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翡翠虽然很早就有记载,但是到清代才开始出现,这种产于缅甸北部的美玉传入中原的过程还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常有马帮从缅甸一带运木材回中原,有一个马的马垛不平赶马人就顺手从路边氧化亚起一块石头,压在马垛一...下面是翡翠是哪年发现的,翡翠最早发现是哪一年的详细诠释。
翡翠最早发现是哪一年?
明末,但是清代翡翠才有名气.
翡翠发现比较晚的,但翡翠的价值,不是看年份的
最早去到石器时代晚至汉代,在明代已有中国人在缅甸做生意,近代有缅甸翡翠皇“寸尊福”当地称寸家玉,之於那人发现以无从稽考,多是是经丝路商人发现
翡翠的起源: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
翡翠起源:
1、传说公元1215年,勐拱人尤帕受封为土司。传说他渡勐拱河时,无意中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惊喜之余,认为是个好兆头,于是决定在附近修筑城池。并起名勐拱,意指鼓城。这块玉石就作为珍宝为历代土司保存,这里就成了后来的翡翠开采之地。有一明间传说称,太阳神把三个蛋给女儿,女儿带着三个蛋出嫁,嫁到的那个地方就出翡翠、宝石和黄金,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勐拱一带。
2、翡翠发现的另一传说起于云南。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的书称,翡翠实为云南一马夫发现的。据说云南商贩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一次有一位云南的马夫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在返回云南腾冲(或保山)途中,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抬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非常好看,似乎可作玉石,经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其后,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此事得以广为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这种石头,然后加工成成品出售,这种石头就是后来的翡翠。
3、其实,缅甸的翡翠最早为人类发现和使用可以追溯到1500年到2000年以前,最早使用翡翠的民族是骠族。那时的人们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起到装饰的作用。或者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最早的翡翠雕件是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有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一时期的708颗珠子,其中有3颗是翡翠珠,这种翡翠现在还在当地出产。这几颗翡翠珠颗粒很大,抛光非常好,珠子上的孔打的也非常好,在硬度很高的翡翠上有这么好的做工,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之高。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十五世纪,直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翡翠才开始在缅甸大量开采。为什么在缅甸发现千余年、记载几百年的翡翠,一直默默无闻,而突然一下成为缅甸的国宝?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清代乾隆朝间,中国人对翡翠由接触而了解而非常喜爱,中国皇家宫廷也给与翡翠极高的地位,称其为帝王玉。
翡翠的定义及名称由来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纤维状、致密块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体。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之—辉石中的一种少见品种,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为短柱状、纤维状微晶**体。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多绿、红、紫、蓝、黄、灰、黑、无色等。根据绿色的色调、亮度利饱和度,翡翠可分为祖母绿色、苹果绿色、葱心绿、菠菜绿、油绿、灰绿等人种。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
8,双折射率0.012—0.0
20,无多色性。硬度6.5—
7,密度3.25-4.3g/韧性极强。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it
e。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翡翠—词作为硬玉的名称,行业内外基本达成共识的说法有
二:
一是借用。翡翠一词最早早出现在汉代,原意是指一种羽毛颜鲜艳的小鸟。“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二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翡翠二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二是音误。在明末翡翠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山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中国时,由于分辨出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之意,久而久之,“非翠”就变成了“翡翠”了
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
根据明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的中期
大旅行家徐霞客旅行时也见证过当时翡翠贸易的盛况,并将其写入所著的《徐霞客游记》
可见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中间,但正史却没有留下具体由何人传入
只留下一个传奇的故事:
在明代中期,有一队在滇缅边界做生意的马帮。一次生意途中道路颠簸,将茶叶震掉,马帮头子便随手捡起一些大石头压货。到家后一块石头掉在地上,磨破了一点石皮,露出了里面碧绿的玉肉,马帮头子好是喜欢,于是委托首饰行打造了一套首饰送给妻女。
后来这种新出现的玉石名气越来越大,备受人们喜欢,因颜色似翠鸟羽毛,
顾定名翡翠。
我也遇到了,当时接待我们的老板据说是从台湾来的,说话带一口台湾腔,说什么他爹地病了,他妈咪是信佛的,据寺院的大师说需要好多(数字我忘记了)陌生人的祈祷才可能好起来。为了广接善缘,求得我们的祈祷,送我们每人一件小礼品。还说礼品都是开过光的目前不能打开要在出去之后在太阳底下才能打开。之后的情形都差不多和你说的一样,只不过我那会儿那个红宝石项链卖100
翡翠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国出现
寸开泰撰写的《腾越乡土志》记载:“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
至清末民初,仅腾冲城内即有翡翠作坊百余家,玉雕工匠三千余人,所琢“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寸开泰《腾越乡土志》所注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
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地曾属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由于历史的原因,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什么时候?大神们帮帮忙
玉器的制作与使用最最应该在新石器时代。这中间用玉工艺最精湛的当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良渚文化、东北平原的红山文化等。它们的制作和使用时间都在七千年左右。良渚文化中出土的玉琮、玉壁以及红山文化的龙形玉璜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采纳哦
对于面条的起源,世人有多种传说,均具有神秘色彩。一说,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汤饼”。“汤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一手托面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到北魏时(公元486—534年),汤饼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们又把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便于保存和随时食用。于是最早的挂面便诞生了。唐代时,中国和日本的往来很频繁,面条和挂面的制作技术很快就传入了日本。也有马可·波罗把面条从中国带到意大利的传说;一说面条最早还是由意大利人发明的,不过不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人发明的,马盖罗尼就是发明人的名字,而是西西里岛人。早在1154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巴勒莫城已经开始制作面条了,当时只能利用阳光自然晒…
人们都说翡翠好,但翡翠是怎么来的呢?
翡翠虽然很早就有记载,但是到清代才开始出现,这种产于缅甸北部的美玉传入中原的过程还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常有马帮从缅甸一带运木材回中原,有一个马的马垛不平赶马人就顺手从路边氧化亚起一块石头,压在马垛一边,直到进中原,这块石头也完成了任务,被顺手扔中路边,不知道多久以后,一个碾玉的老师傅从此路过,远远的看到阳光下一块绿色晶莹的东西,走近拿起来细看,又不见了绿色光,只是一块灰白色的大舌头,中间微微的现出绿丝来,师傅左看右看,仔细端详,心想也许这里面有玉,待他拿回去一看,他被惊呆了,这样鲜艳,晶莹,润泽的好玉是他从未见过的,这就是后来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