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梁河遗址:看神秘的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玉石可以拍卖吗?

发布时间:2022-09-16 16:20:01

1.从牛梁河遗址:看神秘的红山文化玉器!

从牛梁河遗址:看神秘的红山文化玉器!

牛河遗迹群的发掘地点,重点是第二地点的积石冢群,玉器大多出自该冢群第一号冢的中小型墓。

红山文化至今仍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探索的课题。 牛梁河遗迹的第五个地方有一座用玉器埋葬的中心大墓。 墓主是什么身份? 埋葬的七件玉器有什么意义?

1987年曾将挖掘重点转向附近的棚山,被编成第五地点的积石冢墓地。 经过大量的勘探,还是在最高的山顶上发现了保存相当完整,全部用玉器埋葬的中心大墓。

棚山积石冢墓地有东西排列的两个大冢,一个是圆的。 挖掘中心的大墓属于东部的1号圆冢。

该冢顶部堆积的石块受到较大扰动,但仍为三层圆形台阶石结构,总范围直径超过20米,最内侧堆积的石块有层层重叠的迹象。 墓下部有土洞窑洞,洞长、宽各4米左右,洞为台阶式,深约3米。 在洞底建造了大型石棺,面向东西,埋葬了男性。 五十多岁,骨头非常粗,仰面伸展,头朝东。

玉器的埋葬情况

头两边各放一个玉璧

胸部各放置一枚勾云形玉佩和鼓形玉箍

右臂一个玉镯

双手各握一只玉龟

陪葬制作的七件玉器,都是用浅蓝色软玉制成的,相当精致。

这座大墓玉器的埋葬,至少说明了以下问题。

1 .葬于大墓者,尤其是葬于冢中心大墓、许多玉器者,都是男性墓主,身份相当高,应该是当时有权有势的领袖和有权有势的人物,反映出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2 .墓中只葬玉器,不葬陶器及其他器物,是典型的玉石陪葬,说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的玉石对当时的红山人非常重要。

3 .该墓规模属于同期各类考古文化中最大的一排,且有较大范围的堆石建筑。 相比之下,陪葬玉器数量并不多,但件型较大,有些用料特精,如鼓型玉箍和玉镯,造型规范,尤其是有搭配规律,壁龟配对。 说明这些玉石的埋葬不仅是财富、地位、身份的标志,也是“礼”的含义,即最初的礼制。

4 .陪葬对象握玉龟在这组玉器中尤为突出,这里不是作为首饰,而是双手握着,显然具有史书所谓的“龟策”性质,是礼仪的体现。 乌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四灵之一,被称为“灵龟者……上隆法天、下平法地”,有祭祀就供奉乌龟以示盛大。 从考古学的发现来看,在红山文化时代,乌龟已经是尊贵长寿神灵的象征。

礼制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标志,在商周时代已经相当成熟。 《周礼》、《仪礼》、《礼记》是其集大成,顺流追溯,其起源应该更早。 红山文化时期以玉为佩、以玉为祭、以玉为葬的发现,最早的礼法至少要追溯到5000年前,表明首选玉制礼器。 可见,“重德轻符”是中华民族的一贯传统。

高玉收藏:绝对不要害怕大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非常害怕高古玉中的大型器皿,一看到个头很大的古玉,就断定是赝品、模仿、臆测。 更有一些愚民砖家表示,红山没有大器,红山玉器不到300件,纯粹骗人。 大家不要相信这些假砖家,假理论。 要知道高古玉中大型玉器往往是高规格的礼器,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

良渚文化玉琮,高49.2厘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新石器中晚期,体型较大的玉器开始出现,直径20厘米左右的玉璧、玉璜、玉环、高30~40多厘米的玉琯、玉斧、玉戈等大型玉器在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陶寺文化、石峡文化等遗址均有发现。 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多孔玉刀和玉璋,令人印象深刻,其长度一般在40厘米左右,50~60厘米以上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些大型玉器都不是实用器,而是祭祀、庆典、原始宗教活动中使用的礼仪器。


▲龙山文化玉璋,长49厘米、宽7.8厘米、厚1厘米,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新石器晚期玉铲,长75厘米、宽25厘米、厚4厘米,广西大新现揽圩乡康合村出土,现藏于广西大新县博物馆藏

        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代出土玉器几乎全是大型的玉璋、玉戈、玉刀等玉兵礼器,小型的佩饰玉则极少见到。玉兵礼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持有玉兵礼器的人,才是掌握政权的人。在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前,大型的玉制兵礼器是“国之大事”必不可少的礼仪大器。

▲齐家文化玉刀,长54厘米、宽8.5~10.3厘米、厚0.8厘米,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出土

        “殷以夏礼”,商代的用玉制度主要承袭夏代。这一时期是青铜器大发展的繁荣期。随着体量巨大、质地厚重的青铜器不断涌现,几乎所有的器物,包括青铜器、陶器和玉器都呈大型化发展趋势。商代至西周中期礼仪玉器的大型化不仅在尺寸上有增加,在数量上也有成倍地增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出土的玉戈、玉璋,长度大于30厘米的就有7件之多。这些大型玉礼器与青铜器一样,成为礼器中不可或缺的重器。

▲二里头文化玉璋,长48.5厘米、宽8厘米,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现藏于洛阳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玉璋,长46.3厘米、宽47厘米,四川厂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商早期玉戈,长94厘米、援宽13.5厘米、厚0.5厘米,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李家嘴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玉璋、玉钺、玉戈等大型玉兵礼器逐渐减少,到了春秋早期,就只剩下玉戈一种,春秋中晚期至战国中晚期,像玉戈、玉璋、玉钺、玉琮等已基本不见。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玉璋,残长67.8厘米、残宽6.5-10.4厘米、厚0.5-0.7厘米,四川成都市金沙江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周中晚期之后大型的玉制“兵礼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大的玉料越来越匮乏,从新石器时期中、晚期至商代晚期,其间历经了数千年,为制作大量的30厘米以上,乃至70—80厘米以上的大型礼仪玉器大量消耗体量硕大的玉料,而这些大型的礼仪玉器又多为薄型片状的“兵礼器”,不仅切割玉料的难度极大,并且玉料的的损耗也很大;二是新型的大型礼仪玉器的出现,逐步淡化了以玉兵礼器为主的仪礼器。西周的统治阶级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礼制与用玉制度,在玉器大型化时尚之风影响下,出现了组合玉器。

▲西周中期组合玉佩,山西运城绛县诩伯夫人毕姬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西周中期七璜连珠组合玉佩,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君主虢季墓出土,现藏于虢国墓博物馆

        组合玉佩是西周贵族间盛行的一种由许多玉件串联组成,挂在颈上、悬于胸前或佩戴在手腕上的佩饰。通常由玉璜或玉片串连玛瑙、绿松石及彩珠、贝壳而成,也有用数个玉璧、玉璜、玉管、玉勒及龙凤玉佩穿联而成的。大型的结构繁复的组合玉佩是贵族们表示身份地位及权势的服饰,是按一定的礼制规定所设计的。这组以青白色玉璜为主体,以红、蓝两色管珠点缀其间的玉佩缤纷绚丽,夺人眼目,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周代玉佩中形制与连缀方式最为精巧的七璜连珠组合玉佩。

▲西周中期六璜连珠组合玉佩,山西曲沃晋献侯稣夫人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院

这类多璜组合玉佩,在西周王室、诸侯王等高级贵族之墓葬中都有大量的发现。譬如山西省天马-北赵晋侯墓地、宝鸡弓鱼国墓地、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58号墓地、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强家村、河南西周洛邑和浚县辛村卫国墓地、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等。从发掘情况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其所佩组佩的结构越复杂,长度也越长。

▲西周四十五璜连珠组合玉佩,山西曲沃晋穆侯次夫人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院

        这类大型组合玉佩在西周晚期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作为朝廷官员礼仪服饰之规矩却一直延续下来。史记有载:东汉明帝佩戴的是白玉连璜大佩(大佩即组合玉佩),晋代天子佩戴的是白玉重珠大佩,唐代天子百官皆佩玉带,宋代朝廷也有明确的佩玉规定,明代帝王佩戴是三环相连的五组合玉佩,清代朝廷官员都佩戴朝珠。春秋战国的大型玉器在工艺上又有了创新,一种由数件玉雕件组成,由金属连接或粘合而成的组合玉器脱颖而出。

▲战国玉剑,通长33.6厘米,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云兽纹玉璜,长20.5厘米、宽4.8厘米,1950年河南辉县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西汉龙虎纹玉带钩,长19.5厘米,1983年广东广州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现藏于南越王墓博物馆

        战国至汉代时期出现许多精美绝伦的组合玉器,其中活环套链组合玉器是古代镂雕工艺与切割工艺的又一次升华。所谓活环套链就是把平面“搜镂”的技巧用于立体“镂空”上,即在一块玉料上镂雕成数个可活动的环或佩,环环相扣、环佩相扣形成连接,使之可卷折可展开,但不可拆卸的一种工艺。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数件活环套链玉佩,其器形最长、活环套链最多、纹饰最繁复精美、工艺最为精湛的是26节活环套链玉佩,长达48厘米。此件组合玉佩由26节玉佩和12个活环组成,其中有4个活环是用金属榫插接,可拆卸,8个活环是用立体镂空法琢成,不可拆卸。用活环连接的26节玉佩,件件都是由镂雕加阴线纹琢磨而成,有形态各异的龙、凤及蛇、兽面等纹饰。

▲二十六节活环套链玉佩,通长48厘米,厚0.5厘米,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四节活环套链玉佩,通高9.5厘米,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有博物馆

        活环套链工艺的出现,能使较小的玉料“拉”长,即用小块玉料雕琢大型化玉器,变不可能为可能。


2.红山文化玉石可以拍卖吗?

红山文化玉石可以拍卖吗?

可以拍卖的。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汇处的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

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市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

玉器鉴定

红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质较多的是辽宁岫岩县细玉沟透闪石类的玉材,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色泽均匀。玉的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黄色,也有玲珑剔透的碧玉和纯白色玉。

辨别玉材的时代可靠性,是鉴别古玉的重要一环。玉质的基本颜色也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色素离子对玉器所处环境条件产生不同反应;另一方面内在因素在外部条件下促成变化,基本颜色的变化也是年代的特征。


3.西河文化遗址是个以什么为主的遗址呢?

西河文化遗址是个以什么为主的遗址呢?

西河文化遗址位于章丘龙山镇西北侧、巨野河支流(俗称西河)东岸的平原上,东距城子崖遗址1公里处,是一个以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距今约8500~7700年)为主的遗址,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红山文化玉器玉材来源

红山文化玉器玉材来源

岫玉。。。矿物学角度来说也就是蛇纹石玉。
红山文化的玉经过几千年的沁色,颜色已经和现代岫玉差别很大了~~但质地还是很接近的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