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的感受,关于玉石文化精神的诗歌
发布时间:2022-09-15 18:45:02
发布时间:2022-09-15 18:45:02
很多时候,没有碰玉的朋友会问玉麒。
玩玉,有什么用?
因人而异,玉也许是钱,也许是游戏,也许是寄托,也许是生活。
01
玉玩是一种难以舍弃的文化。
玉石不仅是收藏,也是文化。
《五经通义》中,玉这样说:
温润泽,类似智慧; 铮铮不害,似仁
抑制和不屈,与义相似; 内部有缺陷就一定会被外界看到,就像信一样。
为什么要结恩? 美玉缀罗缨
玉的文化,其实早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道德、气概、修养等,影响着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
我们爱玉,爱它的温暖,爱它的细密,也爱它内外一致,声音远而清晰; 宁可不以玉碎为瓦全之荣……
02
玩玉是一种心灵的仪式。
在马未都看来,对玉石的崇拜实际上是人们寻求内心的安宁,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生活需要仪式性的感觉,玉玩也是如此。
马马虎虎、无聊的态度,怎么能期待有趣的生活呢?
虽然不需要繁琐的仪式,但在用心的对待、玩耍中,真正体会到它的温暖,感受它给自己带来的故事。
那是山间的清岚,是潺潺流水的溪水,是精致的江南烟雨,是长河落日的漠北夜雪……
在游戏中,感受当年辛弃疾面对青山时的喜悦。
"我看到美玉的魅力,材料美玉看我也一样. "
03
玩玉是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的我们,追求“佛系”的生活,热切地期待着过去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日子。 我很怀念能在院子里躺在躺椅上度过一个冬天下午的过去。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需要的东西、需要的东西、需要欣赏的东西、需要欣赏的东西,让我们“浮生半日闲”。
在缓慢的节奏里,真的明白速度、张弛、疏密、得失、成败、忙碌之间的生活艺术,以及恬静淡泊的人生之路。
在玉石的陪伴下,回归传统,回归优雅,回归灵魂寄宿的诗意生活。
“如果没有多余的话,就是这个世界的好时节”。
04
玉,是自己的要求。
玉石温润,光华内收敛; 恰如处世之道,保持自身内涵,谦虚处事,是最舒适和谐的相处方式。
我们接受玉石的瑕疵
我们接受玉的缺陷,明白世界上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在接受乃大的心中,既不贪婪,也不苛求,始终保持着进退自如的淡定。
没有缺陷的人造玉石,仍然比不上玉石的天然之美。 我们人类也一样,毫不做作,做最真实的自己才是最美的。
都说君子如玉,但真正了解玉石品格的人,就像玉石一样含而不漏,有着厚重温厚的气质。
两个玉石都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精灵,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意义。
人赏玉,玉映人。 从玩玉中发现自己的处世哲理,才是玩玉的最高境界和最大乐趣。
愿所有的宝友,都能找到与自己有缘的美玉。
《诗经》 :“扔木瓜,报告琼; 向我扔桃李,把它报告琼瑶……”《九歌》上写着:“霹雳双轮引四马,应援玉桴击鼓。” 在这里,“玉桴”是指玉头的锤子。 《离骚》中“折琼枝惭愧,精琼名思米长; 为余飞龙,杂瑶象以为车”……此处“琼枝”指美玉,“琼靡”指玉屑,“瑶象”指美玉象牙,以宝玉之美描写壮阔万千气魄,表达诗人的浪漫情怀
乐府《战南城》指“双珠玮”,《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指“耳有明月珠”,“口如含朱丹”指“珠”,“丹”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 曹植《美女篇》中“玉帛时安”。 这里“玉”与“帛”一起行古代聘礼。 《西洲曲》年“如玉般璀璨”,以玉形容手白……这些诗都表明,当年的珠宝已经在民间广泛传播,珠宝的种类和设计也更加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翰的《凉州词》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泪,蓝田暖玉生烟……李白以贤能为“明月珠”,辛弃疾以时间长为“玉漏绫遥”……尤其是《红楼梦》中的奇葩
到了近代,曾经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不尽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清,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遗憾。
上一篇 : 什么是仙都丹玉,玉 在中国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