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玉珠串多少颗,带手链串多少粒有什么讲究

发布时间:2024-05-28 08:48:02

导读:(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无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使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下面是翡翠白玉珠串多少颗,带手链串多少粒有什么讲究的详细诠释。

翡翠白玉珠串多少颗,带手链串多少粒有什么讲究

带手链串多少粒有什么讲究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含义,上面就依据普遍传播的讲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罕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懊恼,从而使身心能到达一种沉寂的形态。百八懊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讲法,总的来讲,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来、如今、将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懊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 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 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 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认识三为意地 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 八。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实际,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懊恼,分解一千零八十种懊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 1、天堂界, 2、饿鬼界, 3、畜生界, 4、修罗界, 5、人世界, 6、天上界, 7、声闻界, 8、缘觉界, 9、菩萨界, 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决心, 2、念心, 3、精进心, 4、慧心, 5、定心, 6、护法心, 7、回向心, 8、戒心, 9、舍心, 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方便具足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法王子住, 10、灌顶住。 十行: 1、欢欣行, 2、饶益行, 3、无瞋恨行, 4、无尽行, 5、离痴乱行, 6、善现行, 7、无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不坏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处回向, 5、无尽功德藏回向, 6、随顺对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8、如相回向, 9、无缚无著摆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1、欢欣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 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到达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 1、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法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进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践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终究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以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包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反。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 1、随信行, 2、随法行, 3、信解, 4、见至, 5、身证, 6、家家, 7、一间(一种), 8、预流向, 9、预流果, 10、一来向, 11、一来果, 12、不还向, 13、不还果, 14、中般涅盘, 15、生般涅盘, 16、有行般涅盘, 17、无行般涅盘, 18、下流色终究。 九无学: 1、退相, 2、守相, 3、死相, 4、住相, 5、可进相, 6、不坏相, 7、不退相, 8、慧摆脱相, 9、俱摆脱相。[17]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引见,兹不赘述。而“佛果”指到达最终究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 1、眼界, 2、耳界, 3、鼻界, 4、舌界, 5、身界, 6、意界; 六尘: 1、色尘, 2、声尘, 3、香尘, 4、味尘, 5、触尘, 6、法尘; 六识: 1、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 6、认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取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取得摆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有。貌似男左女右,而且两只胳膊不能同时带

手串一般多少颗珠子,手串珠子的穿法

手串一般是十四颗与十二颗,分别代表观世音菩萨十四种无畏功德与十二因缘。 十四种无畏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不自观音,谓不随声尘所起知见;以观观者,谓返照自性。不起知见,则无所妄;返照自性,则一切真寂,无复苦恼,故使受苦众生蒙此真观,即得解脱,是为无畏。 (二)知见旋复,在心谓‘知’,在眼谓‘见’;‘知’、‘见’之性热,则属于火。谓菩萨能旋转知见,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入火难,火不能烧,是为无畏。 (三)观听旋复,‘观’、‘听’之性动,则属于水。谓菩萨能旋转观听,以复真空,能使众生,设为大水所漂,水不能溺,是为无畏。 (四)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谓菩萨证悟实性,断灭妄想,发大慈心,无杀害念,能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是为无畏。 (五)熏闻成闻六根消复同于声听,谓熏闻属思,思其所闻,无性可得,则成真闻;六根害人,与兵刃无异。菩萨六根既皆消灭,以复真空,一切尘境,同于声听,能使众生之当被害者,刀刃所加,段段折坏,是为无畏。 (六)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谓菩萨从闻熏习,所成慧性,既得精明,明照十方,周遍法界,幽暗即消。众生虽被药叉、诸幽冥来近其侧,然菩萨之精明能使药叉之目受明夺,自不能视,是为无畏。 (七)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谓受虚妄声尘系缚,无异禁系枷锁,菩萨以动静之性俱灭,则其观听返妄入真,声尘解脱,能使众生禁系等事不能着身,是为无畏。 (八)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谓菩萨消灭音声,圆成闻慧,则遍生慈力,能以大力令彼得乐,是以众生经于险路如行坦途,或遇恶寇,自不能劫,是为无畏。 (九)熏闻离尘色不能劫,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使一切性多淫之人不生贪欲,是为无畏。 (十)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谓菩萨音性纯净,离诸妄尘,根境相入,圆融无碍,能使怀忿恨之人不生嗔恚,是为无畏。 (十一)消尘旋明,谓菩萨除暗消尘,旋复性明,能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是为无畏。 (十二)融形复闻,谓融形则碍灭,复闻则性真,故涉入世间,而不坏世间之相,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佛,禀承其法,各为法子;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 二,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 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十四)我一名与六十二恒河沙名等无有异,谓菩萨得真圆通,能使求福众生,但持我之名号,与彼俱持无数菩萨名号之人,较量所得福德,等同而无异,是为无畏。 十二因缘: 即:(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不明白啊==!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手串的颗数是由讲究的。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12颗:佛学里有着“十二因缘”的说法,即: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个“十二缘”。13颗:指十三力: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 10颗:在佛教中指十利:指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佛陀制戒之十个理由:摄僧、极好摄、僧安乐住、折伏高人心、有惭愧者得安乐、不信者得净信、已信者得长信、遮今世恼漏、断后世恶、梵行久住。 14颗:代表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让一切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让佩戴者面对苦难挫折,都能无畏面对,勇往直前。18颗这个数目也是比较常见的,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罗汉”或是佛祖的18种变化,数目吉利,便于携带,寓意着十八罗汉一样健康的体魄。 36颗:指的是三十六部神王,又作三十六善神,掌管人界,驱散人界的108种烦恼,36颗是108颗的精简版本,取其三分之 一,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携带,和108颗意义相同,用善神驱散烦忧,也有着化繁为简,以小见大的哲理。 108颗:108颗的手串是比较常见的,相信很多玩友都有这个颗数的手串。108颗对应了人界的108中烦恼,戴着这个颗数的手串暗示着消除人们的108种烦恼,寓意着生活无忧,身心安定,是最适合送人的手串颗数了。

手串多少颗有讲究吗?

手串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 佩珠,就是现在俗称的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 而在印度流传的辟邪手串,亦是手串的一支分类。也称避邪木手串、避邪木佛珠手串,由辟邪木加工制作而成. 辟邪木生长在印度北部,当年观音菩萨在此出家修行,为百姓治病,当时印度长年战乱饥荒,到处发生瘟疫,观音菩萨用手中的甘露洒向林中,经观音点化,用这里的草木治好了印度的瘟疫,后来印度人就把这种树称为避邪木,流传整个印度,佩戴这种木头做成的手串可避邪消灾。 这一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可以说,除了上述之外,皆应属于此项。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斥,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爱,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手串的,佩带或持用这些手串,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来。同时,还会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质料做成的手串,这些形态各异的手串,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手串为荣,使手串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

手串珠多少颗

根据你珠子的直径,佛珠是108颗,直径一般有6m m、8m m、10m m, 手钏根据自己手腕粗细,市场卖的一般 珠子数量珠子直径 11颗20mm 14颗15m m、16mm 18颗19m m、20m m、22m m、25mm 20颗22m m、23mm 要是讲究的话: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按汉传佛教经义,有一说法是:“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串佛珠共有:2佛、4如来、4涅盘、8菩萨、6般若密、4天王、29天、1四天王子、1杭珠弟子、1地神、18地狱、1师长、1施主、28星宿组成,共108颗。 隔珠的意义代表:1为善财童子、2为爱染明王、3为不动明王、4为善密童子、5为地藏菩萨、6为释迦摩尼佛。 11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