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器对中国艺术史有什么深远的意义?,玉石赏鉴

发布时间:2022-09-15 11:55:01

1.1、 玉器对中国艺术史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1、 玉器对中国艺术史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中国文化学上的玉石,内涵广泛,不仅仅是矿物学上的意义。 汉代慎《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与五德兼备者。 五德是指玉的五大特性。 坚韧的质地、晶莹的光泽、华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能发出很远声音的美丽石头都被认为是玉石。 按照这个标准,古人心中的玉石,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宝石等彩石玉。

欣赏玉器,要懂十句话:山川精英,人文之美。 山川精英是指材质之美,每件玉器都要先弄清楚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者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再研究其产地。 人文之美是指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 由于历代玉材不同、琢玉工具与琢玉技艺不同、审美情趣与风俗习惯不同、玉器用途与扮演角色不同,各个时期玉器造型与主题风格也各不相同,竞相千姿百态。

一.史前时代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辈们,在选择石制器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捡来的美石作为装饰品,装扮自己,美化生活,拉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曙光遍地,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繁多,典型器皿有玉瑕、玉璧、玉钿、三叉形玉器及串珠项饰等。 良渚玉器以身材高大而自豪,深而显严,对称平衡得到充分应用,尤其是浅浮雕装饰手法长久,特殊的刻线技术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水平。 最能反映良渚琢磨水平的是样式多样、数量众多,又无法深刻预测人的玉琯和兽面羽人纹的描写。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较少死板的方形玉器,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是其特色。 典型的器皿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 红山文化琢玉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巧用玉材,掌握物体的形状特征,用小刀生动勾勒器物形象,非常传神。 “神似”是红山古玉的最大特色。 红山古玉,以精致见长,而非大获全胜。

良渚、红山古玉经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除了祭天、埋葬尸体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权力、财富、贵贱等。 中国玉器从一开始就带有许多神秘色彩。

二.先秦时期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 夏代玉器的风格应该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从河南偃师二奥遗址出土玉器可见一斑。 中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来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刻纹带有商代玉器双线的乱舞,应该是夏代玉器。

商代文明不仅以庄严的青铜器闻名,而且以许多玉器闻名。 商代早期玉器很少发现,琢制也很粗糙。 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女好墓出土玉器为首,共出土玉器755件,按用途分为礼器、仪仗、道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 商代玉匠开始使用和田玉,而且数量很多。 商代出现了仿青铜后器的碧玉簋、青玉簋等实用器皿。 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态各异。 玉人,站着、跪着、坐着,姿势多样; 很难分辨是主人,还是奴隶,还是俘虏。 商代已出现我国第一件可爱的彩色玉器——玉筋鱼。 最令人钦佩的是,商代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圆雕作品。

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工艺的同时,独创了刻在一坡粗线条、细阴线上的琢磨玉石工艺。 这让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装饰大放异彩。 但总体来看,西周玉器不如商代玉器活泼多样,显得死板、过于规矩。 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诸侯争霸,学术百家争鸣,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玉雕艺术辉煌。 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把玉作为自己(君子)的化身。 他们戴着玉饰,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所有的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装饰,尤其是腰下的玉佩系列更是复杂化,因此当时玉佩尤为发达。 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动感优美的s形,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 纹饰上呈现隐藏的谷纹,带有镂空技巧,地子上有一层阴线拉绳或双层阴线拉叶纹,显得饱和和谐。 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磨玉石水平和佩玉状况。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许多节玉

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春秋、战国迄秦、汉时期的玉器、礼玉渐少,而佩玉增多。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镂空、浮雕等手法普遍应用。当时,带有政治、道德与迷信色彩的成组配列玉器盛行,称为组玉,玉璧、玉环、玉龙、玉璜、玉管等皆成为组玉的一部分。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关于各类组玉的组合形式与《三礼》所记的玉器制度,多有不符,因此,尚需从古代社会礼仪制度、习俗规范等方面,探索有关组玉的种种问题。汉代玉器引人重视的,是不断有金缕、银缕玉衣出土,生活用玉大量制作。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三、秦汉时代

秦代出土秦玉寥寥可数。秦玉艺术面貌还有赖于地下考古的新发现。

汉代玉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

汉代葬玉很多,但工艺不平不高。反映汉代玉器工艺水平的是陈设玉。这些写实主义的陈设玉有玉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多为圆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着汉代浑厚豪放的艺术风格。汉皇室装饰玉有衰落的趋势,多见小型的心形玉佩、玉刚卯、玉觿等。近年,偏居岭南的汉代南越王国出土大批装饰玉,以龙虎并体玉带钩、镂空龙凤纹玉套环最为精美,堪称稀世珍宝。东汉时,阴线刻纹又复苏盛行,绘画趣味有所加强。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

在中国玉器工艺史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高度发达的汉唐玉雕间的低潮,出土玉器极少,而且都具汉代遗韵,有所创新者,唯有玉环和玉盏。究其原委,当时不爱好琢玉,而盛行吃玉。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炼丹术的影响下,觅玉、吃玉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早期玉器的美术价值的礼仪观念,这时消失殆尽。

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静训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盏,琢磨精细,质地温润,光泽柔和,金玉互为衬托,富丽高雅。

唐代玉器数量虽不多,但所见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艺极佳。唐代玉匠从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琢磨出具有盛唐风格的玉器。八瓣花纹玉杯,兽首形玛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艺术的真实写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五、宋元时代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宋、辽、金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金石学的兴起,工笔绘画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辽、金玉器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南宋的玉荷叶杯,北宋的花形镂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这一时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时期的艺术风格,采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渎山大玉海,随形施艺,海神兽畅游于惊涛骇浪之中,颇具元人雄健豪迈之气魄。

六、明清时代

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爱玉成风,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并试图从理论上为他爱玉如命寻找依据。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玺、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时民间玉肆十分兴隆,苏州专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明清玉器千姿百态,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层出不穷。

明清玉器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隐起、起突、镂空、立体、俏色、烧古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玉器风格基本继承两汉传统,但实物流传甚少,墓葬出土数亦不多。宋、明时期,玉器制作以生活使用器皿为多,其中仿古之作十分发达。清代为玉器制作的振兴时期,当时,经济繁荣,宫廷手工艺与民间手工艺都已经有较大的发展。
七、结语

中国玉器经过七千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自新石器时代绵七千年经久不衰者,是玉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俗之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价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
东汉袁康撰《越绝书》,书中记风胡子语,将人类使用的工具分为石、玉、铜、铁4个阶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发展的程序。当前,已有人根据考古中的玉器遗存,认为距今约四千至五千年的"铜石并用时代",玉器已彻底脱离石器,不仅是当时人们财富与权力的象征,而且还是人们制造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乃至宗教礼器的主要材料品种之一,因而提出了"玉器时代"的命题。当时的玉簪、玉环、玉璜、玉块一类是装饰用玉,为人所共知;而玉龙、玉鸟等可能为图腾神物,玉琮、玉璧等为宗庙礼器,具有宗教或权力的象征意义。在良渚文化遗址中,随葬玉璧、玉琮等礼器的墓主,应是有特殊地位的人物。红山文化的动物群玉雕,有龙、鸟、虎、龟、蝉、狗、蚕、鱼等,与商代玉器的主要题材相同,而与良渚文化的玉器群如玉琮、玉璧、玉璜、玉块等,显系两个系统。但良渚文化的玉器群,同样在商、周得到继承和发展。如前面提到的玉璧、玉琮等,亦属商、周宗庙的礼器。


2.我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会画画,不知道我能不能学玉雕,

我文化水平不高,也不会画画,不知道我能不能学玉雕,

楼主 我学过2年玉器 现在不学 了 玉器主要是画画在玉石上面 再拿 工具慢慢 磨 主要看你手感好不好 不是看你画工的 但是画工也同样重要 一般 玉器都是 学徒3年的 都是师傅画 徒弟可以在这3年内自己学画 当然学徒 很苦工资 非常 非常少 我不知道你在哪学 如果在 江苏的话 就是苏州 和扬州 浙江的话 嘉兴 杭州 好像 河南 安徽 都有 刚学徒你这思想和我一样 都怕不会美术什么的 其实 完全不用担心 学徒很长 就算不会画画 做玉器长了 自然都会了 不用怕的 呵呵


3.玉石赏鉴

玉石赏鉴

送你一个网址:中华古玩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