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荧光会消失吗,绿松石可以用紫外灯鉴别吗

发布时间:2024-04-11 12:31:02

导读:原矿绿松石是没有注胶、沁胶、染色的松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聚集的光源,将松石放在光源下转动,如果光点一直很聚拢并且流动顺畅一般就是没有注胶的,如果光点时聚时散,那就有可能是注胶的,不过这个方法也不...下面是绿松石的荧光会消失吗,绿松石可以用紫外灯鉴别吗的详细诠释。

绿松石的荧光会消失吗,绿松石可以用紫外灯鉴别吗

绿松石可以用紫外灯鉴别吗

可以,不过只能作为参考。荧光反应强的,是注过胶的,没反应的是原矿的,只限于鉴定真松石是否原矿。   松石的真假鉴别   ■看颜色、纯净度   颜色越深越纯正、越均匀,纯度越高的松石造假的可能性越大;反之,真货的可能性就越大。绿松石因其形成的特殊情况,内部往往杂有很多铁线和水浸蚀的痕迹,纯度极高的净货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大货,一旦收藏爱好者看到大批高色、高纯度的大货。90%可能是白松石注胶的,9.9%可能是杂石注胶的,如果价格再低廉,100%是仿制品。   ■看密度、硬度和亮度   石质密度越大硬度就越大,重量、亮度也就越高。   越重、越硬、越亮的,就越有可能是A货。之所以只说是“越有可能”,是因为现在注胶的B货和注胶的仿制品,它们灌注的胶水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这个亮度不会太高,容易分辨;另一种是进口的,其亮度完全可以和浸胶的A货比美,但B货的重量通常会较轻,白松石和杂石就表现不出来。C货是上色痕迹很明显,凸凹处明显有色斑。   ■看铁线   这只能分出仿制品和真品,不能分出 A、B货。真品绿松石的铁线纹理清晰、发展自然,且颜色较正;而仿制品往往纹理模糊、伸展生硬,颜色也不是黑、白、黄褐的正色。不过有一种铁线松石的仿制品,因为它的铁线太过清晰、纯正,反而显得假了。   ■闻色味   仿制品和B货(尤其是新出产品),胶的气味会特别大,即使放很长时间,放在鼻子前闻还是有一些气味的;而A货是没有的(浸胶的A货刚做出来时有些气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一个月内消失)。   ■用火烧   仿制品和B货因内部注有胶水,遇火后胶水燃烧变黑、发出胶臭味;A货则不变色(浸胶货可能会有少许胶味、轻微发黄)。   ■看裂纹   若饰品上的裂纹多而杂,还很宽很长,一定是B货。因其本来货质较差,在注胶受高温时自然易裂开了;若裂纹多、杂,越细小、紧密、呈白痕状,98%可能是浸胶A货。若缺损较多、裂纹少或无裂纹、细长紧密、发灰发黑,一般是天然A货,而仿制品通常无裂痕。 不能100%鉴别准确;紫光灯下是否有荧光,只能作为鉴别松石是否被优化或者处理过的参考方法之一;鉴别方法一定是经验+多重方法,或者直接去国检。   必须了解什么是荧光。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原矿绿松石是没有注胶、沁胶、染色的松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聚集的光源,将松石放在光源下转动,如果光点一直很聚拢并且流动顺畅一般就是没有注胶的,如果光点时聚时散,那就有可能是注胶的,不过这个方法也不绝对,另外用紫外灯的方法并不绝对,紫外是分长波和短波的,有些商家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也有利用顾客不懂的情况鱼目混珠,有些原矿的松石也会在紫外长波下发出弱荧光,所以这个方法不绝对。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国检测一下,这样最保险。另外买原矿的时候尽量选择铁线少的,铁线越少证明这块松石的密度越高,越不可能注的进去胶。

紫光灯鉴定绿松石真伪——靠谱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紫光灯:紫光灯(BLB)又名紫外线灯紫外线按波长通常分为长、中、短波三种:波长为380~320nm的长波紫外线简称UV A,波长为3 20~280nm的中波紫外线简称UV B,波长短于280nm的短波紫外线简称UV C。 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图中只有一颗未盘过的原矿你找得到吗?其它有深沁、微沁、502补、盘透全变色的、微盘的。 一直以来,紫光灯用于很多文玩与收藏品的鉴别,譬如琥珀、玉、邮票等等。于是很多绿松石爱好者,也用紫光灯来鉴别绿松石是否原矿、是否优化和处理过。紫光灯到底能不能鉴别呢? 上图:原石非绿松石)这颗属于一眼假级别,彻底的染色注胶货(高温高压注胶处理),但是泡水会有水线,用紫光灯照,完全没有反应 (上图:原石可能为白松或者白泡松),这颗也属于一眼假级别,染色注胶货(高温高压注胶处理),抛开看,紫光灯下,仍然没有反应。 上图:(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这颗是沁过的算珠(常温常压沁胶优化),紫光灯下把蓝色照变色了,颜色和花纹其实很不错。图片左下边红圈部分能够看到荧光反应,但是,整个松石都有沁过,紫光灯只能照出部分 上图:(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这颗是沁过的算盘珠(常温常压沁胶优化),能够看到铁线部分有荧光。 上图:(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图五和六是微沁过的算盘珠(常温常压沁胶优化),能够看到铁线部分有荧光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不会得出结论,注胶货都没有荧光,沁胶的会有荧光呢? 这个结论不对,我们看下一图: (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常温常压沁胶优化)这颗随形,10倍放大镜就可以看到胶的残留,但是紫光灯下,就看不到任何荧光反应。 图片看完了,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试验中,注胶染色货,没有任何荧光 结论二:实验中,沁胶绿松石,有的能从局部铁线部分看到荧光,有的则整个完全不能看到荧光。 我们继续看一颗原矿松石在荧光下的反应: 这颗是108串子上的配珠,瓷度非常好,花纹特别,表面光滑没有任何裂痕,淡蓝色,是一个原矿三无松石。 把它放在紫光灯下看看整个的荧光! 看下图:顺丰快递的单子上满是荧光,纸张不可能上胶的呢。 看到这里晕菜了吧! 总结:试验中,365紫光灯对于注胶货,完全没有荧光 实验中,365紫光灯对于沁胶绿松石,有的能从铁线部分看到荧光,有的则完全不能看到荧光。 实验中,365紫光灯对于对于原矿绿松石,有的会因为表面色泽以及瓷度原因,显示出荧光。 因此,用365紫光灯对绿松石做是否优化或处理的鉴别:不能100%鉴别准确;紫光灯下是否有荧光,只能作为鉴别松石是否被优化或者处理过的参考方法之一;鉴别方法一定是经验+多重方法,或者直接去国检。胶在松石上的残留量超过50%,有经验可以看出来,但是残留量只有10%,5%,国检也有一定局限性(国检是刮松石粉末检测,刚好刮到没有胶的地方,结果就是“天然”,如果刮到有胶的地方,结果就是另外回事了。)纠结是否完全100%原矿,没有意义啊。 松石的魅力,在于繁多的色彩和它被盘玩变化。沁胶、打蜡的优化工艺,是为了保证松石在制作过程中的完整性而不破裂,只要价格合适,松石漂亮,太过于纠结是否有优化,没必要。 首先,需要确定样品表面是否具有比较厚的氧化层或者矿石包裹层,如果没有过度氧化或者矿皮层,表面光滑干净,真正的琥珀蜜蜡是肯定会有荧光反应的,没有荧光的话就肯定是塑料仿制品;如果有氧化层或者矿皮层,那么在紫光灯下是基本没有荧光反应或者荧光反应很弱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只需要将样品表面打磨一小层去,暴漏出氧化层或者矿皮层下的珀体,然后再用紫光灯照射就可以明了的鉴别真假了。 不过琥珀蜜蜡的真假不仅仅只有塑料仿制品,还有松香、柯巴树脂。松香荧光反应比较弱,呈现暗绿色这个比较好区分;柯巴树脂优化而来的仿制品则不是那么容易光凭紫光灯就能鉴别的,还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而真正的琥珀蜜蜡都是具有比较强的荧光反应的。

请问绿松石被刮伤刮痕,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绿松石被刮伤刮痕,重新打磨抛光。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 一,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 绿松石是一种水和铜铝磷酸盐矿物,属于磷酸盐矿物。一般是由水流沉淀生成,绿松石以不透明的蔚蓝色为主要颜色,也有淡蓝色、蓝绿色、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灰绿色、苍白色等颜色。 绿松石一般摩氏硬度 5~ 6,比重2. 6~2. 9,折射率1.62左右。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淡绿色到蓝色的荧光。 绿松石质地不均匀,颜色深浅不 一,有的甚至含有浅色条纹、斑点或者褐黑色的铁线。 绿松石密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的质地疏松,孔隙少的致密坚硬。 绿松石抛光后带有柔和的蜡状光泽至半玻璃光泽。精品绿松石经过抛光以后,好像上了釉的瓷器,所以也被称作“瓷松石”。 绿松石受热容易褪色,而且易受强酸腐蚀而变色。 绿松石的硬度越低,孔隙就越多,越具备吸水和易碎的缺点。因此汗渍、污渍、油渍、铁锈、茶水、化妆品等均可能顺孔隙进入宝石内,导致难以去除的变色。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