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佛珠手串多见108颗或18颗...下面是翡翠桶珠手串多少颗,手串加了其他桶珠一定要108颗吗的详细诠释。
手串加了其他桶珠一定要108颗吗
菩提子什么的一类佛珠是要108颗的,但没开过光的也不用,珠子的颗数只要在自己手腕正好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了。前几天我穿了石榴石的,有同事穿3圈的也有两圈的,总而言之,自己舒心就成。
桶珠手串的串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因为太多好看的了,你可以找一些来学习怎么样编织,如果你想了解南红玛瑙方面的知识,可以到苏州南红网上。桶珠你也可以找一些其他的材料搭配在上面会更加好看哦
手串多少颗珠子合适
建议你看看缘之源佛珠官方站的文章,有介绍,收藏很多珍品的。搜搜正宗佛珠看看。
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
其余3
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
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
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翡翠手串要多少颗珠穿
看珠子的直径大小而定,一般是12-
24。也有多的。
没有特别的意思,。翡翠手串珠子一般也就在15-18个左右,看手的大小来选择。一般男士会选择18颗的。女士15颗就行。
翡翠手链的珠子一般有几颗?
关于珠子的颗数没有限定的,主要是看佩带人的喜好,有人喜欢一颗大珠子串红线,有人喜欢小珠环。
肯定的告诉你:珠子的翡翠手链值钱的!
具体值多少钱就要看东西说话了
翡翠讲究种水色地工,也就是要看通透度、颗粒细腻程度、颜色、大小、做工等综合判断的
市场上从数十元到数十万元的都有
数十元到数百元的居多
手串一般多少颗珠子
没有定论。
手串珠子有大小,但是手腕大小却是固定的,所以小珠子要多串几颗,大珠子就可少几颗了。
15mm时,一般14颗,18mm时,就可以12颗了。
也有的12颗珠子是因为宗教信仰,比如代表12姻缘。
十二因缘:
即:(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根据你珠子的直径,佛珠是108颗,直径一般有6m
m、8m
m、10m
m,
手钏根据自己手腕粗细,市场卖的一般
珠子数量珠子直径
11颗20mm
14颗15m
m、16mm
18颗19m
m、20m
m、22m
m、25mm
20颗22m
m、23mm
要是讲究的话: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手持手串一般几棵子
按颗粒多少分为挂珠,持珠和戴珠大类。挂珠一般是一百零八粒和五十四粒,挂在颈项:持珠为手持方便之用,一般十八粒,也有用二十一粒、二十七粒和三十六粒的:戴珠是戴在手臂、手腕上,一般十八粒或十四粒,因手腕粗细不同也有更少的。
手持佛珠要是加有一个隔珠的话,算上三通珠子一共是20颗。要是不加隔珠18颗珠子加一个三通珠子。
手串戴多少颗合适
我见过一些人,听说什么10颗好。108颗好结果为了追求颗数自己戴上去不是松的总掉下来,就是紧的勒手!
刚好这长度戴上舒服也就算了,但最常见的还是太紧或者太松,为了追求个颗数戴上去么难受的要死,谁还去戴啊~!
你查正宗佛珠看看。
佛珠手串有多少颗珠?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
首先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佛珠都是18或者108的!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
其余3
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你查正宗佛珠看看。
佛珠手串有多少颗珠?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
首先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佛珠都是18或者108的!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
其余3
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
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
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翡翠珠子穿成的手链,穿多少颗最好!
翡翠珠链要成串非常不容易,因为每一颗质量都要很接近。分为单串和双串,有短串与长串(103颗)。短串珠链比较实用,日常生活就可以穿搭;长串珠链可以用来装饰领口,也可以缠绕几圈戴在手上。收藏界有句行话“黄金有价玉无价”,这里说的玉是指翡翠,说的是翡翠的价值连城。近几年翡翠的市场价格也在不断的攀升,翡翠首饰的大小对价值也有很大影响,小件易得,大件难求:还有镶嵌、造型、抛光、地区差价等等因素。色、底水和种相互作用,三者兼备方是上品,任何一项逊色,都会影响其价格,至于影响的程度,这要看具体的色、底、种搭配所显示出的美感,这也正是决定翡翠价格的复杂性。俗话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翡翠玉由于其高硬度高比重和以翠色翡色紫色为主的丰富颜色,以及其原料(特别是高档料)非常稀少而珍贵,被称为玉中之王。仿冒天然翡翠的
B、C货及其他仿冒品层出不穷,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翡翠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翡翠A货已经很难。
你的岁数或你的生日的数字
看你的手腕粗细和珠子大小来定啊。一般都是数字
13。16.
13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因此,佛珠手链为13颗珠子
一般在
16~18颗为最好。16颗的寓意我就不太清楚,18颗代表18罗汉,寓意保平安、辟邪。
标准的手串是多少颗
一般是18粒,长的话也是18的倍数。不过有时候也不用太计较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有时候是会一串上多一粒或少一粒的。
普通手串根据珠径不同,
颗数自然也不同。
一般在24——12颗之间。
佛珠手串多见108颗或18颗。
当然,大多数佛珠手串也是根据珠径来决定颗数的。
手串多少颗有讲究吗
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
1、眼界,
2、耳界,
3、鼻界,
4、舌界,
5、身界,
6、意界;
六尘:
1、色尘,
2、声尘,
3、香尘,
4、味尘,
5、触尘,
6、法尘;
六识:
1、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
6、意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其中的佩珠,就是现如今俗称的手串。
佛珠就其使用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三类: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在现代手串中,由于材源和社会风尚的演变,沉淀下来比较常见的串饰材料有20多种,本书精选出其中的八大类来阐述。
本书即粗列了几种大众常见且在赏析购买中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一些手串的基础信息,作为收藏者、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收藏的角度出发,手串可以从材质工艺和艺术文化两个方面,作为主要价值判定标准。
对于贵重材质,如玉、翡翠、琥珀、玛瑙等各有其材料等级,级别的鉴赏能够直接影响价值的判定,因此分辨真伪、等级就成为异常重要的收藏基础;普通材料的收藏价值可以季节在文化艺术价值上,造型风格、工艺取材、设计制作等都可以提升普通手串的收藏价值。
扩展资料:
佛教认为,对于佛教信众,或者希望通过持佩佛珠以趋吉避凶的人来说,除了需要关注心身清净这条最主要、最根本的注意事项外,还应该知道下列这些基本注意事项:
1.当佛珠不使用和不佩戴时,应将其放在佛堂里或者佛像前。有熏香的佛教信众,每天早上起来使用佛珠之前,应该用熏香熏一下。
2.当将佛珠挂在脖子上或者挂在墙上时,应该将母珠(佛头、佛塔)向上。
3.佛珠一般除了诵经念咒之时,应该非时不用。持用时,应该在腰部以上的位置,郑重严肃地记数。不要在持念时随意抡动或摆动佛珠。
4.不可将佛珠用于统计人数或计算金额等等。
5.密宗行者,用于正念诵等盛仪修法时所持用的佛珠,念诵既毕,须将佛珠于掌中蟠妥,顶戴发愿,其后则连同金刚杵等法器置于宝盘中或银盘上,不得与日常生活随身携行佛珠相混用。
6.不可将佛珠随意放置,也不可使佛珠接触地面。
7.在触摸佛珠之前,应当洗手。不要用触摸过葱、蒜、韭菜、肉、鱼等荤腥以及不洁净东西的手触摸佛珠。饮酒时,最好也不要佩戴佛珠。吸烟时,应该注意不要将烟雾喷吐到佛珠。
8.不要将自己的佛珠轻易展示与别人,也不要随意触摸他人的佛珠,更不可将其交托他人保管。
9.从事粗重劳动、体育活动或涉水、洗澡、洗头时,请不要佩带佛珠,以免使其受损。
10.夫妻同房时,应将佛珠摘下,并使其远离床边。
11.不要将佛珠随意放在裤子口袋中。去卫生间方便时,应将佛珠取下,或放在上衣口袋中,或贴身挂在脖子上。
12.倘若发现自己所持用的佛珠有破损等缺陷,应及时更换,或置于火炉中供养智慧本尊,或将其投入江河湖海中供养水神。
13.佛教认为,除此之外,更不能持用不如法的佛珠。所谓“不如法”的佛珠,一般是指从违越誓言者、持邪见者、造作无间罪者、刽子手(屠夫)、骨肉相残者、盗贼等人手中得来的;或者从别人手中抢夺而来的;或者他人丢失的;或者取自于佛像装饰品的;或者被火烧过的;或者子珠类别不同、形状大小不
一、有破损等情形的佛珠,都属于不如法,都不应该持佩。
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可能对大多数非佛教信众而言,接受起来略微有些困难。但人们也不应该忘记,众生平等,生活在社会中所有的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
己。一个人,当然可以有自己对待世间事物的看法,但在这同时,最好不要对他人如何理解、如何表达、如何对待,评头论足,妄加评论。
14.另外,凡属采用有机宝石材质制成的佛珠,例如珊瑚、珍珠、砗磲、琥珀等佛珠,不能与茶水、铁锈水等有色液体相接触,以防止其染污变色。
15.佛珠的金属配饰,应该远离硫磺泉、漂白水、化学药品等。因为金属配饰一旦接触这些物品,容易使配饰表面氧化变黑,失去光泽:如果不慎接触,应该及时擦拭干净。如果银饰失去光泽,可用擦银布,或用洗银水擦洗,均可使其恢复光泽,光亮如初。
以上这些,仅仅是持佩佛珠最基本的注意事项,至于每类佛珠具体的注意事项,我们将在下面每类佛珠中详细予以介绍。
参考资料:手串-搜狗百科
没有讲究的。但是不同颗数都有内涵在里面。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
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
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
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
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
八。[7]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
1、地狱界,
2、饿鬼界,
3、畜生界,
4、修罗界,
5、人间界,
6、天上界,
7、声闻界,
8、缘觉界,
9、菩萨界,
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
2、念心,
3、精进心,
4、慧心,
5、定心,
6、护法心,
7、回向心,
8、戒心,
9、舍心,
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贵住,
5、方便具足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法王子住,
10、灌顶住。[9]
十行:
1、欢喜行,
2、饶益行,
3、无瞋恨行,
4、无尽行,
5、离痴乱行,
6、善现行,
7、无著行,
8、尊重行,
9、善法行,
10、真实行。[10]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2、不坏回向,
3、等一切佛回向,
4、至一切处回向,
5、无尽功德藏回向,
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8、如相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10、法界无量回向。[11]
十地:
1、欢喜地,
2、离垢地,
3、发光地,
4、焰慧地,
5、难胜地,
6、现前地,
7、远行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
10、法云地。[12]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
1、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法位。[13]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14]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15]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
1、随信行,
2、随法行,
3、信解,
4、见至,
5、身证,
6、家家,
7、一间(一种),
8、预流向,
9、预流果,
10、一来向,
11、一来果,
12、不还向,
13、不还果,
14、中般涅盘,
15、生般涅盘,
16、有行般涅盘,
17、无行般涅盘,
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
1、退相,
2、守相,
3、死相,
4、住相,
5、可进相,
6、不坏相,
7、不退相,
8、慧解脱相,
9、俱解脱相。[17]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
1、眼界,
2、耳界,
3、鼻界,
4、舌界,
5、身界,
6、意界;
六尘:
1、色尘,
2、声尘,
3、香尘,
4、味尘,
5、触尘,
6、法尘;
六识:
1、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
6、意识。[18]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淫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