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玉的好坏,怎么样对玉进行鉴别怎么样分玉的成色
发布时间:2024-02-03 18:43:09
发布时间:2024-02-03 18:43:09
三、翡翠的鉴定
(一)观察“翠性”和结构“翠性”多出现在粒状纤维交织结构中,在白色团块状的“石花’或“石脑’附近较易观察。矿物颗粒越粗大“翠性”越明显,颗粒细腻越不易观察。颗粒较粗的抛光良好的翡翠表面常出现“微波纹”(见图3-2-24)。这是由于长柱状、束状略具定向分布的硬玉颗粒闻硬度差异所造成的,是翡翠内部结构的外在反映。在阳光或灯光下,借助反射光在翡翠的表面寻找“翠性”以及“微波纹”;在透射光下注意观察翡翠特有的(粒状)纤维交织结构。
(二)颜色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不仅要观察颜色的色调,也要注意观察颜色的组合和分布(俗称“色根”),是否为翡翠的正常颜色,是否是翡翠经常出现的颜色,以区别于其他相似玉石;还要观察颜色的分布,是否呈丝网状、沿微裂隙分布,以此来判断颜色为原生还是次生或经人工染色所致。
(三)光泽由于翡翠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较高的硬度,所以其光泽强于其他相似玉石。
(四)密度翡翠的密度为3.33g/cm。左右,大于多数绿色玉石。用手掂量,翡翠较重,有“打手”的感觉,而石英岩质玉石等则较轻。
(五)折射率点测法翡翠的折射率为1.66左右。很少与其他玉石折射率相混。四、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鉴定与翡翠相似的其他玉石主要有:软玉、蛇纹石玉、石英质玉石、水钙铝榴石、钠长石玉等,详见表3.2—1。(一)软玉与翡翠相比,软玉具典型的毛毡状结构,颗粒更为细小,外观更为细腻,油脂光泽,无“翠性”,颜色分布均匀。此外密度、折射率、吸收光谱也与翡翠完全不同。软玉在缅甸和云南地区又称为“昆究”。
(二)蛇纹石玉蛇纹石玉的绿色以黄绿色为主,色较浅淡,均匀。蜡状至玻璃光泽,硬度、密度、折射率均低于翡翠,无星点状闪光。蛇纹石玉与翡翠同为纤维交织结构,但前者的结构更为细腻,不易观察,以此可以与翡翠相区别。
(三)石英岩常见的石英岩为无色,也有些石英岩为浅绿色。石英岩的特点是粒状结构,无“翠性”,密度、折射率均低于翡翠。含有铬云母的东陵石在石英颗粒之间有绿色铬云母呈片状闪光,并且在滤色镜下变红,以此区别于翡翠。染色处理的石英岩俗称“马来玉”,绿色染料沿颗粒之间呈网状分布,吸收光谱可具明显的650nm宽吸收带。
(四)玉髓绿色玉髓又称为澳玉,为隐晶质集合体。颜色均匀,为典型的苹果绿色。密度、折射率均低于翡翠。
(五)水钙铝榴石水钙铝榴石集合体有人称之为“南非玉”、“特兰斯瓦尔玉”、“青海翠”、“不倒翁”。特点是粒状结构,均质集合体,常见暗绿色或黑色斑点,密度和折射率平均高于翡翠。滤色镜下呈红色。(六)钠长石玉钠长石玉又称为“水沫子”(见图3-2-25),颜色常为无色、白色、灰白色,“白棉”多,可有蓝绿色“飘花”,透明度好,与冰地翡翠极为相似。但钠长石玉为粒状结构,光泽弱,密度、折射率、硬度均低于翡翠。
(七)独山玉独山玉是一种黝帘石化的斜长岩。颜色以不均匀的白、绿色为主,纤维粒状结构,透明度低,绿色在滤色镜下为红色,密度、折射率变化范围大。
(八)符山石符山石又称为“加州玉”,具纤维状或放射状纤维结构,颜色主要为绿和黄绿色,密度3.4g/cm3,与翡翠极为相似,折射率1.71左右,远高于翡翠。
(九)葡萄石具放射状纤维结构,纤维构成球形的集合体,形状如葡萄。密度、折射率、硬度均低于翡翠。(十)玻璃玻璃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翡翠仿制品,主要有:“料器”、脱玻化玻璃。
1.“料器”玉器行业把早期仿翡翠的玻璃称为“料器”。特点是绿色半透明,具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肉眼即可辨别。颜色不均,常见旋涡状搅动纹,贝壳状断口;折射率1.4~1.7不等;荧光可有可无。在许多祖辈留下的遗物中,绿色仿玉的戒面、帽扣、簪针等大多属于此类。
2.脱玻化玻璃大约出现在20世纪70~80年代,国外称这种仿玉的玻璃为“依莫利宝石”(Imoristone)或“准玉”(MetajIade)。经脱玻化作用,使非晶质的玻璃部分“重结晶”,肉眼看上去类似绵状物,形如晶质集合体(见图3-2-26)。但这种脱玻化玻璃的折射率仅为1.50~1.52,密度为2.40~2.50g/cm3,硬度为5,贝壳状断口。
五、翡翠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定特征翡翠的优化处理方法可分为两类。优化的方法主要有:浸蜡和热处理,这种优化处理过的翡翠与未经处理的天然翡翠一样,可以视为“A货”翡翠;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漂白、浸蜡,漂白、充填等,这种优化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翡翠,而染色处理的翡翠则俗称“翡翠最好玻璃冰种的,水种越高,价值越高!这个在业内来讲,收藏的潜力是很大!一般很多人喜欢绿色的翡翠,就我本人言,比较喜欢透明玻璃种的,比较纯净!你的深绿色,若是整个手镯都是这种颜色的话,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不同意上面说的观点,
一,若没有水头,很少是有人把它做成手镯的,
二,很深的颜色,有可能是时间比较久,若是你说的那种绿的很水,很润,又如提问者说的,很深的绿色.,那这个手镯的价格,怕是1万~10万了吧.一枚小的戒面都价值十万不等!
三,什么是干青玉种啊?晕,有这种没?你的玉,按你说的,应该是绿灰石玉,俗称油青种!或者~角闪石玉类
证书是给你一个凭证,如果你懂得的话,是不可以要它的,因为你要为你这个证书出一定的资金的,A货的意思不是好的意思,是真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这块是真的翡翠,没有经过人的后来加工,或者填充颜色.是自然的,不是评定好坏,优劣的!黄金有价玉无价,喜欢就好,玉呢,对人的,你跟它感觉对了,你们就有缘.
色:即颜色。观其色是判断翡翠优劣的首要因素,翡翠色泽鲜艳,有玻璃的光泽,透明度好。常见的有绿色、红色、黄色、紫罗兰色、褐色、白色和蓝色等,其中尤以绿色为上佳。
一般来说,高档翡翠应具有纯正而浓艳的绿色,即要求颜色饱和,亮度搭配适中,如果某块翡翠制品颜色能达到通绿,即被视为高档品。
纯天然翡翠绿色多集中在丝状、片状的*体中,其周围常为浅色、无色或其他颜色的基调,当翡翠中的绿色与其周围的基调颜色能达到一种协调和互为映衬的关系时,颜色质量也被视为上乘。
翡和翠是两个概念,红为翡,绿为翠。
识别时可以从颜色、玉性、断口、杂质、比重和声音等方面来进行。
1.颜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极为洁白纯白色者少,而硝子都为一种匀净的洁白纯白色。灯下照后硝子还微有桔黄色光。
2.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温润匀腻,如膏似脂,而硝子虽也觉莹润,但却感觉精光外露,于莹润之中却感觉有贼光闪烁。
3.断口:这是明显分别的特征,白玉的断口为石性特点,暗碴无光,参差状或锯齿状,而硝子的断口为料性特点,亮碴有光,贝壳状。虽然珠宝鉴定不能作破坏性检验,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边角等处来加以观察。
4.杂质:玉内不会有气泡气眼,但是硝子体内却有气泡气眼。有时因半透明的色而不易被观察到,有时因硝子质量好而气眼极少。但作为鉴别来说,不找到证明是不能罢休的。有时我们可以从表面进行检验,如有沙眼者即气泡在表面的表现,也可以证明是硝子,因为白玉是没有这种特点的,对于内部的气泡亦可在强光下检查而得出究竟。
5.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间,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轻飘一些。
6.声音:玉声凝重,而硝子声清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的碰击,从玉和硝子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给以识别。
展开全部
鉴别方法如下:
1.颜色
①浓:指颜色的饱和度或深浅。
②正:指颜色的纯正程度。稍带黄色的绿色不会影响绿色的鲜艳程度,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不大,但过多地偏黄就会影响翡翠的价值。由于蓝色会降低绿色的鲜艳程度,若偏蓝色则对翡翠的价值影响很大。偏灰的绿色使人感觉既暗又脏,价值也就降低很多。
③鲜:指颜色的明亮程度。它是构成翡翠颜色美感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求的因素,鲜艳度差一点,价值就差很多。如果说不同的人对颜色的深浅有所不同的话,但对鲜艳度的要求却是一样的,即鲜艳度越高越好。光源的强弱对鲜艳度的观察影响很大,强光源下鲜艳度偏高,弱光源下观察鲜艳度偏低。
④均:指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由于翡翠是由无数微小晶体组成的,侮}晶体的颜色都可能不一致,所以翡翠的颜色难得很均匀。很明显均匀度越高,价值也越高。
但当绿色、红色、紫色协调出现时,俗称福禄寿,由于其稀少性,这种翡翠的价值较高。
2.透明度
①可使颜色浅的翡翠显得晶莹漂亮;
②可使不够均匀的颜色因互相影照而显得均匀;
③可使质地不够细的翡翠看不到明显的颗粒。
3.结构
指翡翠晶粒的粗细、形状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贸易行话中称结构为质地(底子)。结构与透明度有直接的关系,质地越细腻、越致密,透明度越高,质地越粗糙、越松散、透明度也越差,其耐久性也相应降低。
4.裂纹
裂隙应该是无矿物充填的,它对翡翠成品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手镯,在评价时要考虑到若手镯断了可以做成什么,剩下还有多少价值。另外,应将裂隙与纹路区别开来,纹路包括颗粒间的结合面和愈合裂隙(往有矿物充填)。
5.体积
在色、种、底、工、裂纹等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就越贵,对于高价位的翡翠来说体积影响更大。例如珠琏、手镯均要较多的原料来制造,若用戒指料做手镯,则手镯价值要以儿何级数增加,难怪手镯可拍卖到1千万港元。同时评价配对品比单个的要贵得多。
6.做工
对于戒面、耳钉等首饰,要求切工规正,抛光优良;对于挂件、摆件来讲,工匠的巧妙构思、娴熟技艺将起到决定。
上一篇 : 怎么辨别真玉假玉呢简单的方法,怎么鉴定玉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