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真的会越带越绿吗,翡翠的绿一般在佩戴多长时间后会散开而且我发现质地变的细腻了点特别怕买假了

发布时间:2023-10-30 00:24:01

翠真的会越带越绿吗?

翠真的会越带越绿吗?

人体有一定的温度,加上热时出汗,汗水中的酸碱性成分会通过翡翠首饰的微裂隙中渗入到翡翠内部。而这些成分可能会与铬离子产生化学反应,或者把已经固结在翡翠中的铬离子溶解而产生流动迁移,这样翡翠的绿色就显得变“长”、变“大”了。

翡翠的绿一般在佩戴多长时间后会散开?而且我发现质地变的细腻了点,特别怕买假了!

真翡翠的绿是不会散开的。A货是天然的,B货是染色的,如果绿会散开,很可能是B的。参考。

冰种翡翠和冰糯种翡翠的区别

冰种和冰糯种都是对翡翠透明度的描述,冰种比冰糯种更通透,其他指标一样的前提下,冰种翡翠价值更高(注意:其他指标一致的前提)。

我从外观、透明度、质地、价值、佩戴艺术美学五个方面详述二者区别:

1、外观区别:

冰种:顾名思义,外观看似冰块,晶莹剔透,是国家标准GB/T23885-2009翡翠分级标准中的一个级别,即冰地,如图。

冰糯种:也有称为“细糯种”,外观看似糯米稀饭中很稀很稀的稠状物,通透度达不到冰种,但比糯种要清澈很多,实际是糯种到冰种的过渡,在国家标准GB/T23885-2009翡翠分级标准未提及,但行内使用非常普遍,如图。

糯种:看似糯米稀饭中上层的稠状物,不透但看不出有颗粒物,是国家标准GB/T23885-2009翡翠分级标准中的一个级别,即糯化地,如图。

注意:从冰糯种到冰种,透明度是逐步过渡的,以上图片仅为典型特征。

2、透明度区别:

根据国家标准GB/T23885-2009翡翠分级标准数据:

冰种:即冰地,对应亚透明,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较强,汇聚光斑较明亮;透射观察: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可见。

冰糯种:介于冰种和糯种之间。

糯种:即糯化地,对应半透明,反射观察:内部汇聚光弱,汇聚光斑暗淡;透射观察: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尚可见。

3、质地区别:

冰种: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几乎看不到矿物颗粒。

冰糯种: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可见但肉眼难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均匀。

4、价值区别:

颜色、大小、加工艺等其他指标同等级的前提下:

冰种:中高档翡翠,价值更高;

冰糯种:中档翡翠,价值比较高。

5、佩戴和艺术美学:

冰种:更有档次感,用作手镯、挂件、花件、戒指、吊坠等。

冰糯种:用作手镯很不错,性价比高,做挂件、花件尚可,用作把件不错,如果做成摆件,价值很高。但做戒指、吊坠的少,如果不是很好的颜色,很少用作戒指、吊坠,档次欠火候。

另补充翡翠分级要点:

翡翠鉴赏要点(根据翡翠分级国家推荐标准(推荐)GB/T23885-2009):

透明度:即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对应商贸传统的种地,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透明(玻璃地)、亚透明(冰地)、半透明(糯化地)、微透明(冬瓜地)、不透明(瓷地/干白地)。

质地: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等因素的综合特征。分为极细、细、较细、较粗、粗等级别。

颜色:无色、绿色、紫色、红黄色,再依据色调、浓度、明度细分颜色。翡翠颜色“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尚纯净、不纯净。

艺术美学:范围太广,在此不讨论。

翡翠会越戴越绿吗?

要客观科学地回答这个较有争议的问题,首先要对翡翠的结构及致色机理有本质认识。翡翠是以硬玉(成分NaAlSi2O6)为主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Ca、Mg、K、Cr、Fe、M、Ti等为翡翠所含的较常见微量元素。现代科学研究表明,Cr3+是翡翠产生绿色的最主要致色离子,当然Fe也会左右翡翠绿色的色调。

Cr3+以离子形式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作用下交替NaAlSi2O6中的Al3+正确性稳定性很高的绿色,而Cr在翡翠中的含量在翡翠开采出来加工成为饰物之前就已经固定不变了,加工成为饰物的翡翠在佩戴过程中不可能有Cr元素吸入,更不可能有能使Cr3+交替Al3+成功的地质条件。因此,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翡翠的绿的多少不会因佩戴而产生任何变化。

而由于翡翠是岩石而非单晶,翡翠的物理结构中还存在很多晶体与晶体之间或是矿物与矿物之间的空隙。笔者认为,在没有经过特殊油渗的前提下,这些空隙都是较干枯的,翡翠饰物经人佩戴后,在佩带过程中,人体皮肤的各种分泌物会通过接触而渗进干枯的空隙,增加翡翠的透光度,使得佩戴过的翡翠看起来更加温润,透明度也会略有增加。而在翡翠饰物的佩戴之前,翡翠可能存在某些不是很明显的绿色,由于翡翠的不够通透的质地而不易发现,而经过佩戴后更加晶莹通透的质地会将这些以前难以发现的绿色逐渐显露出来,这就形成了民间“越戴越绿”的普遍说法。而这是一个可逆的物理过程,如果翡翠较长时间不佩戴后,空隙里的填充物挥发完后就会恢复到未戴前的状态。显而易见,其实这个“绿”不是戴了以后因为某人的“人气”才“生长”出来的,更不是因为佩戴以后身体皮肤分泌物促使发生特殊化学反应而生长绿色。而是戴后使之通透才“显现”出来的。所以,如果翡翠在佩戴之前连那些“不易发现的绿色”都没有,不管怎样戴都不会“越戴越绿”的,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戴不活的玉”。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