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综上所述可知:Cr3+是翡翠绿色的致色离子,含量有万分之几就可致色,浓度越高,翡翠的颜色越深,按理论值计算:当Cr3+含量超过12.l%时,硬玉矿物变成了销铬辉石...下面是翡翠的化学特征有哪些,翡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什么的详细诠释。
翡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什么?
翡翠的矿物成分翡翠的主要矿物是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次要矿物有闪石和长石类矿物,此外还有绿泥石、高岭石、蛇纹石、褐铁矿等蚀变和次生风化矿物。翡翠的物理性质(1)颜色:宝石级以绿色最多、还有红色、紫色、黄色、白色和无色等。(2)硬度:
6~7(3)密度:3.34
翡翠的主要矿物是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次要矿物有闪石和长石类矿物,此外还有绿泥石、高岭石、蛇纹石、褐铁矿等蚀变和次生风化矿物。
翡翠的物理性质
(1)颜色:宝石级以绿色最多、还有红色、紫色、黄色、白色和无色等。
(2)硬度:
6~7
(3)密度:3.34(+0.0
6,—0.09)g/cm3左右
(4)断口:粒状或参差状
(5)韧性:好
(6)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透明度在行话中俗称为“水头”或“种”
(7)光泽:玻璃至油脂光泽
(8)折射率:1.66
6~1.680(+—0.008)
(9)吸收光谱:437nm是翡翠特征吸收谱线,即铁吸收。630n
m、660n
m、690nm线即铬致色的特征吸收线
(10)天然翡翠大多数无荧光,少数绿色翡翠有弱绿色荧光。白色翡翠中若长石经高岭石化后可见弱蓝色荧光
(11)天然绿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色
(12)翠性:硬玉矿物是解理面的反光“苍蝇翅”与结晶颗粒大小有关
更详细可以对比下我的淘店:动点518
翡翠具有哪些特点
1、翡翠有种。翡翠是由很多晶体组成的。晶体的形成有大有小,有粗有细。细小的晶体,细到肉眼看不到它们,它们紧密结合,晶体间没有间隙,光线可以无阻碍通过,成为类似的玻璃体。粗大的晶体,颗粒如豆,结合松散,间隙空间大,光线不易穿透,翡翠里面形成局部的不透光,像团团、片片的棉,有的可以看到闪亮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晶体,晶片如苍蝇的翅膀。这些不同质地,大致可分为玻璃种、冰种、蛋青种、糯种、豆种等。种和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有的冰种接近玻璃种,有的接近蛋清种,种分的不同造成翡翠在硬度韧度上都有些细微的差距。
2、翡翠有水。翡翠的水头,实际上是指翡翠的透光度,它是种的表象。作为一般顾客,要选择玻璃种、冰种、蛋清种等老种翡翠。
3、翡翠的天然颜色。在天然的玉石中,翡翠的颜色最为丰富:白色、黄色、蓝色、紫色、青色、黑色等,形成了全色的七彩。这些色彩中以翠绿色为上。人们一般也是从苍翠艳丽的绿色认识了翡翠。绿色也是翡翠的生命。绿色在翡翠中千变万化,就是在一块料上的绿,也有不同的表现。大家最欣赏的是阳、浓、艳,活灵的绿。在同一块料上,除了绿色还可能有红色,紫色或别的颜色。有双色的我们称“福禄双全”,有三种颜色的称为“福禄寿”,有四种颜色为“福禄寿喜”等等。
化学成分:钠铝硅酸盐——NaAI〔Si2O6〕,常含C
a、C
r、N
i、M
n、M
g、Fe等微量元素。
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硬度:6.5——7.
5。
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蝇翅”。
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相对密度:3.30——3.3
6,通常为3.3
3。
折射率:1.65——1.6
7,在折射仪上1.66附近有一较模糊的阴影边界。
颜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
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发光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翡翠的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钠和铝的硅酸盐,化学式NaAl(SiO3)
2。
2、晶系: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单斜晶系。
3、
结构:经薄片鉴定,硬玉的结构有:粒状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较粗,边界平直,没有遭受明显的动力变质和蚀变作用;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
矿物颗粒通常亚颗粒化,并普遍发生晶界活动、波状消光和动态重结晶等现象;交织结构,是长柱状和纤维状的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等交代硬玉而形成的纤维粒
状变晶结构类型。
4、颜色:典型的有绿、红、蓝、紫、白、黄、青、黑色、以绿色最为名贵,其次是紫色和黄色。
致色元素:FeGuMnCr
5、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6、光泽:玻璃——油脂光泽。
7、韧性:很强,在玉石中仅次于软玉,因而不易破损。
8、硬度:6.5——
7,略有方向性差异。
9、折射率:1.65至1.66常为1.6
6。
10、吸收光谱:紫区437nm强吸收线,为特征吸收光谱。
翠玉特征
在千余次的珠宝检测、咨询过程中,遇到多种多样的翡翠和翠玉,现将它们的主要特征和鉴别方法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众所周知,翠玉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据《地质辞典》中记载:“广义地说,是绿色玉的统称,.。狭义地说,翠玉专指翡翠,.”。
1.翡翠:颜色多种多样;白、灰白、紫罗兰、绿色、翠绿等色调,一般以绿色为主。透明度好,色调均匀的翠绿色翡翠最珍贵。经科技人员研究:翡翠主要由钠铝辉石的细粒集合体组成的岩石。有时还含有少量微量的透辉石、钠长石等小矿物。翡翠化学成分主要为:NaAlSiO3
2,矿物结构为粒状、纤维状,块状构造,矿物的颗粒度越小,其透明度越好。其密度一般为:3.33-3.34g/cm3之间。其摩氏硬度(H)为6.8-7±。经人工优化处理后,其硬度(H)一般在6.5-6.
8。这是鉴别
A、
B、C货的重要方法之
一。翡翠中矿物属单斜晶系,不消光,折射率为1.65-1.6
7。主要产地是缅甸,日本、美国等国也有少量质差者,我国已发现翡翠(硬玉岩)的找矿线索。
2.祁连翠:一种绿色主要由石榴石矿物细小集合体组成的岩石。组成矿物化学成分主要是:CaMgAlSiO4。矿物为粗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密度为:3.2-3.5g/cm3±。摩氏硬度(H)为:6.5-6.
8。折射率为:1.69-1.70。显微镜下观察:具强干涉色,二色性强。透明度较翡翠差。产地:青海省祁连县。
3.乌兰翠:绿色为主,由含铬尖晶石矽卡岩组成,矿物以钙铝石榴石为主。也有人认为还包括有“美酒玉”。乌兰翠为细晶结构,块状构造。密度较大,一般为:3.5g/cm
3。摩氏硬度(H)7左右。折射率为1.76±。石榴石为均质体。乌兰翠透明度和光泽比翡翠差。产地:青海省乌兰县。
4.密翠(又称东陵翠):绿色主要由蚀变石英岩组成。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隐晶或细晶纤维结构,块状构造。密度为1.53-1.6
1。其密度较小,通过密度测试后,很容易与翡翠区别。产地:河南密县等地。
5.南阳翠:一种绿色的玉。主要是含铬云田、透辉石的蚀变斜长岩。主要由钙铝硅酸盐矿物组成。细粒或隐晶结构,块状构造。其密度为:2.73-3.2g/cm3±。摩氏硬度(H)6-6.
5。折射率为:1.56-1.70。南阳翠玉度小,硬度低,透明度差与翡翠区别。产地:河南省南阳市独山。
6.商维翠:是一种绿色含石英的云田岩。深绿色,质地细腻,微透明。其主要化学成分(%):SiO2=49.4
5、Al2O3=24.
11、K2O=10.6
2。其矿物呈细小粒状、毛毡状,隐晶结构,块状构造。摩氏硬度(H)为3.5-
4。商维翠硬度低与翡翠容易区别。产地:陕西省南部。
翡翠是什么?
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
翡翠特性参数如下:
1.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O6〕,常含C
a、C
r、N
i、M
n、M
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
2.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硬度:6.5—7
5.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6.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对密度:3.25——3.40,一般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6(点测法)
10.颜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11.发光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翡翠是一种宝石翡翠是玉石之王
翡翠是玉石的一种,属于硬玉,主产自缅甸,有红翡翠,绿翡,紫翡,黑翡等。
说简单实用一点吧,翡翠就是缅甸出产的玉石,叫缅甸玉又叫翡翠,翡翠又分为A货,B货,C货三种。A货既纯天然没经过加工,B货既经过酸碱处理,把翡翠里面的杂质抽取出来,然后注入树胶,C货既经过酸碱处理,把翡翠里面的杂质抽取出来,然后加上颜色,再注入树胶。颜色方面,以绿色最好,紫色次之,还有红色,蓝色等等。还有底质结构方面的粗细。最后是种头(既透明度)的好坏,最好的是玻璃种,然后是冰种,还有糯种等等。当然了以上这些,颜色种头,只是基本方面,如果判断价格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
英文名称jadeit
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jade的简称,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翡翠的名称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母,翠为公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翡翠原石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
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是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Cr(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单从组分上讲,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论值。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被称为“玉石之冠”。还由于深受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因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翡翠是种昂贵而稀有的天然玉石,名字来源于一种叫翡翠鸟的动物。产于缅甸。颜色多见绿,红,紫,黑,白。手机辛苦打几个字不容易,分就给我吧。
翡翠的鉴定特征有哪些
有翡翠:当翡翠晶粒粗时翠性凭肉眼清晰可见,晶粒细时,须借助于10倍放大镜才可见到翠性。晶粒极细的高档玻璃底翡翠,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40倍左右,才能观察到翠性。
色自然:天然翡翠的颜色顺着纹理方向展布,有色的部分与五色部分呈自然过渡,色形有首有尾,且色看上去像是从其纤维状组织或粒状晶体内部长出来的(俗称有色根),沉着而不空泛。绿色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不变红,为灰绿色。
光泽强:抛光面具有玻璃光泽或亚玻璃光泽,折射率较高,为1.66左右,高档翡翠如一泓秋水,灵透明丽。
硬度高:硬度为6.5-
7,高于所有其他玉石。
密度较大:密度为3.34g/cl
3,在二碘甲烷中呈悬浮状。
表面无异常:在宝石显微镜下观察,大多数天然翡翠的表面为“桔皮结构”,当翡翠的晶粒或纤维较粗时,其表面虽有一些粗糙不平或凹下去的斑块,但未凹下去的表面却较平滑,无网纹结构和充填现象。也有少数天然翡翠,因受地质应力作用和风化作用,可产生明显的裂隙和网纹结构,在镜下观察,与受酸腐蚀而形成的裂纹很相似,但这样的翡翠,其内部没有胶的存在,借助于拉曼光谱仪或红外光仪,可得出准确的结论。
声音清脆:将两件翡翠玉件相互碰击,或用玉块碰击被测物,若是a货,则发出清脆的“钢音”,若不是a货,则声音沉闷,然而,听声音仅仅只能供参考,作假工艺“高超”的b货,以及大多数的c货,在一般人听起来,其声音与天然翡翠几乎没有差别。
成分无异常:用电子探针可以迅速而准确地确定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
氧化钠(na20):13%左右;
三氧化二铝(a1
20,):24%左右;
如何辨别真翡翠和假翡翠
教你辨别真翡翠和仿制品作者:令狐不冲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59更新时间:2009-3-26缅甸北部克钦邦热带擗深处的哈帕干山谷,是世界上唯一出产精致翡翠玉石矿的地方。这里翡翠的精美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翡翠的化学成分是硅酸铅钠,称为硬玉,晶体结构致密,非常坚硬,硬度为6-7级,比重3.3—3.
4。翡翠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其主要的特征:翡翠具有油脂的强玻璃光泽,颜色不匀均而自然,绿色定向延长,翡翠内部分布深浅不一的条带柳丝状,棉絮状或班点状物,有较强的凉感,亲水性强,在成品上滴上一滴水,水珠凸起较高。
翡翠是水晶吗?
不,是玉
不是化学成分有所不同
翡翠:
1、纯硬玉岩类型翡翠其化学成分与硬玉矿物化学成分相近,绿色、深绿色及无色翡翠的SiO2大于58%,高者达61.88%,与理论值59.45%十分相近,表明翡翠中含阴离子团中SiO2含量相当稳定。
2、Al2O3的含量从17.96%-23.47%,很少达到理论值25.21%,但从中也可看出一定规律性,即颜色越浅,Al2O3的含量越接近理论值,颜色越深越偏离理论值,无色透明及白色的翡翠最接近理论值,而从阳绿色、绿色—祖母绿色—深绿色—暗绿色,Al2O3的含量依次降低,至暗绿色已降到10%左右,表明MⅡ位的Al3+被其他离子替代及替代量多少与颜色有关。
3、Na2O变化在11%-16%之间,颜色越浅越接近理论值,但MI的位置也经常有M
g、C
a、K等小半径离子替代,所以Na2O含量有变化。
4、无色翡翠中不含Cr3+,但绿色的翡翠中或多或少都含有Cr3+元素,可见翡翠的颜色与Cr3+有着直接的关系。经研究证实,Cr3+是翡翠产生绿色的致色离子,Cr3+含量的多少决定翡翠绿色的深浅。以下为作者经研究得出的不同颜色的翡翠与Cr3+含量之间的关系:
无色翡翠:不含Cr3+;
阳绿色翡翠:含万分之几的Cr3+;
绿色翡翠:绿色翡翠较阳绿色翡翠要深,含千分之几的Cr3+;
祖母绿色翡翠:祖母绿色翡翠是一种绿色翡翠,只是绿色略深,少黄味,绿色更浓,色调更正,其Cr3+含量也在千分之几,同时还含有较高的Mg2+、Ca2+等离子。
深绿色翡翠:Cr3+含量比绿色翡翠Cr3+含量略高,可近于1%的含量。
翡翠中一些黑点,实际上是浓绿富集而形成的黑绿色四块,也就是商人们常讲的“绿没溶开”,翡翠中黑点的Cr3+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
暗绿色翡翠或干青色翡翠其Cr3+含量更高,在12.l%以上。钠铬辉石矿物理论值Cr3+含量为24.2%,当Cr3+含量超过12.l%,也就是Cr3+替代Al3+超过半数以上,则成为钠铬辉石矿物了。
综上所述可知:Cr3+是翡翠绿色的致色离子,含量有万分之几就可致色,浓度越高,翡翠的颜色越深,按理论值计算:当Cr3+含量超过12.l%时,硬玉矿物变成了销铬辉石。
5、Mg2+、Ca2+也是翡翠中极其重要的离子之
一,Mg2+、Ca2+与翡翠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Mg2+、Ca2+与Cr3+有某种共生的关系,即翡翠中含有一定量的Cr3+就含有一定量的Mg2+、Ca2+,但不一定是正增长关系。Mg2+、Ca2+与Na+的存在成消长关系。
随着翡翠的颜色从深绿到浅绿到无色,M
g、Ca元素含量在降低,从3%到0%,一般是Ca的含量比Mg高。在老种祖母绿色的优质高档翡翠中含1%-2%的M
g,l%-4%的C
a,而浅阳绿色的翡翠则合M
g、Ca较少,一般在1%以下,无色的硬玉岩不含或合较少的M
g、Ca元素。M
g、Ca不是翡翠致色元素,但其与翡翠的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影响翡翠质量的重要因素。
6、Fe元素也是翡翠中与绿色相关的一种元素,在各种绿色翡翠中都含有0.5%-3%Fe
O,一般是1%-2%,铁的含量多少也影响绿色的色调。Fe本身也产生绿色,呈一种灰绿色调。
7、K是一种微量元素,它可能是紫色翡翠的致色离子,但呈色机理不详,有待研究。
第二节、绿辉石岩类型的翡翠化学成分特征
绿辉石的化学组成结构是:(C
a,Na)(M
g,Fe2+,Fe3+,Al)[Si2O6],据《系统矿物学》一书论述,绿辉石化学组成的特点是:SiO2含量高,有时仅有少量的铝代替硅。位于MⅡ的钠和钙的数量比Na/(Na+Ca)介于0.2和0.8之间[Na/(Na+Ca)≥0.8为硬玉;≤0.2为透辉石],其Al/(Al+Fe3+)>0.5[当Al/(Al+Fe3+)<0.5为霓辉石],N
a,A
l,Fe3+和C
a,M
g,Fe2+之间表现为成对地异价类质;同象代替,可以用下式表示:Na+(A
l,Fe3+)—(Ca+(MgFe3+)。
绿辉石岩类型的翡翠主要品种有油青或老种发暗的翡翠,绿辉石翡翠的化学成分具如下特点:
1、Na2
O、Al2O3含量较硬玉岩型翡翠明显降低,Na2O的含量在4%~5%左右;Al2O3的含量在8%-10%左右,较硬玉岩下降更多。
2、Ca
O、Mg
O、FeO含量极大增加,CaO的含量可达到17%-18%左右;MgO的含量在6%-7%左右;FeO含量在9%-10%。
3、SiO2含量也有所下降,一般在50%左右。
4、K2
O、TiO
2、Mn
O、Cr2O3等含量变化不大。
水晶:
水晶的化学成份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
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呈金黄色或柠檬色)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
7,性脆,比重2.6
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这两种矿藏形成的地质也不一样。
而且翡翠在评价的时候主要看它的色泽、透度还有翠色的丰满程度而水晶主要看纯度和颜色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
你好,翡翠出产于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翡翠属于硬玉,硬玉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组成矿物主要是辉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O6)较高的其他辉石类矿物(如铬硬玉、绿辉石等),以翡翠最为名贵。
鉴别翡翠的档次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条标准:
1、色是评价玉石最重要的指标,无论何种颜色,都要求玉质均匀、颜色鲜艳、无郁积之感,无其它杂色方为上品。就硬玉而言,以绿色最佳,其次是红色和紫色。色泽暗淡、呈微黄色的玉石是下品。
2、透质地越细,透明度越高(行话称透明度为“水”),质量越好。上等玉石应晶莹透明,看不到斑点,不发糠,不发涩。
3、敲用金属棒敲击玉石听声音的清浊,一是可鉴别玉石的质地,二是可判断玉石是否有不易发现的裂纹、割纹。声音愈清脆愈好。
4、照好的玉石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的暇疵,对着强光照一照即可鉴别。
5、形玉石的形状无法用统一标准衡量,但可以从造型的艺术性和加工(雕琢、打磨、抛光)的技术水准两方面进行评价。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
2。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水晶的评价标准和高端宝石有所不同。多数高端宝石把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净度(水晶行业称作晶体)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1、颜色:对任何宝石来说,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体是有颜色的,如粉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其颜色评价的最高标准则是明艳动人,不带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调。如粉水晶,颜色以粉红为佳;紫水晶,要求颜色为鲜紫,纯净不发黑;黄水晶,要求颜色不含绿色、柠檬色调,以金橘色为佳。对于发晶来说,晶体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发丝的金发晶,晶体完全无色(白水晶)和晶体略偏茶色,肉眼的视觉观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前者的价格会高于后者。
2、净度:水晶与高档宝石的净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档宝石稀少罕见,所以一般人们普遍对高档宝石的净度不会过于苛求。而水晶的产量着实大得惊人,所以通常人们会要求水晶净度越高越好,尽量避免有较明显的内含物的水晶。
3、杂质:如果水晶内部杂质中有传说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价值可能要高于同等颜色和净度的水晶。
希望本回答可以帮助你,祝你顺利!
翡翠属于多矿物集合体,一般来讲是宝石级的硬玉岩,我国一向把宝石级的多矿物集合体称之为玉,翡翠只是玉的其中一种,翡翠主要组成矿物不仅有硬玉,而且还有绿辉石、钠铬辉石和其他一些次要矿物(辉石族pyroxen
e,闪石族Amphibol
e,长石族Feldspar),水晶属于单晶体SiO
2,是硅酸盐大类,河边的鹅卵石也是同样的化学成分,只不过打不到宝石级。
翡翠是玉石中的硬玉,和水晶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翡翠主要分子式是啥
我国的玉石基本成分大多是二氧化硅
你这个问题,比较科学的回答应该是这样的
1.翡翠是以硬玉岩矿物为主(还有其他的矿物如组成水沫子的钠长石、钠铬辉石、辉绿石等)的集合体,硬玉岩是翡翠的主要特征矿物。
2.硬玉岩矿物的化学组成是钠铝硅酸盐。
岩石有三个层次的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有分子或者分子集合体组成。
-:)淘宝网的【京东藏宝斋】
你好!
我国的玉石基本成分大多是二氧化硅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翡翠的特点
翡翠的特性
翡翠原料千差万别,高档的原料不足1000克的小块,价值数千万甚至超亿元,几吨重的翡翠原料可能只有每公斤几十元,价值的差别上万倍。也可以说,翡翠是唯一一种不用重量来衡量其价值的宝石。正因为如此,翡翠的质量评估更显其重要了。
如何来评价一块翡翠原料的质量是许多专家研究、思考的问题。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时方面来分析:
(1)颜色:
颜色是评价翡翠最重要的因素,翡翠价值最高的是绿色,其次是红色、藕粉色等,颜色的好坏直接影响翡翠的价值。要考虑颜色的好坏,就要具体分析翡翠颜色是否正,浓淡是否适宜,颜色的冷暖,颜色的分布是否均匀等几个方面。
1)翡翠颜色纯正是很理想的,但自然界所产翡翠往往颜色是不纯正的,有的偏黄,有的偏蓝,有些翡翠有灰色色调。我们以纯正绿色为最佳,依次按照偏颜的强弱再划分几档,这样可大致掌握颜色的分类和档次。
2)颜色的浓淡也很重要,颜色太浓会影响透明度,太浅太淡也不好看。一般认为,翡翠颜色以浓淡适宜为佳。随着地区的不同,人们对颜色的浓淡也有所偏好,高纬度地区的人们一般偏爱颜色略深一些,低纬度地区的人们一般偏爱颜色略浅一些;年龄的不同对颜色的喜欢程度也会有变化,年长的人喜欢颜色偏深一些,年轻人多数喜欢颜色浅一些的;由于性格的差异,人们对颜色的喜好程度也会有区别,性格内向的人多数喜好颜色略深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多数喜欢颜色浅一点、艳一点的。
3)翡翠颜色的冷暖色调,偏黄也即暖色成份多,偏蓝也即冷色成份多。颜色的偏色将关系到翡翠的艳丽程度。也有人将黑色调、灰色调的多少来描述翡翠颜色的艳丽程度,黑、灰色调越重,翡翠的颜色就越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翡翠颜色的艳丽程度分级,并制定出每个级别之间的差别,这对翡翠价值的评估是很重要的。
4)在一块翡翠上颜色的分布也很重要,颜色越均匀越好。首饰用翡翠原料的颜色的分布均匀是很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因素。玉器用翡翠原料还要看颜色的分布特点,有些原料的绿色是分带分布,这要看色带的宽度、走向、形状,色带的分布特征将决定玉器的设计和采用的加工方法;有些原料的颜色是团块状的,有些是一条线,只有在研究了颜色的特点后,才能确定玉器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玉器的成品质量。翡翠颜色利用得好,利用得巧,这件块原料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
(2)透明度
翡翠是岩石,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多晶体的集合体,多数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最好的翡翠也不可能象单晶体宝石例如祖母绿那样透明。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更喜欢翡翠,就喜欢翡翠那种半透不透,水灵灵的感觉。
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晶体颗粒大小、排列方式以及杂质的含量等,都对其透明度有直接影响。一般翡翠行家将透明度称为"种"、"水份"。透明度好的就是水份足,种好;透明度差的就是种差或水份很干。有些行家用很形象的词来表达翡翠的透明度,例如:玻璃种、冰种、干青种等等。
翡翠原料的透明度越好价值越高,尤其在评价中高档翡翠时,透明度对价值的影响往往高于颜色,有色无种一定不是高档货,有一定色又种好的翡翠才能成为高档货,也可以说,高档翡翠一定是种好,而色好的不一定是高档翡翠。对低档翡翠来讲,有色无种要比无色有种贵许多,在这种情况下颜色比透明度更重要。细心的评估师会总结出翡翠种好与不好之间的大致价格差,越多的统计计算,越有其代表性,知道不同种份的翡翠价格的差异,对评估对象的对比分析极为有用。
(3)结构
我们这里讲的翡翠结构是指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结晶微粒的粗细、结晶体的形状及其组合分布方式,行家称"底"或"地"。
一般来讲,硬玉矿物结晶颗粒越小,翡翠的质地就越细;硬玉矿物结晶体越粗大,翡翠的质地就越不好,感觉不细腻,抛光效果就差,价格也就越低。
我们可以将翡翠的质地大致分几类,从非常细-细-较粗-粗-很粗这五个级别,一般好的翡翠质地都很细,也可以根据地子的好坏,来分析翡翠原料价格的差异,研究出一般的规律来,就会较容易知道"地子"对翡翠价值影响的幅度。
(4)干净程度
翡翠的评价象其它宝石一样,干净程度也直接影响其价值。
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黑色瑕疵有的是以点状分布,也有成丝和带状分布,主要是黑色的矿物,例如角闪石等。白色的瑕疵主要以块状、粒状分布,一般称为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以白色的硬玉、矿物和长石矿物。
在评价翡翠时要研究瑕疵的大小、分布特征,是否可以剔除等因素,是否对翡翠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综合分析后确定对翡翠价值的影响程度。
⑸裂纹
如果一块翡翠料上有大的裂纹,这将大大影响其价值。影响程度要依裂纹的大小、深浅、位置等因素来判断。
在评价翡翠原料时上述五点要综合分析研究,首先要确定翡翠料是首饰料还是玉雕料,两种料的评价方法不同,首饰料更直接,更具体;而玉雕料就更复杂,更抽象,不仅要考虑料的好坏和颜色的分布特点,还要看能做什么,怎样做,效果会怎样。例如,一块有黑有绿有白的料,如果将三种颜色充分利用起来,设计成一件绝佳的艺术品,其价值将会成倍增长,如果设计不好,将大大影响其价值。
在此值得提醒的是,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很多,每一因素都是动态和不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翡翠的价值规律很难确定的原因。从事翡翠评估研究的同行,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尽多收集资料,多找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规律,才能正确把握翡翠原料和成品的评估。
翡翠具有区别于其他玉石的结构,具有“翠性”!结构(商业俗称:“种”),是指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结构的总和构成一块玉的质地。
无论是翡翠成品还是翡翠原料(结构粗的翡翠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结构细的翡翠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构成翡翠的硬玉晶粒的外形特征。可以发现组成翡翠的矿物全呈柱状或略具拉长的柱状粒,近乎交织排列,翡翠的“交织”结构,在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块翡翠上可见到两种形态和排列方式不同的硬玉晶体:一种稍大,呈粒状(斑晶);另一种是在斑晶周围、交织在一起的纤维柱状晶体。整块玉石就是由这些无数的小晶体组成的集合块体。这些晶体在光照下(自然光或灯光)呈小雪片般的闪光,这种闪光的特征就是“翠性”。“翠性”为翡翠所特有,也是翡翠与其他貌似其他翡翠的绿色玉石、翡翠伪造品的区别标志之
一。
翠性也有不同的名称,晶体粗大的翠性称“雪片”,小一点的叫“苍蝇翅”,最小的称为“沙星”。
翡翠结构不如软玉、独山玉、岫玉等玉石细腻致密、均
一。翡翠结构有粗有细!
你好,硬玉翡翠的特点可以区分为种、水、色。种、水、色质量越高,代表这个翡翠的价值越高。
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绿)、一百零八蓝,是用来说明水底种色的变化十分复杂,种类繁多、较难鉴别。说明翡翠质量变化的复杂性。
翡翠的水头:指翡翠的透明程度。水头长或者水头足表示透明度好。也常用“一分水”、“二分水”来形容翡翠的透明度。一分水是指可以看到约3mm深处的矿物,二分水是指能看到约6mm深处的矿物,能达到二分水的翡翠,其透明度就非常好了。水头长、水头足或者一分水、二分水都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而观察时候的光线强弱,对透明度都明显影响。水头短、水头差是指透明度不好,也称为“干”。
玉石的原生色与次生色:玉的颜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原生色,二是次生色。原生色包括玉的本色,玉中杂质的颜色,玉与围岩相接之处玉与石交融的颜色,以及玉在成矿过程中再次交融、再次变质改变的颜色。
玉的原生色又可分为:白、黄、青、碧、墨等,它们之间的交融和玉中杂质色泽的参与,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人们也往往依据玉的不同色彩来给玉命名,区分不同的玉种。
次生色可分为天然次生色和人为次生色。天然次生色完全是自然所为,如风化、淋滤、靠染、光照、氧化,使玉的原来颜色发生改变。人为次生色是玉被人开采之后,制作成为各种器物,由人盘摸、染色、随葬,后发掘出土,再为人所佩戴、把玩而造成的颜色改变。
天然次生色是玉形成之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特别是褶皱上升到山上或初露地表之后,玉与周围的岩石、土壤、植物发生接触,通过渗透、浸泡、晾晒、靠染等作用,一些矿物成分进入玉中,玉中的一些矿物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能改变玉石的原来颜色。同源山料冲到下游变成了籽料之后,因为经历的外界环境不同,时间长短的不同,“旅行”路途的不同,次生物质渗入玉中就不同,玉的表皮风化转色和玉质本身色泽的变化也就不同。这样才有了各种籽料不同的皮色与玉色。玉的这种颜色的改变完全是自然使入,非人为参作,所以称之为天然次生色。玉的原生色受到次生因素的侵扰,就会慢慢改变原来的颜色,这种物理、化学、人为环境的作用,使玉带上了次生颜色。
一旦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长期佩戴、盘摸的过程中,传世的玉器会在表皮和内部慢慢出现转色。这是人们的汗脂、生活物品的接触、空气的氧化、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不少传世古玉还会在玉的皮壳上留下细细的磨痕。葬玉会与墓葬中的物品相互接触,使玉受到沁变,从而改变了原来的颜色。还有的是人为在玉器的某个部位加工做上颜色,这种颜色的改变是人类活动造就的,所以叫人为次生色。
翡翠为什么有绿红紫白黑等颜色:翡翠中的绿色主要是铬离子致色,它属于原生色。在翡翠中只要铬的含量在万分之几就可以致色。翠绿、阳绿,铬的含量在万分之几;祖母绿、深绿,铬的含量在千分之几。
如果有铁离子参与致色,就可以改变绿的色调,变成暗绿,没有化开的黑绿、黄阳绿、豆绿、从绿、瓜皮绿等。翡翠中的红色,称为翡,它属于次生色,是由铁、锰物质充填在晶粒间或裂隙中形成。
一般高价态铁、锰物质,颜色多为红色;含低价态的颜色多为黄色。翡翠中也有紫罗兰色,行内又称春色,属于原生色。主要是锰离子致色。翡翠中还有钴离子、钽离子、镁离子等参与致色,从而使翡翠变得五颜六色。
如果一块翡翠有绿、红、紫三色,称为福禄寿或桃园结义;有白、绿、红、紫四色,称为福禄寿禧,这些巧色会聚在一起比较罕见,商业价值比较高。如果一块翡翠有红、绿、黄、黑、蓝、青、紫颜色交织在一起,称为七彩玉,价值就更加不菲了。
翡翠的翠色分级:
特级: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鲜艳,无杂质,无裂纹。
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普通级:藕粉地、豆绿色、浅绿色,白色细腻,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饰。
希望本回答可以帮助你,祝你顺利!
翡翠(Jadeite)是玉的一种,属于硅酸盐类矿物,以钠和铝为主要化学成分,由多种矿物集合形成致密块体,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提炼就能直接利用的珍贵资源。它的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硬又坚韧,受撞击不易破碎,经久耐磨;是很理想的饰用宝石。
翡翠是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价值越来越高。其珍贵和稀有的特点是持久不变的,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多少年来,东方人欣赏和享受着翡翠的华美,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体现在一个“玉”字上,使它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性。
翡翠有鲜明的颜色、滋润的质地、优良的加工性,明末清初由缅甸传入中国,受到皇室的青睐,有玉石之王的美誉。人们把翡翠与祖母绿宝石一起列为五月份的诞生石,是运气和幸福的象征。
翡翠有绿、紫、红、黄、黑、白等颜色;品种有老坑种、玻璃种、冰种、豆青、油青、白底青、芙蓉种、乾青及新坑等;外表光泽:次玻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