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最初是什么矿物质,翡翠的起源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

发布时间:2024-04-20 04:08:02

导读:玉是在世界(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颜色,种类较多,主要成份均为Ca2(M...下面是翡翠最初是什么矿物质,翡翠的起源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的详细诠释。

翡翠最初是什么矿物质,翡翠的起源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

翡翠的起源: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

翡翠起源: 1、传说公元1215年,勐拱人尤帕受封为土司。传说他渡勐拱河时,无意中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惊喜之余,认为是个好兆头,于是决定在附近修筑城池。并起名勐拱,意指鼓城。这块玉石就作为珍宝为历代土司保存,这里就成了后来的翡翠开采之地。有一明间传说称,太阳神把三个蛋给女儿,女儿带着三个蛋出嫁,嫁到的那个地方就出翡翠、宝石和黄金,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勐拱一带。 2、翡翠发现的另一传说起于云南。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的书称,翡翠实为云南一马夫发现的。据说云南商贩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一次有一位云南的马夫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在返回云南腾冲(或保山)途中,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抬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非常好看,似乎可作玉石,经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其后,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此事得以广为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这种石头,然后加工成成品出售,这种石头就是后来的翡翠。 3、其实,缅甸的翡翠最早为人类发现和使用可以追溯到1500年到2000年以前,最早使用翡翠的民族是骠族。那时的人们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起到装饰的作用。或者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最早的翡翠雕件是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有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一时期的708颗珠子,其中有3颗是翡翠珠,这种翡翠现在还在当地出产。这几颗翡翠珠颗粒很大,抛光非常好,珠子上的孔打的也非常好,在硬度很高的翡翠上有这么好的做工,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之高。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十五世纪,直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翡翠才开始在缅甸大量开采。为什么在缅甸发现千余年、记载几百年的翡翠,一直默默无闻,而突然一下成为缅甸的国宝?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清代乾隆朝间,中国人对翡翠由接触而了解而非常喜爱,中国皇家宫廷也给与翡翠极高的地位,称其为帝王玉。 翡翠的定义及名称由来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纤维状、致密块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体。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造岩矿物之—辉石中的一种少见品种,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为短柱状、纤维状微晶**体。翡翠的颜色千变万化,多绿、红、紫、蓝、黄、灰、黑、无色等。根据绿色的色调、亮度利饱和度,翡翠可分为祖母绿色、苹果绿色、葱心绿、菠菜绿、油绿、灰绿等人种。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 8,双折射率0.012—0.0 20,无多色性。硬度6.5— 7,密度3.25-4.3g/韧性极强。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it e。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翡翠—词作为硬玉的名称,行业内外基本达成共识的说法有二: 一是借用。翡翠一词最早早出现在汉代,原意是指一种羽毛颜鲜艳的小鸟。“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二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翡翠二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二是音误。在明末翡翠开始大量进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山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中国时,由于分辨出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之意,久而久之,“非翠”就变成了“翡翠”了

什么是翡翠?

翡翠的英文名称jadeit 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jade的简称,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在十六世纪时,人们认为翡翠是一种能治腰痛和肾痛的宝石。 翡翠是一种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集合体,它真正的学名叫硬玉。之所以叫翡翠,是因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分辨出着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又因它颜色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子上,伴有红色和绿色色团,颜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因此,用美丽的鸟名来代表美丽的玉怎么会不相称呢。 又有一说:翡翠名字是这样来的,中国是不产硬玉的,翡翠从清朝初期才从缅甸通过第二条丝绸之路,运入中国,而当时中国出产的和阗玉被称为翠玉,当缅甸硬玉流入云南一带时为分辨这不是中国的和阗玉即翠玉,即将之称为“非翠”,即这不是中国的翠玉的意思,时光流逝、非翠就变成翡翠了。硬玉是十分美丽的玉,用美丽的鸟名来代表美丽的玉实在也是十分相称的呢!从此翡翠也变成硬玉的代名词了。

翡翠是水晶吗?

不,是玉 不是化学成分有所不同 翡翠: 1、纯硬玉岩类型翡翠其化学成分与硬玉矿物化学成分相近,绿色、深绿色及无色翡翠的SiO2大于58%,高者达61.88%,与理论值59.45%十分相近,表明翡翠中含阴离子团中SiO2含量相当稳定。 2、Al2O3的含量从17.96%-23.47%,很少达到理论值25.21%,但从中也可看出一定规律性,即颜色越浅,Al2O3的含量越接近理论值,颜色越深越偏离理论值,无色透明及白色的翡翠最接近理论值,而从阳绿色、绿色—祖母绿色—深绿色—暗绿色,Al2O3的含量依次降低,至暗绿色已降到10%左右,表明MⅡ位的Al3+被其他离子替代及替代量多少与颜色有关。 3、Na2O变化在11%-16%之间,颜色越浅越接近理论值,但MI的位置也经常有M g、C a、K等小半径离子替代,所以Na2O含量有变化。 4、无色翡翠中不含Cr3+,但绿色的翡翠中或多或少都含有Cr3+元素,可见翡翠的颜色与Cr3+有着直接的关系。经研究证实,Cr3+是翡翠产生绿色的致色离子,Cr3+含量的多少决定翡翠绿色的深浅。以下为作者经研究得出的不同颜色的翡翠与Cr3+含量之间的关系: 无色翡翠:不含Cr3+; 阳绿色翡翠:含万分之几的Cr3+; 绿色翡翠:绿色翡翠较阳绿色翡翠要深,含千分之几的Cr3+; 祖母绿色翡翠:祖母绿色翡翠是一种绿色翡翠,只是绿色略深,少黄味,绿色更浓,色调更正,其Cr3+含量也在千分之几,同时还含有较高的Mg2+、Ca2+等离子。 深绿色翡翠:Cr3+含量比绿色翡翠Cr3+含量略高,可近于1%的含量。 翡翠中一些黑点,实际上是浓绿富集而形成的黑绿色四块,也就是商人们常讲的“绿没溶开”,翡翠中黑点的Cr3+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 暗绿色翡翠或干青色翡翠其Cr3+含量更高,在12.l%以上。钠铬辉石矿物理论值Cr3+含量为24.2%,当Cr3+含量超过12.l%,也就是Cr3+替代Al3+超过半数以上,则成为钠铬辉石矿物了。 综上所述可知:Cr3+是翡翠绿色的致色离子,含量有万分之几就可致色,浓度越高,翡翠的颜色越深,按理论值计算:当Cr3+含量超过12.l%时,硬玉矿物变成了销铬辉石。 5、Mg2+、Ca2+也是翡翠中极其重要的离子之一,Mg2+、Ca2+与翡翠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Mg2+、Ca2+与Cr3+有某种共生的关系,即翡翠中含有一定量的Cr3+就含有一定量的Mg2+、Ca2+,但不一定是正增长关系。Mg2+、Ca2+与Na+的存在成消长关系。 随着翡翠的颜色从深绿到浅绿到无色,M g、Ca元素含量在降低,从3%到0%,一般是Ca的含量比Mg高。在老种祖母绿色的优质高档翡翠中含1%-2%的M g,l%-4%的C a,而浅阳绿色的翡翠则合M g、Ca较少,一般在1%以下,无色的硬玉岩不含或合较少的M g、Ca元素。M g、Ca不是翡翠致色元素,但其与翡翠的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影响翡翠质量的重要因素。 6、Fe元素也是翡翠中与绿色相关的一种元素,在各种绿色翡翠中都含有0.5%-3%Fe O,一般是1%-2%,铁的含量多少也影响绿色的色调。Fe本身也产生绿色,呈一种灰绿色调。 7、K是一种微量元素,它可能是紫色翡翠的致色离子,但呈色机理不详,有待研究。 第二节、绿辉石岩类型的翡翠化学成分特征 绿辉石的化学组成结构是:(C a,Na)(M g,Fe2+,Fe3+,Al)[Si2O6],据《系统矿物学》一书论述,绿辉石化学组成的特点是:SiO2含量高,有时仅有少量的铝代替硅。位于MⅡ的钠和钙的数量比Na/(Na+Ca)介于0.2和0.8之间[Na/(Na+Ca)≥0.8为硬玉;≤0.2为透辉石],其Al/(Al+Fe3+)>0.5[当Al/(Al+Fe3+)<0.5为霓辉石],N a,A l,Fe3+和C a,M g,Fe2+之间表现为成对地异价类质;同象代替,可以用下式表示:Na+(A l,Fe3+)—(Ca+(MgFe3+)。 绿辉石岩类型的翡翠主要品种有油青或老种发暗的翡翠,绿辉石翡翠的化学成分具如下特点: 1、Na2 O、Al2O3含量较硬玉岩型翡翠明显降低,Na2O的含量在4%~5%左右;Al2O3的含量在8%-10%左右,较硬玉岩下降更多。 2、Ca O、Mg O、FeO含量极大增加,CaO的含量可达到17%-18%左右;MgO的含量在6%-7%左右;FeO含量在9%-10%。 3、SiO2含量也有所下降,一般在50%左右。 4、K2 O、TiO 2、Mn O、Cr2O3等含量变化不大。 水晶: 水晶的化学成份及性质: 化学式为SiO 2。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呈金黄色或柠檬色)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晶体结构及形态: 属三方晶系。晶体呈棱柱状并带六边形锥,柱面有横纹,紫水晶中常有角状色带。在自然界中,水晶常呈晶簇产出,造型美观。 水晶的物理性质: 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 7,性脆,比重2.6 5,无解理,贝壳状断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断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黄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发光水晶具有强烈的磷光性。带绿色的砂金水晶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灰绿色荧光。具有猫眼、虹彩和砂金效应。水晶具压电性。 这两种矿藏形成的地质也不一样。 而且翡翠在评价的时候主要看它的色泽、透度还有翠色的丰满程度而水晶主要看纯度和颜色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 你好,翡翠出产于缅甸联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翡翠属于硬玉,硬玉是钠和铝的硅酸盐,组成矿物主要是辉石簇中的硬玉、或含硬玉分子(NaAlSi2O6)较高的其他辉石类矿物(如铬硬玉、绿辉石等),以翡翠最为名贵。 鉴别翡翠的档次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条标准: 1、色是评价玉石最重要的指标,无论何种颜色,都要求玉质均匀、颜色鲜艳、无郁积之感,无其它杂色方为上品。就硬玉而言,以绿色最佳,其次是红色和紫色。色泽暗淡、呈微黄色的玉石是下品。 2、透质地越细,透明度越高(行话称透明度为“水”),质量越好。上等玉石应晶莹透明,看不到斑点,不发糠,不发涩。 3、敲用金属棒敲击玉石听声音的清浊,一是可鉴别玉石的质地,二是可判断玉石是否有不易发现的裂纹、割纹。声音愈清脆愈好。 4、照好的玉石不应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的暇疵,对着强光照一照即可鉴别。 5、形玉石的形状无法用统一标准衡量,但可以从造型的艺术性和加工(雕琢、打磨、抛光)的技术水准两方面进行评价。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 2。水晶呈无色、紫色、黄色、绿色及烟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水晶的评价标准和高端宝石有所不同。多数高端宝石把颜色放在评价的第一位,而对水晶来说,颜色和净度(水晶行业称作晶体)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1、颜色:对任何宝石来说,颜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体是有颜色的,如粉水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其颜色评价的最高标准则是明艳动人,不带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调。如粉水晶,颜色以粉红为佳;紫水晶,要求颜色为鲜紫,纯净不发黑;黄水晶,要求颜色不含绿色、柠檬色调,以金橘色为佳。对于发晶来说,晶体的颜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发丝的金发晶,晶体完全无色(白水晶)和晶体略偏茶色,肉眼的视觉观感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前者的价格会高于后者。 2、净度:水晶与高档宝石的净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档宝石稀少罕见,所以一般人们普遍对高档宝石的净度不会过于苛求。而水晶的产量着实大得惊人,所以通常人们会要求水晶净度越高越好,尽量避免有较明显的内含物的水晶。 3、杂质:如果水晶内部杂质中有传说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价值可能要高于同等颜色和净度的水晶。 希望本回答可以帮助你,祝你顺利! 翡翠属于多矿物集合体,一般来讲是宝石级的硬玉岩,我国一向把宝石级的多矿物集合体称之为玉,翡翠只是玉的其中一种,翡翠主要组成矿物不仅有硬玉,而且还有绿辉石、钠铬辉石和其他一些次要矿物(辉石族pyroxen e,闪石族Amphibol e,长石族Feldspar),水晶属于单晶体SiO 2,是硅酸盐大类,河边的鹅卵石也是同样的化学成分,只不过打不到宝石级。 翡翠是玉石中的硬玉,和水晶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翡翠的矿床成因!

翡翠矿床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矿床两大类型。 1、原生翡翠矿床 (1)分布:图所示乌尤江流域的翡翠原生矿床中,质量最优者属度冒矿床。度冒矿床位于蛇纹岩化的橄榄岩体内,靠近岩体与蓝闪石片岩和钾钠长石片岩的接触带属气成热液双交代型矿床。度冒翡翠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岩株状产出。沿走向长270米,矿体具环带状构造,由中心向外分别为:中心部位-硬玉岩带(厚2.5-3米),由白色硬玉矿物组成,产祖母绿色优质翡翠;向脉壁方向渐变为钠长石-硬玉岩带和细粒钠长石岩带,产块状、角砾状艳绿色硬钠玉(含铬大于3%),俗称“不倒翁”。钠长石带的两侧又各有一个碱性角闪岩带。 (2)成因:关于翡翠矿床的成因,尚无人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已有人提出过不同的认识,如热成因说(M.拉克鲁瓦,1930),变质成因说(W.P.罗弗,1955)和热液交代说(Ⅱ.C柯尔仁斯基,1953)等,这些认识都是在没有经过广泛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得出的,因而其认识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通过对缅甸翡翠矿床的研究有如下认识: A、翡翠矿床一般分布于板块俯冲碰撞带上,而且常分布于双变质带的高压低温变质带中。 B、翡翠矿床的围岩原岩主要是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其次是少量含盐高的软泥。这些软泥实际上可能是封闭海湾的沉积物,由于板块俯冲,它们相互混杂形成混杂堆积。 C、矿床一般分布于断裂作用最发育的部位。实际上,许多硬玉岩就是构造岩。 鉴于上述几方面的特征,作者初步把翡翠的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使得洋壳残块与大陆边缘的含盐软泥相混杂,形成混杂堆积,这种混杂堆积物即成了形成硬玉岩的物质基础。 第二,大洋板块强烈的俯冲作用造成的高压、低温物化条件使得混杂堆积物混熔并结晶,形成硬玉岩、兰闪石片岩、钠长岩等矿物和岩石。 第三,强烈的构造作用(主要是断裂作用)使原来形成的岩石强烈破碎,形成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与此同时,超基性岩受热液淋滤,使其中的C r,F e,Mn等致色元素进入溶液而形成“染色剂”,染色剂沿构造裂缝上升并与强烈磨细的硬玉岩相混合。 第四,被磨细的硬玉岩重新胶结、结晶形成了各种颜色的翡翠。 因此,翡翠形成的条件十分苛刻,因而全世界分布甚少,高质量的翡翠更少。 2、次生矿床 (1)产于冲积砂层的翡翠矿床:由翡翠原生矿床风化剥蚀搬运到乌尤江流域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乌尤江上游度冒之东南的坎底、蒙冒、潘冒、卡杰冒、桑卡等村庄附近的河谷中,其中蒙冒是最大的翡翠冲积砂矿床,并以坎底玉和蒙冒玉较为有名,共同特点是以黑皮者居多。 (2)产于砾岩层的翡翠矿床:巨厚的第三纪-早第四纪砾岩层分布在缅甸北部,这些砾岩层是片岩、蛇纹岩、辉长岩等岩石的浑圆形的碎屑,经砂-粘土或钙质胶结而成。砾岩层组成乌尤江高层阶地,覆盖着山区平原。砾岩露头可长达数十公里,厚约300米,有些层位富含翡翠漂砾和卵石。含翡翠的砾岩主要集中在乌尤江河谷的鞋帕等地及乌尤江支流的马蒙、潘马等地。乌尤江流域砾岩层是玉雕翡翠的主要来源。

关于玉的知识介绍

温馨提示 玉是在世界(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颜色,种类较多,主要成份均为Ca2(M g,Fe)5Si8O22(OH)2)。 玉 中国考古学家相信在新石器时代与铜器、铁器时代之间,横亘着一个玉器时代。东西方文化最早的基本差异,就是在新石器时代有无发达的玉器文化。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值得我们珍爱。 玉,广受中国人尊重珍爱。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汤,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艺术也绵延不绝。由考古资料可知,七、八千年前,先民已认识了美丽坚实的闪玉(nephrite),取之磨以为兵,琢为饰物。一些似玉之美石,亦同为先民所采用。 【玉的历史】 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沈阳新乐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真正玉器。而玉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属性,夏、商、周三代已经渐次完善。  在约距今七千至四千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掌祭祀大权者,多用珍贵的美玉制作「祭器」,礼拜神只祖先。他们相信天圆地方,便琢制圆璧与方琮,来礼拜天神与地只;他们相信氏族远祖的生命,是经由神物源自上帝,便在玉器上雕饰想像中神只祖先的形貌,甚至刻绘极具深义的符号,以礼拜之。希望藉玉器特有的质地、造形、花纹与符号,产生感应的法力,与神只祖先交通,汲取他们的智慧,获得福庇。 上古社会里,个人地位的高下,端视人与神只祖先关系的亲疏而定。事神之「礼」,建立了人神之间的沟通管道,也维系了人际间的和谐关系。「瑞器」就是象徵身份地位的玉器。「祭器」与「瑞器」的制度,都源起於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三代,配合不同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继续发展。在宗庙祭典与朝享会盟上,发挥其形而上的功能,以维系礼制,故总称为「礼器」。 东周时,人文主义兴起,儒家将一些传承自原始宗教的文化成份,道德化,生活化,提倡「君子比德於玉」的观念。於是佩玉之风大盛,而雕琢之精美,后世亦难出其右。 汉室崇玉,生者佩玉、食玉;亡者裹玉、填玉。甚至在帛画、墓砖上,都饰以玉璧图象。圆璧有助於灵魂通天的观念,此时发挥至极。 六朝至唐,中土玉雕艺术转衰。虽然李唐盛世,仍秉承道统,举行封禅大典,然而礼神之册都难用真玉,而以次玉代之。传世玉器,仅见带銙、梳、簪、佩等。部份亦系西域工匠所制。 宋、明以降,玉雕艺术再度兴盛,帝王祭典用玉之外,更因学者对商、周礼制的考订,民间遂兴起了研究与仿制古玉的热潮。此时,以知识相结合的士大夫阶层,重视生活品味。玉制文房陈设,除供欣赏把玩外,兼具实用功能。自然界的花鸟、人物、山水等,也成为装饰主题,呈现柔美雅致的文人品味。由於所取玉料,多为河中玉子,玉工常是因材施艺。所琢成品,常是图必有意,意必祥和。 孔子说,玉有仁、智、义、礼等十一德,《礼记》所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都是强调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要向玉学习,警示他们没有特殊原因,要玉不离身。中华民族这种崇玉、敬玉、爱玉的情操,明清时期比汉唐时期有过之而不及,玉的雅丽和圣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藏玉,就是目前社会玩玉爱好者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 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还有一种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中国传统的古玉大多是软玉,包括新疆玉,岫玉等,只是在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硬玉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 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它又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又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 我们现今看到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工具如玉刀、玉斧、玉针。然后就出现玉礼器(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琮、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 由老三代经秦汉至隋唐,玉器一直是皇公贵族的专有装饰用品。两宋时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由于手工业技术进步,玉器加工变得更方便快捷,玩玉赏玉之风大盛。此时出现大量制作精巧、加工细腻、构思奇妙的玉摆饰、玉佩件。 明清时玉器制作及玩赏达到顶峰,品种也更为丰富多彩,小到玉头簪,玉钮扣,大到整片的玉屏风、玉山、玉船。王公贵族家还常用玉石来制作日用具如玉碗、玉杯、玉壶等等。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如南方玉,河南玉)为下。 清初时翡翠传入中原,其动人心魄的碧绿马上赢得了国人的倾心。用翡翠制成的玉饰件大行其道,成为时人竟相追逐的时尚。但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翡翠制成的玉饰却远远比不上古玉。直到今天,如果我们拿起一件翡翠,我们只会去评价它的颜色,它的质地,它的制作。可当我们看见一件古玉,欣赏它的造型,它的沁色、它的质料的时候,心中油然而升的却会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究其原由,就是因为古玉里孕含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以及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 【玉的分类】 由于玉的种类繁杂,在矿物学、历史学及考古学上各有不同的分类,以及中国对「石之美者」的理解,除矿物学外玉的分类不仅繁杂而模糊,其种类也随之不胜枚举。 为解决这种分类混乱的情况,社会上曾提出过各种具体的分类方式,如将「玉」定义为矿物学的解释,而将「玉石」作为包容蛇纹石、岫岩玉、蓝田玉等其他传统上被认为是玉的矿物归类於此。或者将软玉划分出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软玉依然是透闪石、阳起石等物质为主的矿物,而广义上的软玉则是文化传统上所有被认为是玉的矿物集合。也有将软玉只定义为新疆的和田玉,其它皆为「传统玉材」,不一而足。 但准确而具有代表意义的分类除矿物学外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是将「玉」作为「玉石」的简称,而「玉」的分类以矿物学定义为准。 因此,最广义上的「玉」包括: ·硬玉(翡翠) ·软玉(阳起石、透闪石) ·软玉(文化分类) ·岫岩玉 ·蓝田玉 ·青海玉 ·俄罗斯玉 ·新疆碧玉(天山碧玉) ·和田玉 ·青白玉、羊脂玉 ·依照颜色划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的分类方式。 ·独山玉(南阳玉) ·酒泉玉 ·汉白玉(大理石) ·灵壁玉 ·猫眼石 ·绿松石 ·青金石 ·珊瑚 ·玛瑙 ·其他宝石

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另外在动漫中也有以“翡翠”为名的人物形象出现。  英文名称jadeit 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jade的简称,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   翡翠的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翡翠原石 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 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是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Cr(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单从组分上讲,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论值。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被称为“玉石之冠”。还由于深受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因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这在玉缘和珠宝也有介绍。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