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与男人的微妙关系
发布时间:2016-03-17 16:06:50
发布时间:2016-03-17 16:06:50
男人佩戴玉器,在我国古已有之,《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因为“君子于玉比德焉”(孔子),又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诗经》里也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即君子以玉象征高洁的德行,玉是君子的象征,古代男人带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样。玉,总给人们带来吉祥、美好、温馨的回忆。
君子如玉,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由内向外慢慢透射出一种魅力无穷的美,这些特点与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玉者无声,不急不徐,从容不迫;温文尔雅,随意淡泊;不温不火,价值自在。表面温润晶莹,望之含蓄内敛,近之如沐春风,内质坚贞静定,可碎不可裂。君子之风,不求人赞,唯求自身心安。愿世人常怀君子之道,守候心灵之地。因为有玉的地方,才有安宁平静。
玉石具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的质地,它是大自然的精魂,是美石中的君子。可能因为玉凝聚了上天赋予的特性,玉这种物件与君子的美好品格十分符合。于是,玉被人格化、道德化、思想化了。温润如玉、洁身如玉,是一种美的赞誉。君子如玉高洁,玉如君子正直。玉性温凉,虽有丝丝寒凉入骨,然而玉暖石凉,总有一种温润,让人不忍离弃。工匠磨玉,需将雕好的玉件,用至细的砂纸,一点一点反复抛光打磨,直至极润,才成一件精品。就像读书人修身,只有反复守候,打磨心灵,方有顿悟和收获。
国人历来以佩玉为美:帝王将相的冠冕上嵌着玉珠,达官贵人的腰带上镶着玉片,文人骚客的衣服上系着美玉,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就连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也不忘给他偏爱的主人公脖子上挂块“通灵宝玉”。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古代男人留长发,需束于头顶用簪子别住。老杜所使用的簪子,也一定是玉制的。
“玉品如人品,品玉如品人”当今社会也不乏喜佩玉饰的君子。喜爱玉甚于黄金和其它玩物,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
传说中玉能辟邪。一个佩玉的人如果遇到危机,玉会先碎,劫难也会减轻。这叫“玉碎人全”。玉是吉祥之物,是一种有灵气的珍宝,一块上好的玉件能给人带来好运,防身避祸,逢凶化吉,祛病延年。玉石行内有一句话“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玉有不同的寓意,给你带来不同的运气。
上一篇 : 玉雕——“猴头,哪里跑?”
下一篇 : 和田玉里的那些“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