硬玉翡翠,被誉为“玉之王”。 翡翠非常珍贵,过去多为帝王和豪富所占有。 俗话说“金有宝珠”,或者说“玉有宝珠”。 据说秦昭王曾经在15座城堡里更换了宝贵的和氏壁。 玉石如此珍贵的理由是什么呢?
其一,很少见。 以稀为贵。 玉石的形成在地坛下要经历漫长的年代,尤其是翡翠、白玉、玛瑙、青金等更为罕见。 中国古代采珠人骑着耗牛翻山越岭去山里找玉石,靠着牲口的四蹄踩着露头或露头的玉石进行采集。 有一次玉石顺山水,冰川冲向下游,途中被人捧走。 据记载,以前在新疆和田采集玉石,曾用女人的植株放入水中捞取。 古人认为玉是阳精,须阴森称之,玉才不失。 否则,很难得到美玉。 后来,玉石越来越少了,于是开始挖山挖矿,攻山采玉。 要取得好球是极其不容易的。
其二,硬。 玉石大致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种。 硬玉质致密强韧,硬度相当大。 假设金刚石的硬度为10度,则最硬的球像翡翠一样可以达到8度、9度。 一般来说,硬度在6度以上的东西叫做硬玉。 只有金刚砂和金刚石粉的道具能磨硬球,再硬的钢刀等也没用。 硬珠子被认为是可以变成玉器的,半透明,柔软干净,晶莹美丽,内眼分辨不出矿物颗粒。 硬度在6度以下的玉石是软玉。 软玉质地柔软,韧性好,一般可以用刀划线,所以价值很低。
其三,颜色很美。 传说凤凰生活的地方,都有美玉。 玉石有丰富的天
然色彩,有白如羊脂、红如鸡血、绿如碧海……常见的有白钻石、绿宝石、蓝宝石和变石等,可加工成戒指或耳环等玉器,不退色、不变质、坚固耐用,是高级装饰品。有的玉石上占有好几种颜色,称为"巧色",即使有些玉石质地不纯,但一经匠心巧琢,变瑕疵为美点,把瑕疵琢成花上小虫或树上松鼠,惟妙惟肖,引人入胜。翡翠是属于玉石的一种,不过因为翡翠的纯度很高,色泽又属于上乘。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有不同的区别特征。
传统狭义上的玉,仅指新疆产的和田玉、独山玉等,这是个民间称谓(按此理解来讨论这个话题,下同),翡翠是具体品种,基本产于缅甸,但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的标准,玉是一个品类名称,包含翡翠,和田玉等。
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细说下区别特征:
1、名称区别:
翡翠是具体玉石品种,玉是“玉石“简称,“石之美者为玉”,属于大类别。翡翠归属于“玉石”大类中。
根据国家标准(推荐性)GB/T16552-2010的规范文件:天然玉石包含有:翡翠(硬玉)、软玉(含和田玉、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欧泊、玉髓、木变石、石英岩、独山玉、青金石、绿松石、葡萄石、苏纪石、寿山石、鸡血石等细分基本名称。
根据行业传统称谓,玉石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软玉狭义上是指和田玉(注意:和田玉不是指产地,现在的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统统归属在和田玉类别中),广义上包括岫玉,南阳玉,酒泉玉等十多种玉石。
2、成分区别:
翡翠的成分是硅酸钠铝,内部为紧密的纤维状结构,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和田玉的成份为硅酸钙镁铁,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韧性很高。
3、硬度区别:
翡翠的莫氏硬度是6.5-7,比重为3.25-3.40,一般为3.33克/立方厘米;其他软玉的莫氏硬度是6.5,软玉比重一般为2.96克/立方厘米,其他玉种比重稍有不同;
4、鉴赏区别:
翡翠鉴赏要点(根据翡翠分级国家推荐标准(推荐)GB/T23885-2009):
透明度:即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对应商贸传统的种地,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透明(玻璃地)、亚透明(冰地)、半透明(糯化地)、微透明(冬瓜地)、不透明(瓷地/干白地)。
质地: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等因素的综合特征。分为极细、细、较细、较粗、粗等级别。
颜色:无色、绿色、紫色、红黄色,再依据色调、浓度、明度细分颜色。翡翠颜色“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尚纯净、不纯净。
雕工:同其他玉。
其他玉鉴赏要点:
透明度:和田玉、绿松石等不考虑
质地:和田玉要求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光泽好。
颜色:和田玉以白玉为上品。碧玉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越高越好,和田玉籽料推崇带皮色。
皮色:和田玉籽讲究,可以俏雕。
雕工:同翡翠。
5、市场价值区别:
翡翠:被誉为“玉中之王”,品质好的价值才高。
其他玉:和田玉籽料也有“玉中之王”美誉,其他品质好的玉中,也广泛受到认可,顶级品质的其他玉石,价格也很高,如绿松石、南红玛瑙、鸡血石中的极品,但还是不及品相好的翡翠和和田玉籽料的价格。现在市场充斥者很多俄料、韩料的和田玉,细腻度,温润度,油性等都于正宗新疆产和田玉相差甚远,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新手往往容易走入误区。
6.偏好群体区别:
翡翠:主要用做首饰佩戴、美饰用途,侧重于珠宝首饰市场,女性更偏好,男性也适合。主要形式有手镯、花件、挂件、镶嵌成吊坠、戒指等,少量用于雕工成把玩件、摆件。
和田玉:主要用作把玩件,侧重于文玩市场,男性群体更喜欢,少量用作手镯、挂件适合女性群体。和田玉大料常常用于雕刻成摆件。
其他玉:绿松石、鸡血石、寿山石更多的是受文玩市场欢迎,更多的用于把玩件、摆件等。
7、历史文化传承区别:
翡翠:翡翠用作首饰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明清时期翡翠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和机会佩戴使用,近代盛行于华人世界,欧美人不太认可接受翡翠和其他的玉石。从服饰美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旗袍搭配上好的翡翠饰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女性美,翡翠受到慈禧太后、宋美龄等人的挚爱,刘晓庆等也都是翡翠的忠实粉丝。
和田玉: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是传统意义上的“玉”,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入民心,《诗经》之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历史对于玉德的最终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即:仁、义、志、勇、洁。成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上一篇 : 和田玉石的文化历史是怎样的?,哪个直播平台有翡翠?
下一篇 : 为什么唯独中国有玉文化,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