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都是什么文化的流?,马家窑文化起原?以及命名由来?
发布时间:2023-01-07 02:00:02
发布时间:2023-01-07 02:00:02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的继承和发展,又名甘肃仰韶文化。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地方类型,出现在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种类型。 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和甘肃、青海泾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是否包括半山、马厂类型,考古界曾有不少争议,但至今意见并不完全统一。 最早调查发掘马家窑遗址的安特生,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存与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仰韶时期或仰韶文化,也称甘肃仰韶文化,以区别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 1944年—1945年,夏鼐先生(原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为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的关系,挖掘出临洮寺洼山遗址。 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相差甚远,认为应该以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为代表,称之为马家窑文化。 此后,马家窑文化得到学术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