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皮色的应用,古人早已炉火纯青!

发布时间:2019-02-16 22:07:23

在和田玉圈子里,流行着两种玩法,这两种玩法分别是什么呢?一是玩肉的,二就是玩皮的了,这两个派系一直存在着争议。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玩籽料喜欢皮色,也经常听到有人说在古代和田玉是不留皮色的。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些图:

清 青白玉带皮镂雕福禄万代坠


清 白玉带皮“鹿鹤同春”仙人烟壶

清中期 白玉带皮青鸾献寿带扣改制盖盒


元明 青白玉带皮双鹅衔穗珮

清中期 白玉带皮莲花鳜鱼

清中期 白玉带皮俏雕轻舟泛湖鼻烟壶

清中期 白玉带皮苍龙教子小龙钩

清十八 十九世纪 白玉带皮巧作耄耋图鼻烟壶

清 青玉带皮雕仿古纹角杯及盖

西汉 青玉带皮雕高足杯

上面这些古玉雕件,来自国内的各大拍行。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留皮的玉雕作品也是有的,甚至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带皮色的作品,只不过在当时这一类作品流传下来的比较少。

时光流转,现如今的玉雕行业中,留皮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喜欢皮色的玩家大有人在,玉雕师在雕刻作品时,也会最大限度地保留皮色的完整性。

新疆和田玉枣红皮白玉籽玉挂件 金玉满堂

新疆和田玉枣红皮白玉籽玉挂件 连连有余

玉是体、皮是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标志。另外,有了皮色加持的玉雕,加上玉雕匠人的巧妙运用,无疑可以给作品增色不少。

那么,对于玉雕作品的皮色,你是怎么看待呢?欢迎各位玉友留言评论。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