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金田黄和碳酸盐玉有什么区别,和田玉石的文化历史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2-09-15 07:20:01

1.印尼金田黄和碳酸盐玉有什么区别

印尼金田黄和碳酸盐玉有什么区别

金田黄

发源于印度尼西亚爪洼岛的太阳溪,在这块石头未经加工时,看起来像肥皂,因此被称为“肥皂”。 因为是从长800米的溪涧和泥沙中挖掘出来的,所以也被称为太阳石、太阳仔冻石、田黄精石、金田黄冻。

“金田黄”是一种含镁锰较多的方解石,学名“镁锰方解石”或“镁菱锰矿”。 “金田黄”颜色鲜艳,有红色、橙色或黄色等不同色调,而“金田黄”的红色、橙色或黄色则来源于方解石中的锰。

“金田黄”属于方解石; 其化学成分钙1.11锰0.89(co3 ) 2,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由较高纯度的碳酸钙、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组合而成; 莫氏硬度为3.5-4.5,容易雕刻,在普通温度下不会破裂。 一般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其莫氏硬度为3.5~4.5,比重为2.9~3.0。

因为没有欣赏石头的传统,所以这块石头在当地没有受到特别的待遇。 直到2000年前后,这块石头进入中国台湾,被加工成艺术品收藏,其名字也相应地改成了“太阳石”。 2005年这块石头被台商带入大陆,开始在少量藏石爱好者之间流传,名字也改为现在的“金田黄”。 在这个过程中,这块石头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 从2008年开始,我国金田黄市场逐步形成,金田黄原石及其产品价格也加速上涨。

“金田黄”在市场上通常被称为“印度尼西亚金田黄”或“台湾金田黄”。 由于该石种产于印度尼西亚鲜为人知的——“太阳溪”,当地又称“太阳石”或“皂石”,质地优良,有山产的“山料”和河里开采的“水洗料”之分。 据业者称,其产量也很稀少。 市售的“金田黄”原料多为块状、结核状,也有具有共生的“石皮”的,透明度高。 上等的“金田黄”比寿山石中质量好的“冻石”等级更高。 金黄、橘红、粉红色等颜色很有特点,很漂亮,和中国福建地区产的最高级名石——寿山田黄非常接近,所以有业者叫“印度尼西亚金田黄”。 “金田黄”最早进入的市场是中国的台湾地区,由台商带到福建地区销售,所以也有“台湾金田黄”的说法。 金田黄金田黄

“金田黄”在本世纪初登陆台湾,并没有引起藏家的特殊兴趣,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但近两年“金田黄”再次进入福建地区后,价格暴涨。 在印度尼西亚当地,台商原料购买价格从1公斤原石3000元台币上涨到3万元(约6000多元),涨幅约为10倍,而且这个价格还在持续上涨。 福建地区的一块石印从原来的一万元到几万元,很快就涨到了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很多商家认为,优质“金田黄”的价格已经超过黄金。 有媒体近日报道称:“在台湾,金田黄的行情是每克500元,比黄金还贵。 尽管如此,金田黄的价格目前仅为田黄的1/3。 ”。 于是,很多商家表示:“大陆市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其价值。 “后市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鼓励藏家“现在是最好的投资和收藏时机”。 厦门玉石市场的报道中使用了“持续震荡,金田黄欲打造下一个黄龙玉”的标题,认为“金田黄”也可能像黄龙玉一样,涨幅高达数万倍。

“金田黄”这个名字不正确,行不通

详细的矿物学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根据矿物学家的肉眼鉴定和现有的一些介绍资料,可以弄清“金田黄”材料的本质。

“金田黄”是一种含镁和锰较多的方解石,学名“镁锰方解石”或“镁菱锰矿”,英文名Kutnahorite,又名“锰白云石”。 “金田黄”是一个颜色鲜艳,有红、橙、黄等多种色调,鲜艳的方解石组合。 据了解,纯碳酸钙是方解石或文石,镁多则白云石成分多,锰多则菱锰矿成分多。 故“金田黄”为方解石,但白云石和菱锰矿成分较多。 “金田黄”的红、橙或黄来源于方解石中的锰。

“金田黄”一般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具有不完全的板面解理和贝壶状断口。 其莫氏硬度为3.5~4.5,比重为2.9~3.0。 “金田黄”主要在外生作用条件下形成,产于近代海底沉积、黏土或石灰岩洞穴中,也由内生作用形成,产于温泉沉积以及火山岩裂隙和孔隙中。 “金田黄”的材质在外观上酷似寿山田黄,但两者在折射率、硬度、透明度、质感等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

孔子说。 “如果名字不正确,如果语言不好,事情就不好办了。 寿山田黄太或许是迷倒了国民,或者是看到寿山田黄这几年价格暴涨,商家把这种外来的石头称为“金田黄”。 这个不恰当、用不好的称呼,让寿山田黄的粉丝和商家感到很大的反感,很多国民也很无知。 如果外国人听到这个名字,我想可能会更不可思议。 所以,这个“金田黄”

”也需要正名。
那么,应该怎么命名呢?目前,在政府机构没有下达约束性的、具备强制力的文件来对“金田黄”进行命名的情况下,用材料名+工艺名的二名法或是一个首选方案:工艺名或者可以就叫“金田黄”,但材料名必须是科学名,因此称之为“橙色方解石”或许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样,“金田黄(橙色方解石)”或许能够纠正市场对于这种漂亮石材的种种失之偏颇的理解。
硬度高于寿山田黄适合做印材
“金田黄”摩氏硬度为3.5~4.5,因此这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石头以其比寿山石、寿山田黄明显为高的硬度和不容易被指甲划伤的优点,理所当然地成了文人骚客的理想印材。
我们知道,寿山田黄是福建产寿山石中的优良石品,它与寿山石一样,主要也是由地开石、珍珠石和其他黏土矿物组成,硬度很低——摩氏硬度只有2~3,有可能为手指甲(指甲的摩氏硬度为2.0~2.5)、铜钥匙(铜钥匙的摩氏硬度为3.0)刻动。作为广义的玉石,寿山田黄一般只作为图章石和工艺美术雕刻石料。但是,不少商家在介绍“金田黄”时,都强调“金田黄”很软,如称其摩氏硬度在3以下或在3~3.5之间等。总之,为了和寿山田黄“攀亲”,基本把“金田黄”的硬度人为地界定为与寿山田黄相当。这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金田黄”与寿山田黄在物理属性上区别不大。而实际情况是:作为方解石致密集合体的“金田黄”的摩氏硬度比方解石单晶体的硬度要高,为3.5~4.5。所以,行内的雕刻师对“金田黄”下刀后发现:作为雕刻石,“金田黄”与寿山田黄或“昌化田黄”相比,用起刀来还真有点儿难度。
此外,不少业内藏家(包括雕刻师)敏锐地捕捉到了“金田黄”显而易见的优点——上手后有细腻、润滑之感;看起来,还有与寿山田黄一样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贵浓艳的橙黄色。
各色“田黄”你追我赶论高下
市场价值是检验艺术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往往最令人们关注,各色“田黄”固然也不例外。
翻翻寿山田黄在中国的历史,其价格或许会令人失望,因为这种稀有的石头在中国历史上竟一度不甚值钱,即使到了明代与皇权拉上了关系,它也大都被当做奇效的治病之粉。只是到了清代,特别是相传以“玉痴”和“石痴”而闻名天下的乾隆皇帝做了一个“福寿田”的黄石美梦之后,寿山田黄便从此一跃成为“印石之王”、“印石之冠”,身价陡然百倍,以至于被一些人称为“石帝”。显然,寿山田黄在清代的发迹要归功于乾隆皇帝那个著名的梦和他的“博爱”。
被奉为“印石之王”、“印石之冠”以及“石帝”后,寿山田黄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款”:清代,“一两田黄一两金”;民国时期,“易金三倍”;今天,就不是“一两金”或“三倍金”的问题了,而是“一克田黄值千金”:寿山田黄价格一路上扬,优质者在收藏市场上的宣传价格竟然高达每克数万乃至数十万元,让不少石痴“望黄兴叹”。这还不算,近年来,从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都与寿山田黄相同或类似的“昌化田黄”的横空出世,又让藏家蒙了一头雾水。现在更热闹了,产自印度尼西亚的“金田黄”又来中国溜达,而且在硬度、质感、光泽、折光率、透明度等方面都可以和寿山田黄及“昌化田黄”一论高下,且报价一路上扬——今天的一方石印高达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300多年前的乾隆爷如果看到这个具有帝王专宠的黄色的“外来户”,又会作何感想呢?说不准,尽管这种黄色的石头并未承载丰富的中华文化,它也会像产自缅甸的翡翠一样,真正会令今天的中国藏家如痴如醉,让世人为之癫狂。

碳酸盐质玉石碳酸盐玉

化学成分 CaCO3结构 细粒状结构硬度 5碳酸盐玉外观图 碳酸盐玉外观图
象征意义 纯洁之石
颜色 白色
矿物成分 石英岩、白大理岩
光泽 玻璃光泽

碳酸盐玉:平川秀色雪域高原翠岗云海丹峰山茶碳酸盐质的玉石其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 CaCO3 )或白云石( CaMg(CO3)2 )。这类玉石的名称很多,主要是根据产地、颜色、花纹等的不同而命名:
“汉白玉”
纯白色,细腻均匀,最为著名的产地是北京房山周口店。有时用来仿白玉。也有人用粗粒的大理岩染绿后仿翡翠。
“云石”
产于云南大理,灰色、深灰色、深绿色、褐色的花纹衬托在白色的底色上,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效果。其白色部分是方解石,而暗色花纹中含有金云母、绿泥石、角闪石、黑云母、炭质。
“灵璧玉”
产于安徽灵璧的石灰岩。战国时代就已开发利用。其中有三个著名品种:红皖螺、灰皖螺、磬云石。前两种含有地质上称之为叠层石的化石,即蓝绿藻低等植物群体的遗迹。而磬云石是含有金属矿物和有机质的一种非常细腻的石灰岩,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有一套磬云石做的磬。
“百鹤玉”
又称“百合玉”。产于湖北鹤峰距今4.3亿年的古老地层中,是一种含有海百合茎化石的石灰岩。其中,生物碎屑的形态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或圆锥形,颜色有白色、红色、绿色、褐色。适宜制作金钱豹、梅花鹿等动物摆件或是香炉、宝塔、花瓶等仿古玉器。
"蜜蜡黄玉"
产于新疆哈密地区,是一种黄色的白云岩。其颜色来源于所含的氧化铁。 呈明显的蜡状光泽。
“木纹玉”
产于黄河沿岸,是一种木纹状的白云岩。其纹理由铁质渲染而成。最初用于桌面、茶几、装饰板材等,近年来多用于茶具、酒具、健身球等小件物品。  
“阿富汗玉”
近年来在市场上出现的新品种,由很纯的方解石组成。 


2.和田玉石的文化历史是怎样的?

和田玉石的文化历史是怎样的?

和田玉是我国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和田玉在我国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书曾提到“玉德“之说。虽然说法多样,但是大概内涵不变。东汉的“五德说”做了很好的诠释。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相融的国家。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