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的发现与流源
发布时间:2017-06-06 02:15:53
发布时间:2017-06-06 02:15:53
古人认为玉是阳气之精,地上生五谷,天上列五星。和田玉之所以珍贵,因为真正的玉只有和田出产,它处叫玉石。真正和田玉,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明,脉理紧密,声音洪亮,益人心情。
为什么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为什么玉在**民族心理上会产生这样深刻的影响?从何时开始,玉这种自然矿物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属性,又怎样扩展成全民族的爱玉风尚,并上升为“国魂级”的玉文化?这是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课题。
玉文化的载体是玉器。那么,什么是玉?什么是玉器呢?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许慎《说文解字》)。汉代许慎“玉有五德”之说,是继承了先秦人对玉自然属性的观察和演绎以及儒家以自己的道德观附加于玉的结果,于是玉被赋予了美和德两重特性。由此可知在古人看来,凡具温润、光亮而又坚韧质地的美石都是玉。
中国玉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地位特殊、功用广泛、内涵丰富。虽然它的载体——玉器表现的是具象的东西,但是它本身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形而上的哲学精神,并折射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所以我们说,就像玉不等于玉器一样,玉器也不等于玉文化。只有当玉器被赋予了人文的、社会的属性之后,才具备了玉文化的性质。
中国玉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同中国古代文明相始终。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中国玉文化也告别了它的典型形态,而转为一种变异形态,残存于中国近现代文明之中。中国玉器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过:“上万年的文明启步。‘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兵器、礼器是它们的物化标志,玉器是决不亚于青铜器的礼器。八千年前的玉器已发现多处,它们的源始应不下万年。它们的形制,有的直接延续到商周。”(《国家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纲)》)。
玉文化的起源,需要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是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其二是社会形态的演进,即从原始社会向国家——文明社会的转变。这一历史阶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此阶段,农、牧业分工和手工业分工已经完成,并出现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原始宗教和祭祀活动频繁,部落之间的战争已变成掠夺财富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之下,玉文化应运而生。
原始先民在漫长的生存繁衍过程中,对生老病死等人生现象,对部落间战争胜败存亡等社会现象,对昼夜晴晦、冷热寒暑、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逐渐产生了超人生、超社会、超自然的理解。认为某种植物或动物是自己的祖先,将其图腾化并给予崇拜祭祀,还将此种图腾作为本氏族族徽,以与邻近氏族相区别。进而又产生了女性崇拜、生殖器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把这些崇拜的对象当作偶像来祭祀,这便是原始宗教。
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祭坛遗址;1981年,在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积石冢;1983年,又在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女神庙。这一系列重大发现,使人们对于红山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坛遗址面积为240平方米,分中心、两翼、前后两端三部分。中心部分为一座方形基址,基址四边均砌以石墙基,基址内置三处石堆,前端部分为石圈形台址,石圈内铺一层大小相近的小鹅卵石。两翼部与石墙基相互对称。这里出土的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陶塑人像,共有20多件。其中有两件小型孕妇裸体立像,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并有表现阴部的刻划。最大的人像为坐像,约为真人的二分之一。从遗址布局、建造技术及所出遗物分析,这里应是从事祭祀活动的一个中心场所。
积石冢已发现六处,位于女神庙的南、西方向。其共同特点是:都以石垒墙,以石筑墓,以石封顶。每个积石冢外围都有用加工规整的大石垒砌的石墙,有的冢还整齐地围一排并非实用器的红陶筒形器,筒形器外部施彩绘。一号积石冢内墙外南侧已清理出小型墓葬15座,随葬品皆为玉器,器形有勾云形玉饰、玉箍形器、猪龙形玉饰、玉璧、玉环、玉棒形器、玉双兽首三孔器等。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墓随葬玉器多达5件,有的墓则无任何随葬品。三号积石冢是由三圈淡红色石桩围成三层叠起的圆坛,它位于石冢群内,显然应带有“墓祭”的性质。
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属首次发现。它们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祭祀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们分布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如此规模祭祀场所的,不可能是一般的原始氏族部落。特别是玉猪龙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龙的原型。据研究,龙是从猪发展来的,从以猪为祭物,祈求农业的丰收,到猪被神化为龙,是以原始农业的较大发展和原始信仰的发达为历史背景的。龙是一种被高度神话了的灵物,它不仅是**民族的象征,而且在历史上一直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帝王的化身。红山文化中的玉龙和其它玉器本身就反映了礼制的出现,社会等级、权力观念已经产生。
上一篇 : 妇好墓随葬玉器赏析——王后·母亲·女将
下一篇 : 今日鉴赏:那些有灵性的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