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关公平的事例有哪些,关于玉石文化精神的诗歌
发布时间:2022-09-15 11:20:01
发布时间:2022-09-15 11:20:01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关于公平的事迹,如包青天的押美案、过渡木立信、文成公主进藏、税改等。
1、包青天推美方案
新科状元陈世美文采的人品得到太后的赏识,并被聘为驸马,朝野同庆。 村里的女人秦香莲带着孩子的春哥、冬妹大老远来到京城找丈夫,她竟然是陈世美的妻子很小。 陈世美当然将母子三人逐出家门,秦香莲得到展昭之助来到包郑台前具体申报。 包郑知道骡马弃妻欺君,怜惜香莲母子孤独,知道没有根据,试图说服陈世美认清妻子的平静。
陈世美为了断绝后患,派部下韩琪杀了妻子,想灭了儿子。 展昭马上着手救援。 韩琪自豪地说,仗义留驸马府钢刀是为了向驸马告恶。 包郑大怒设计驸马,来开封问罪。 陈世美自居有太后公主撑腰,太后公主也及时来到开封府要人。 包拯进退两难之际,秦香莲哀叹天下无青天,包拯在羞怒之下,主动摘下乌纱,敢于立驸马劈头盖脸。
2、过渡木立信
秦孝公已经任命卫鞅。 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的政策,恐怕天下人都会给自己带来谴责。 法令已经完善,但没有公布。 卫鞅:民众可能不信任。 因此,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三丈长木棍,招募可以搬到北门的人,奖10根金子。 人们对此感到惊讶,谁也不敢搬木棍。 (卫鞅)还发表了命令:“如果有可以移动的东西,就报答五十镀。” 有人把木棍运到北门,马上送给他五十根钱,表示没有诈骗。 终于公布了法令。
3、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姬进藏是唐朝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猊尔东赞禄东赞大相为婚姻使者到长安求亲。 太宗封远支宗之女为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敕命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主婚使,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前往蕃。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今青海(玛多县)迎接文成公主,与文成公主一起回到逻(今拉萨),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修建宫室。 文成公主的入藏加速了汉藏人民的交流与融合。
4、税费改革
个税改革是社会公平而不是仇富的实现,召开个税改革听证会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也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有利于倾听社会各阶层的声音,听取民众的意见,优化公共政策。 毕竟,我国税收制度起征点过低,存在“抢贫致富”的反感,客观上也违背了社会公平,继续扩大社会两级分化,但听证会的召开、起征点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按比例贡献”
扩展资料
在古代,为了更好更公平地选拔人才,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考试制度。 为了更公平地选拔人才,是没有效果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和完善科举的重要人物。 唐代,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 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做常科,皇帝下达诏书临时举行的考试叫做制科。
科举考试中,武举出身的武将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弃文习武,宋徽宗授武状元)、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等,各朝选拔出了大批人才。
把选举官员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 打破了贵族政治垄断的局面。 扩大统治基础,有助于巩固封建统治。 在这个历史时期,有利于思想的繁荣,文化的发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包青天的押美方案
来源:百度百科-过渡木立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成公主收藏
《诗经》 :“扔木瓜,报告琼; 向我扔桃李,把它报告琼瑶……”《九歌》上写着:“霹雳双轮引四马,应援玉桴击鼓。” 在这里,“玉桴”是指玉头的锤子。 《离骚》中“折琼枝惭愧,精琼名思米长; 为余飞龙,杂瑶象以为车”……此处“琼枝”指美玉,“琼靡”指玉屑,“瑶象”指美玉象牙,以宝玉之美描写壮阔万千气魄,表达诗人的浪漫情怀
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