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玉文化,玉石文化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2-09-15 18:50:01
发布时间:2022-09-15 18:50:01
(一)玉石文化点滴
矿物学定义的玉,也就是狭义的玉,只有硬玉和软玉两种。 硬玉即翡翠,是藏在钠铝透辉石中的结晶透辉石集合体,其中红的叫绿宝石,绿的叫翠,统称翡翠。 它的名字来源于红绿鸟的名字,所以名字中的翡翠二字含有“羽”字。 软玉是微晶透闪石的集合体,如和田玉系列。
广义的玉五花八门,一般称质地坚硬、光泽、色泽清亮的岩石为玉,包括东陵玉(透辉石英岩)、黄龙玉)、梅花玉)、杏仁安山岩)。 另外,也有岫岩玉(蛇纹石)、蓝田玉(蛇纹石)等硬度均较低但又称为玉的绿色柔软岩石。 此外,还有硬度较大的独山玉(斜长石),以及硬度最小的酸性火山岩侵蚀变化的叶蜡石型和超基性岩变质的滑石型、蛇纹石型玉石,如青田石、寿山石等印章石。
至今,我国商界对玉石没有统一的定义,如滇西的黄龙玉在20世纪末提出,到21世纪初再次炒热了细晶石英脉。 有的风化染色,因含有少量铁锰质,时红时黄,故命名黄龙玉,将原来几十元/公斤的岩石炒成数万-几十万元/公斤,只需几户人家写的三到五本书,一夜之间
玉在我国文化中,有相当高的地位,所以有“坚贞如玉”、“美玉无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良莠不齐”、“防身如玉”的成语。 转而出现了《玉女》、《美人如玉》、《玉体玲珑》、《玉体玲珑》等。 小学生对长辈的问候也取代了“玉体安康”。 总之玉是一种赞美,称赞其珍贵、坚贞、崇高等品质。
玉龙
新石器时代有辽西红山文化的玉龙、河姆渡文化的玉片。 殷商祭礼有玉斧、玉迷、玉琮。 春秋战国时有帝王专用玉玺,汉唐时出现金丝玉衣,明清时出现玉如意,慈禧时出现翡翠白菜和翡翠西瓜,这一切都表明国人对玉石的重视。 还有有名的寺庙玉佛。 那些雕刻着白色的翡翠。
小说中西王母住“玉宫”、仙界蓝田美玉为食、贾宝玉生来含玉、主席诗《飞玉龙三百万》、《玉宇澄清万里耶》都是对玉的崇拜。
(二)玉石的主要矿物成分
我国的正宗玉石应该是新疆的和田玉,后来才有了蓝田玉。 紧随其后的应该是岫岩玉、独山玉。
)1)和田玉。 又称软玉,是透闪石型玉石,其成因可能属于热液交代型,低温热液注入白云岩层,反应生成微晶透闪石脉。 这种透闪石细长微晶缠绕而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韧性。 而在区域变质作用的低温绿片岩相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透闪石一般为镁硅酸盐,软玉成分与透闪石相同,但由于软玉中含有微量铁,有红色、绿色、杂色等。 它们呈放射状、花状结晶,未见交错结构。 故山西古元古界滹沱系地层中,普遍含有白云岩沉积地层,但变质后仅形成透闪大理岩,未见具有微晶交错构造的透闪岩。
在商业上,产于山中和田玉的原生矿被称为“山的材料”,被河流侵蚀而堆积在河床上时成为“仔玉”。 玉石界普遍认为,风化水的侵蚀会使岩石的面貌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变得更加温暖纤细,因此玉石的价格比山料贵。
据《和田玉论坛》报道,中国博大精深的玉石知识、玉石文化,从古至今都有记载。 古书对和田玉的知识介绍有以下说法,《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 昆冈玉是和田玉。 《新疆图志》年,和田玉有“深蓝色”(红蓝)、黄、蓝、碧、玄)、白数色)。 和田白玉享誉海内外,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曾被誉为“白玉之精”。 向历代皇帝进贡的新疆玉石,往往是这和田白玉的最好品。 此白玉质地细密,纯洁发白,颜色如羊脂,故又称羊脂玉。 羊玉是和田玉的佼佼者,价格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种。 这些古书中遗留下来的玉石文化,表明和田玉代表着高贵。
和田玉不仅产于新疆和田县一带,也产于青海省昆仑山。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金包玉”玉石采自青海昆仑玉。 当时青海昆仑玉的价格远低于和田玉,入选奥运会奖牌制作后,其价格直逼和田玉,也是以克论价。
)2)蓝田玉。 产于蓝田县城南,原古界陶湾组白云岩与基性岩接触形成,属蛇纹岩玉。 玉深绿色,颜色杂透明性差,极少数为正常绿色,半透明,透明性强。 矿石以吨计,其等级远远低于岫岩玉。 青田玉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青田县濒临西安市,是秦汉之都,文人墨客云集,青田生产的玉石资质不高却闹得沸沸扬扬。 特别是在近代武侠小说大师还珠楼主(原名李善基)的010(3010 )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使蓝田玉的名声大增。 小说家认为石钟乳的“奶”是仙人的饮料,玉石是食品。 青田玉名声之高还与它临近南山有关。 南山海拔近4000米,是中国东部(西部除外)的最高峰,其高度接近雪线。 自古道家隐居,仙道一体。 因为蓝田毗邻,所以出名了。
(3)岫岩玉。 其矿物成分为蛇纹石,是辽东古元古界辽河群中白云岩与基性岩接触变质形成的。 是岬岩县产的。 改革开放前,岫岩主要开采半透明的胶状绿色蛇
纹岩,以吨论价,火车发往全国各地,为民间艺人雕刻的石料。那时在各处工艺美术厂中,边角料可随意捡,捡上千克蛇纹石亦无人过问,可任意归私人带出。而今这类石料中的优质品,至少按斤论价,稍经雕琢,价格成百上千,大件运往外地销售。今天绿色蛇纹石含量仅占20%~30%的岩石,就以玉石之价出售,地质上定名为蛇纹大理岩的石料琢成的佛像也称玉佛。正宗的玉佛应该是翡翠(白色)磨制,如今佛界也滥竽充数。五台山东台顶上寺庙中的玉佛,据庙里的和尚说是从缅甸运来,其实是粗晶大理岩制成(太行山、吕梁山均出产)。(4)独山玉。又称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县北山,为黝帘石化斜长石构成,脉状产出于辉长岩之内,有的呈团块石,不均匀分布。硬度可达6~7,质底细腻,以绿色为基色,也有黄色、紫色、青色、白色、橙色、棕色等各种色调。
(三)山西也产玉
1.蛇纹石玉—岫岩型玉石
正宗的软玉、硬玉,山西未见报道,而蛇纹石型玉相当于岫岩玉却出产颇丰。吕梁山主峰东南,长数山村(属交城县管辖)是山西产蛇纹石玉最富之地。该大理岩层中太古界界河口群长数山岩组分布普遍,海拔2600米高的大山,一半为粗晶大理岩。它与南边关帝山混合花岗岩接触处受热力烘烤,造就一处处蛇纹石大理岩及含石棉的蛇纹石大理岩。其中少部分不均匀块状蛇纹石大理岩即岫岩玉,以浅绿色为主,半透明,冻胶状,少部分为红褐色,块度不大,仅几厘米至二三十厘米大小。那里如今主采蛇纹石石棉,此石棉在岩石中呈条带状产出,围岩多为灰白色到浅绿色蛇纹石大理岩。此地蛇纹石由于形不成足够的块度,且非成层产出,属不均匀小块产出,所以很难达到工业要求,作为工艺石雕原石,如今仍无人问津。
2.超基性岩型滑石
五台山、太行山(灵丘南山)、吕梁山、中条山均有超基性岩成群分布,它们很可能属太古宙大洋残片,经区域变质而成超基性“岩体”。此类超基性岩往往具有环带构造,外带为透闪片岩,向中心滑石增多,变成透闪滑石片岩,中心为滑石岩。五台山区有三条超基性岩带产出,东带李福海超基性岩带即属此型。该区超基性岩个体小,一般几米到几十米厚,长数十米到近百米,此带向东北延伸入繁峙南山,直到灵丘南山的下关一带。五台山中带超基性绿青岩带,超基性岩带外带为白云片岩,中间为灰绿色—绿色片岩、透闪片岩,中心为滑石蛇纹岩。
五台山北带称大木瓜岩带,西起代县峨口东山,向东延伸过繁峙寺子,到灵丘南山。此带蛇纹岩不多,岩体多呈扁豆状,长可达数百米到数千米,厚仅一二十米,在繁峙砂河镇南山寺子一带形成滑石矿。
恒山主峰区,超基性岩体规模巨大,长几千米,宽上百米,经勘探,获得蛇纹石矿一处、金红石矿一处,但开采后蛇纹石含量极低,根本构不成蛇纹石矿。那里超基性岩含金红石颇丰,亦含少量磁铁矿,当地把金红石矿、蛇纹石矿都以磁铁矿矿床开采,有的将石榴直闪岩以饰面石材开采。
总之,时至今日,山西没有一处达工业要求的岫岩玉型蛇纹石矿床,只能说矿化而已。
3.透闪石型的和田玉线索
山西的滹沱系,在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均有分布,呈巨厚层白云大理岩,有的为透闪大理岩,有的为透闪岩。但其结晶太大而无法成为和田玉。其中以中条山的西南段解州南山透闪岩最佳,属中条群余家山组白云大理岩与吕梁期岩体呈侵入接触,重结晶形成透闪石岩,透闪石形成直径5~20厘米大花朵状(放射状排列构成)的透闪岩,结晶小的也在2~3厘米大小的“花朵”,不见细晶—微晶透闪岩。
吕梁山北段,方山的开府村北、宝塔山下也产岚河群透闪大理岩,并形成透闪石石棉。灵丘南山的超基性岩、中条山夏县泗交的超基性岩均产透闪石石棉,当地叫“刺老尧”,石棉粉碎后透闪石呈细纤维针状,撒入脖颈处刺入皮肤后奇痒难忍,乃当地闹房时捉弄新娘子之用。
在那些地段的滹沱系大理岩中,有无细晶透闪岩,未作详细的岩石学调查,因为一般地质路线观察,只粗略地将其定名为大理岩式透闪大理岩即可,没有细微到每个露头、每一岩石均打开作详细观察,所以难免有遗漏的可能,只有作和田玉专题研究(找矿)时,才会不放过每一个露头。
玉石文化的起源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旧时器时代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