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有哪些,有什么旅游价值,潮汕文化及其传统民俗

发布时间:2022-09-15 04:10:01

1.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有哪些,有什么旅游价值

潮汕的民间工艺文化有哪些,有什么旅游价值

一.潮汕民间工艺文化。

潮汕地区工艺美术源远流长,花如锦,享誉海内外。 在新石器时代,潮汕已有石器和陶器的生产技术,到东周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上釉技术、玉器、木器、青铜器技术已有广东先进水平。 东晋时期,青瓷、铜铁冶金技术,特别是金银首饰技术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地方特色。 宋元两代,玉石木雕、陶瓷生产规模较大,且出现了许多珍品,产品种类、技术水平,深受中外人士欢迎,出口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 明清是潮汕工艺美术的鼎盛时期,流传至今有许多工艺美术精品,潮汕开元寺大殿壁龛桌、圆雕《金千佛塔》及玉雕制品鼻烟壶、玉印、头套、怀古、如意等都被拍得赞不绝口。

二.潮汕民间工艺文化的旅游价值

潮州,民间舞蹈古老悠远,潮汕传统工艺技能精细高超,民风民俗礼仪优雅内涵,富有中原文化格调。 2006年5月,潮剧、潮州音乐、英歌、剪纸、潮绣、潮州木雕6项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潮州工夫茶、澄海蜈蚣舞、潮阳大寮嵌瓷、枫溪瓷艺、揭阳美翡翠玉雕等五项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澄海灯谜、揭阳潮剧、潮州歌册、汕头瓶内画、潮州大吴泥塑、潮州花灯等也于2008年6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建项目。 是潮汕民间工艺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门类。 可见潮汕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它们具备保留浓缩的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民俗创意品牌的良好基础,旅游价值巨大。

2.潮汕文化及其传统民俗

潮汕文化及其传统民俗

潮汕民系文化特征

潮汕地区人口狭小,资源环境矛盾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孕育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许多人出国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农业精耕细作,手工业精雕细琢,商业上更加精打细算,极其经营,国内外

清中叶被称为一时的广庆商人,主要由广州庆和潮州庆商人组成,潮州庆商人在国内东南沿海和江西一带生意非常大,在泰国、新加坡一带非常有势力。 强烈的商品意识是潮汕人非常有优势的文化潜质,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涉足城乡,渗透到各行各业,尤为活跃。

潮汕人的生活环境,具有勇于冒险开拓、刻苦耐劳、重义气、勇于做事、勤俭立业等民系特征。 最突出的是强大的凝聚力,因为外出谋生的人很多,生活习惯与本土不同,为了发展开拓业,潮人之间有互相照应、团结互助的风气。

明清时期,国内较大的商埠设有许多潮州会馆; 现代,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潮人社区。 1981年成立“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国际性组织,1996年年会在汕头市举行。

秦汉后,汉文化传播到岭东。

晋朝时期,中原主流文化的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的蛮僚啸乱,韩愈诬蔑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宋元时期,大量移民潮起潮落,文化北来,全面开发潮汕地区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

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 潮汕地区从宋代开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人才辈出。

风俗礼仪

潮汕民间尊奉纷繁复杂的神鬼体系,不仅有道教、佛教,还有闽越族和南越族鬼神崇拜的痕迹,还有各种土生土长的神仙,在地方神仙中蛇神雨仙备受尊崇,以安济圣王、三山王为主要偶像。

潮汕民间信奉的神灵名目繁多,不同季节的八节祀神都有各自的对象。 祭祀神的时候,各地要举行盛大的游神活动。 在旧社会,游神活动是显示地方财力和宗族势力的机会,也是名为祭神的民间欢乐节。 不合风俗

活动中,农历七月十五的“施孤”活动旧时较为盛行,这与潮人重视纪念客死他乡的乡亲和超度孤魂野鬼有很大关系。
         潮汕地区礼仪风俗,与全国各地大同小异,较有特色的是男女少年到15岁(虚岁)要择日行“出花园”仪式作为成年之礼。婚礼过程有称为“倩娘母”的伴嫁娘,在婚礼全过程中即兴创作婚礼歌(俗称“做四句”)以祷祝助兴。
     日常服饰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木屐、水布(可作围腰、汗巾、裹物等多种用途)以及妇女打髻(发髻)。  这些习俗在当代也已日渐式微,唯于舞台上还可见到各种打髻发式。
     潮州戏曲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潮剧渊远流长,在潮安县出土的明宣德年间剧本《新编全相志孝刘希必金钗记》,是国内出土最古老的南戏演出本,戏文语言中已加进一点潮州方言,这是南戏、正字戏传入潮地后开始发生地方化的本子。
    明末清初潮州戏渐趋成熟,至光绪年间为鼎盛,有200家潮州戏班。在潮汕民间旧时还流传着用潮汕方言诵唱的说唱本子,称为“歌册”。潮州歌册广泛传诵于妇女间,现存歌册最早创作年代为明代。
  歌册的体裁为两类,一是传奇故事体,一是歌行体。潮州歌册刊刻在清代甚盛,现存传统本子有数百部,流传至东南亚及内地,流播甚广。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既有传统古乐之遗制,又有本地的创造发明,形成一个成熟、丰富的多乐种、 多形式的地方音乐。
  由于符合潮人对音乐的欣赏习惯和心理素质,不仅在文娱演出、节俗礼仪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以“闲间”、家庭合乐等方式融入民间的日常生活中。  潮州大锣鼓以其花式丰富、气势磅礴而著名,列为中国三大锣鼓之一。
  潮乐中以椰胡为流传最广泛、民众最喜爱的特色乐器。潮州筝艺是当代中国古筝的一大流派。 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之兴盛与游神赛会活动有密切关系,因而分为游行舞蹈和广场舞蹈。
  游行舞蹈有扮涂戏及鲤鼓队后的担八宝等。  广场舞蹈以表现人物为主题的英歌舞,被誉为“北有安塞锣鼓,南有潮汕英歌”。广场舞蹈以仿动物动作的传统的“舞龙”、“舞狮”的民间活动经久不衰。
     工艺美术 潮汕地区是中国工艺美术10个重点产区之一,1990年被轻工部定为4个产区之一。潮汕工艺美术品类丰富,其中最具盛名的是瓷艺、刺绣和木雕。  潮汕地区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其陶瓷以瓷质洁白、造型优美、釉面光洁、式样典雅而驰名中外,以独创的通花瓶和瓷花最具特色。
  枫溪工艺陶瓷1996年出口额达12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潮州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列为中国两大民间木雕体系。潮州金漆木用于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以及案头摆设。  表现题材一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民间传说、戏剧历史故事;一是珍禽瑞兽、花果虫鱼,尤擅于表现江海中的水族、亚热带的花果。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蟹篓。当代著名木雕艺人有张鉴轩、陈舜羌。陈舜羌及其子陈培臣先后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了大型金漆木雕挂屏。当代潮绣名师有林智成、蔡玩清。  1982年潮绣钉金垫浮绣《九龙屏风》、金绒混合绣《吹屏引凤》均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近代以来,在潮绣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特种材料或吸收外来工艺手法,发展为珠绣、抽纱等新的绣种,在60年代,又发展了通锦绣的新品种,更显清雅清?龅母吖蠓绺瘛?BR>   潮州饮食   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食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
    潮州饮食最为出名的是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由潮汕原来独有的菜式与按潮汕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潮菜较多受闽菜所影响,同时又受到广州菜等外地菜的影响,汇闽粤两家之长,自成一家。
  制作精细的潮菜菜式中,不仅有着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乏粗菜精制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芋头做成的“芋泥”,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  潮菜具有选料广而重海鲜、制作精而重清淡、佐料多而重“合味”的主要特点,而且宴请进食中讲规矩而又重人情,渗透着礼仪文化。
  潮州工夫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茶艺。从茶具、茶叶、用水、冲泡到品尝都十分讲究。茶具用宜兴茶壶或盖瓯及小瓷杯,茶叶用乌龙茶,冲泡有包括纳茶、候汤、冲泡、刮沫、淋盖、烫杯、洗杯、筛点等步骤,高冲低筛,操作严谨。
    品尝还重在慢饮细酌。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