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时代的文化特色是怎样的?,中国玉石文化是一种怎样的象征
发布时间:2022-09-15 19:25:01
发布时间:2022-09-15 19:25:01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的生产而出现的。 从石器时代开始,远古的先人们开始书写玉文化的第一章,玉器代表了史前文化的最高境界。 中国玉器时代玉器文化特色表现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工艺精湛、价值极高四个鲜明特征。 这些重要特征证实了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同样具有悠久灿烂的玉石文化,考古新发现证实和动摇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观点。 中国玉器时代逐渐确立了古代文明摇篮多元论的观点。 我国史前玉器的繁荣不在于前人思索技艺的高低,而在于玉崇拜意识和玉文化观念的兴起,这为后来玉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藏着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其石文化统一的大体系中,体现了石文化中“石之美者,玉也”的文化底蕴,有着较为独特的文化渊源和文化特性。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中国玉不仅有着7000年的辉煌历史,而且分布地域极其广阔、丰富。 石器时代,原始人有意识地把捡到的美石作为装饰品,在防止野兽偷袭的同时美化自己。 中国的玉石种类繁多,最有名的是新疆和田玉,它与河南的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齐名,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玉。
和田玉
独玉矿区位于南阳北郊“独山”,又名“南阳玉”。 独玉是斜长石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有油脂和玻璃光泽,研磨性能好,透明,由三种以上色调组成多色玉石,色泽鲜艳,硬度大于6.5。 品种主要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
独玉
岫玉因其主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 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变质大理石中,多为我国这类玉种矿床。 岫玉外观为青绿、黄铜、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3.5-5度。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所使用的玉材是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是透闪石软玉。 商代妇好墓种出土玉器的许多玉材与岫岩瓦沟矿物岫玉相似。
岫岩玉
绿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古埃及时代就已为人所知,被认为是神秘的东西。 甘肃省永靖出土了20枚距今3800年前的绿松石玉石。 古称“荆州石”或“襄阳甸子”的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阴晶块体。 或结核体、不同浓度的蓝、绿等颜色,多含铁线,硬度5-6,蜡状光泽。
绿松石
古人说:“玉入其国为国之宝,玉入其家为传世之宝。”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玉,赋予“德”的内涵。 于是,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为流传,为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
将这样的品德寓于玉石,用玉比德的观念将玉石与品德融为一体; 同时,玉与君子结下了不解之缘,物质、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设,成为中国玉文化丰富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在古时,玉器不仅代表了瑞气,据说他还有通灵的功能。儒学之中治学主要是以现实为本,所以不信鬼神之论,但是在《礼记》之中作者虽然对于鬼神之论是抱着谨慎的态度,但在言论中却也不排除玉有通灵的效果。“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王也。”注:“灌,谓以圭瓒酌鬯始献神也。”《礼记·礼器》:“圭璋特,琥璜爵,鬼神之祭单席。”所以将玉作为祭祀神灵的神器,是因为认为玉能够表达的祝愿给神灵,而这也代表着对神灵的无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