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如何到国内的,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

发布时间:2024-05-07 14:46:47

导读:二.翡翠的颜色...下面是翡翠是如何到国内的,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的详细诠释。

翡翠是如何到国内的,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

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另外在动漫中也有以“翡翠”为名的人物形象出现。  英文名称jadeit 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jade的简称,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   翡翠的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翡翠原石 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 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是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Cr(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单从组分上讲,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论值。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被称为“玉石之冠”。还由于深受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因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这在玉缘和珠宝也有介绍。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翡翠吊坠从什么年代开始有的?

翡翠年纪不大,最早能追溯到明代,真正大规模进入国内还是晚晴,受西太后影响,西太后不是正宫,按满清规矩用的首饰颜色不能是正红,只能是绿色,谁知道她偏偏喜欢绿色的,尤其是翡翠的绿色,随着她执掌权力她的喜好也影响到了整个上层,最后的结果就是翡翠大规模进入国内。你问的应该是那时候。 有这样几个原因, 1、材料小或者薄,不方便做饰品,弄上个托就可以了。 2、有些形式只能用这样的方法。 3、达到装饰效果。 4、材料的一面有不好去除的瑕疵,用托遮盖起来。 5、或者有多方面的上述原因也只能用托托起来。

翡翠是如何来得

翡翠一词来源于翡翠鸟,这种鸟雄性呈艳红色,称为翡鸟,雌性呈艳绿色,称为翠鸟。由于自然界产出的翡翠多为绿色和红色,渐渐"翡翠"这一名词由鸟禽转为玉石的名称了。翡翠的颜色自然而富于变化,与自然界极为协调,代表着万物生机勃勃与青春活力,深受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喜爱。 二.翡翠的颜色 归纳起来有白色、绿色、紫色、红色、黄色和黑色。 三翡翠的种类 结合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等特征,翡翠可以分成许多种类。 1.老坑种:颜色符合浓、正、艳、匀,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最具保值价值的珍品。 2.冰种:水头特佳,晶莹透彻,色淡或无色,是“有种无色”的翡翠,属于高档品种。 3.芙蓉种:颜色虽淡却非常正,不带黄色调,玉质较细腻,非常耐看,属于中高档品种。 4.金丝种:绿色鲜艳明亮,使人觉得翠中含有金光,呈丝状断断续续排列,因水头好,颇受推崇。 5.干青种:绿色浓重且纯正,透明度差,底子干,玉质较粗,矿物颗粒的形态呈短柱状。 6.花青种:绿色呈脉状或斑点状不规则分布,是分布较广的一种翡翠,属于中低档品种。 7.油青种:透明度较好,玉质细腻,表面似油脂光泽,绿色较暗,掺杂蓝灰色调,给人一种很沉闷的感觉,属于中低档品种。 8.马牙种:矿物颗粒呈白色粒状,透明度差,质地粗糙,属于低档品种。 四.翡翠的质量评价        中国人有句俗话“黄金有价,玉无价”,为什么对翡翠做报价会如此困难呢?因为与其它宝石不同的是翡翠不是单晶体,而是矿物集合体,组成集合体的矿物种类、颜色、粒度往往不相一致,使得翡翠的外观千姿百态。另外,受后期多次地质作用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块翡翠上颗粒的粗细、颜色的深浅都不均匀,正所谓"人有千张脸,玉有万种面"。所以,翡翠的评价就显得很困难。对于雕刻品来说,其艺术构思、加工技巧更为评价翡翠增添了难度。 总体来说,评价翡翠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颜色:颜色是决定翡翠价值的首要因素,颜色差一点点,价值就差很多。因此,正确观察颜色非常重要。白炽灯下看翡翠颜色会显得鲜艳些,饱和度也会显得高一些,即所谓“月下美人,灯下玉”。而同样一块翡翠在日光下观察,其颜色会相对淡些、暗些。通常,人们以自然光下所观察到的颜色为准。评价翡翠颜色时通常应考虑下面四个要素: ①浓:指颜色的饱和度或深浅。中国北方人、台湾人和日本人以及年纪大的人喜欢稍深一点的颜色,而新加坡人以及年轻人会喜欢较清淡的翡翠。 ②正:指颜色的纯正程度。稍带黄色的绿色不会影响绿色的鲜艳程度,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不大,但过多地偏黄就会影响翡翠的价值。由于蓝色会降低绿色的鲜艳程度,若偏蓝色则对翡翠的价值影响很大。偏灰的绿色使人感觉既暗又脏,价值也就降低很多。 ③鲜:指颜色的明亮程度。它是构成翡翠颜色美感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求的因素,鲜艳度差一点,价值就差很多。如果说不同的人对颜色的深浅有所不同的话,但对鲜艳度的要求却是一样的,即鲜艳度越高越好。光源的强弱对鲜艳度的观察影响很大,强光源下鲜艳度偏高,弱光源下观察鲜艳度偏低。 ④均:指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由于翡翠是由无数微小晶体组成的,每一晶体的颜色都可能不一致,所以翡翠的颜色难得很均匀。很明显均匀度越高,价值也越高。 但当绿色、红色、紫色协调出现时,俗称“福禄寿”,由于其稀少性,这种翡翠的价值较高。 2.透明度:指翡翠使可见光自由透过的程度,由于组成翡翠的颗粒粗细不同、结合方式不同,允许光通过的能力也就不同。若大部分光线不能透过,翡翠的颜色显得死板,行话称之无水分,也就是很“干”。若允许大部分光线透过翡翠,则透明度较高,使翡翠显得非常晶莹,有“水汪汪”的感觉,行话形象地称之为水分足。欣赏透明度高的翡翠会令人有一种陶醉感,这种翡翠有一种滋润的感觉,似乎颜色是活的,可向四周放出。行话中又把透明度称为“种”。透明度差即种差,行内有句俗话“种好遮三丑”: ①可使颜色浅的翡翠显得晶莹漂亮; ②可使不够均匀的颜色因互相影照而显得均匀; ③可使质地不够细的翡翠看不到明显的颗粒 2.体积:在色、种、底、工、裂纹等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就越贵,对于高价位的翡翠来说体积影响更大。例如珠琏、手镯均要较多的原料来制造,若用戒指料做手镯,则手镯价 值要以几何级数增加,难怪手镯可拍卖到1千万港元。同时评价配对品比单个的要贵得多。 4.做工:对于戒面、耳钉等首饰,要求切工规正,抛光优良;对于挂件、摆件来讲,工匠的巧妙构思、娴熟技艺将起到决定。

批发翡翠的人都是从缅甸进货的吗,国内有哪些一手货源市场

批发翡翠的人,一般都不从缅甸进货,从缅甸进货的主要是加工商,批发翡翠是销售商,主要从广东四大玉器批发市场进货。 分别是:广州华林玉器市场,佛山平洲玉器街,揭阳阳美玉器市场和肇庆四会玉器市场。 小件,便宜的翡翠,是肇庆四会玉器市场,比较有优势。手镯,以佛山平洲玉器街,品种最为齐全。 杂项,比如说翡翠,和田玉,琥珀,青金石,乃至黄花梨手串诸如此类,广州华林玉器市场,是最杂的。 你到隔壁那里的通讯市场拿更多

翡翠都是卖给中国人吗

确确的说没有红颜色的翡翠,一般都是卖给中国人。翡代表红色,翠代表绿色,有红有绿的叫翡翠,后来中国人,把绿色的称之为翡翠,为什么呢?清代后期,左死一个皇帝右是一个皇帝,因为红色代表喜庆,大官们就改用没有红色的翡翠,久而久之,后来中国人就把绿颜色的叫做翡翠。 中国并不出产翡翠,但却是翡翠的消费大国,现在我国比较大规模的翡翠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云南瑞丽一带,因为那里离缅甸比较近,而世界上著名优质翡翠玉石基本上都产于缅甸。其矿床位于缅甸北部乌龙河钦敦江支流流域,主要产地有度冒、缅冒、潘冒和南奈冒,那里离我国云南边境很近。所以如果想买到成色好的原料还是去云南那边为佳!

缅甸翡翠原石能带回国内吗?

正常的过海关的话,如果没有合法的完税凭证,翡翠原石会被没收。其他的陆地通道有可能带回国。 可以的,只要正常缴税,走正规渠道,是没有数量限制的,不过我还是建议你直接到雅毅珠宝看看 缅甸翡翠的原石是可以带回国内的,这可以 缅甸翡翠原石是不能够带回国内的。

翡翠的起源: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

翡翠起源: 1、传说公元1215年,勐拱人尤帕受封为土司。传说他渡勐拱河时,无意中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惊喜之余,认为是个好兆头,于是决定在附近修筑城池。并起名勐拱,意指鼓城。这块玉石就作为珍宝为历代土司保存,这里就成了后来的翡翠开采之地。有一明间传说称,太阳神把三个蛋给女儿,女儿带着三个蛋出嫁,嫁到的那个地方就出翡翠、宝石和黄金,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勐拱一带。 2、翡翠发现的另一传说起于云南。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的书称,翡翠实为云南一马夫发现的。据说云南商贩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一次有一位云南的马夫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在返回云南腾冲(或保山)途中,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抬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非常好看,似乎可作玉石,经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其后,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此事得以广为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这种石头,然后加工成成品出售,这种石头就是后来的翡翠。 3、其实,缅甸的翡翠最早为人类发现和使用可以追溯到1500年到2000年以前,最早使用翡翠的民族是骠族。那时的人们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起到装饰的作用。或者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最早的翡翠雕件是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有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一时期的708颗珠子,其中有3颗是翡翠珠,这种翡翠现在还在当地出产。这几颗翡翠珠颗粒很大,抛光非常好,珠子上的孔打的也非常好,在硬度很高的翡翠上有这么好的做工,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之高。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十五世纪,直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翡翠才开始在缅甸大量开采。为什么在缅甸发现千余年、记载几百年的翡翠,一直默默无闻,而突然一下成为缅甸的国宝?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清代乾隆朝间,中国人对翡翠由接触而了解而非常喜爱,中国皇家宫廷也给与翡翠极高的地位,称其为帝王玉。 翡翠的定义及名称由来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纤维状、致密块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体。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之—辉石中的一种少见品种,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为短柱状、纤维状微晶**体。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多绿、红、紫、蓝、黄、灰、黑、无色等。根据绿色的色调、亮度利饱和度,翡翠可分为祖母绿色、苹果绿色、葱心绿、菠菜绿、油绿、灰绿等人种。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 8,双折射率0.012—0.0 20,无多色性。硬度6.5— 7,密度3.25-4.3g/韧性极强。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it e。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翡翠—词作为硬玉的名称,行业内外基本达成共识的说法有 二: 一是借用。翡翠一词最早早出现在汉代,原意是指一种羽毛颜鲜艳的小鸟。“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二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翡翠二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二是音误。在明末翡翠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山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中国时,由于分辨出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之意,久而久之,“非翠”就变成了“翡翠”了

直接从缅甸进翡翠,拿到国内好卖么?

买是可以的,不过建议不用去缅甸进货源。否则会后悔! 1,大部分好的货源已被固定大卖家锁住,只能买到一些中下等的材料。 2,翡翠多在国内加工,国内有很多翡翠批发市场,深圳云南和广东就有很多。 关键是你识不识货。 要是有货源进石头来国内卖有市场要是那拿成品缅甸的成品都是从国内过去的 你可以在市面上看到的翡翠,都来至-缅甸! 缅甸是原料产地,加工的话,一般是国内 你在缅甸搞成品,难说就搞到了国内加工madeinChina的东西! 自己考虑吧。 缅甸有货源当然好了,另外,你如果只是有货源,自己本身不是干这一行的话,估计生意比较困难,可以试一下往零售商那里推销,只要货好,价格合适,就不难!我也可以看看你的货!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