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颜色鉴别:绿松石的颜色有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浅色几种,因其是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般分布不是特别均匀,而且一般都有铁线,没有瑕疵的绿松石很少见,价格也很昂贵,一般现在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喜...下面是绿松石的坑有多深,绿松石有哪些缺陷的详细诠释。
绿松石有哪些缺陷?
"
1,冰裂纹:
天然绿松石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不会有冰裂的,据推测一般是由于地质活动或热胀冷缩的原因,此外在切割,打磨抛光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冰裂产生,但是冰裂只是产生在宝石内部的一些痕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裂痕。看下面的图片你就会明白,原来冰裂也是一种美!
2表面不平,凹陷(矿缺):
绿松石的原石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有的矿石有很深的缝隙渗透表层或宝石内部,这样的原石在加工的时候只能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来量体裁衣,尽量避开缺陷,力求
完美,但总是避免缺陷。此外,在抛光打磨过程中,由于绿松石铁线部分密度低于松石部分,会造成摩擦受力不均匀也会出现铁线部分微量凹陷,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3铁线:
绿松石大部分都有铁线,这是不可避免的,在市场上有的爱好者和玩家独爱铁线松,这一群体被称之为“铁线控”,铁线的有无并不影响松石的质量和价值,甚至有的铁线完美的绿松石价值远远超过干净的松石!
天然绿松石,蕴藏天地之灵秀,宇宙之神韵,以自身的华光异彩或月影冰痕,记录千古春秋,万古沧桑。或奢华、或简朴、或精巧、或粗旷、或自然……价值高低,全在于您的体会、感受和眼光。
金银有价,缘石无价。
若您认定,她就是属于您的那一个,请珍惜她的唯
一,包容她的缺憾
绿松石有圆形小坑是模压时气泡破裂形成的吗
这个是有可能的,
用水测量绿松石,因为绿松石表面有很多孔,所以放入水中时,会吸水,同时颜色会变深,假的绿松石由于表面的加工,并不会吸收水分
液滴,气泡总是圆形的是因为表面张力的缘故气泡比液滴更容易破裂是因为气泡内外压力不同
优化过的绿松石表面还有坑吗
优化过的一般没有,毕竟能优化的更好,肯定会优化的
优化过的绿松石经过盘玩会变色,因盘玩过程中,会磨损掉胶和蜡等保护层,绿松石
绿松石的颜色就会慢慢变暗淡,无光泽了。
绿松石优化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浸胶:这种情况是绿松石的颜色够深,但硬度不够,或内有泥线,太软太松脆,不能直接加工,所以必须进行处理。先除去绿松石内部的水份,再把绿松石浸泡在一种无色的环氧树脂里,等到绿松石完全吸收了树脂后捞出,进行加温,促使树脂固化。
灌胶:如果绿松石矿石的颜色极淡,极为松软,可以像粉笔一样在地上划线,这种材料称为“白料”或“泡料”,也有人称为面松的,这些“泡料”必须进行灌胶处理。灌胶过程与浸胶过程差不多,只不过把无色的浸胶树脂换成了有色的灌胶树脂,另外浸胶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而灌胶要将绿松石和树脂放在密封的压力罐内,用真空泵抽出空气,使其吃透树脂。这是目前用得最多的绿松石优化方法,市场上大约有五到六成左右的绿松石都经过灌胶处理。经过灌胶处理后的的绿松石“泡料”,摇身一变,就成了色泽鲜艳、颜色均匀的高档绿松石了。
过蜡:就是在绿松石完成打磨、抛光后,再到熔化的石蜡中过一下。就是把腊加温达到100度左右溶化,再把绿松石放进已溶化的腊容器里浸泡几十分种,捞起冷却后,擦干净上面的敷蜡即可。这样做可以在其的表面形成一道保护层,提高绿松石的表面亮度。过蜡其实算不上处理,因为它对绿松石的质地没有起改变作用,它不过是一种传统的加工工艺。
怎样鉴定真假绿松石
查看绿松石的颜色,绿松石的颜色有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浅色几种,因其是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般分布不是特别均匀,而且一般都有铁线,没有瑕疵的绿松石很少见,价格也很昂贵,一般现在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所以经常会染色,使绿松石看起来很均匀,可以用蘸氨水的布擦拭下绿松石,如果掉色则是假的。
用热针查看绿松石,很多商家售卖灌胶和朔料制成的绿松石欺骗顾客,可以尝试用烧热的针尖接触绿松石的表面,如果有刺鼻的朔料味,说明是假的。
用水测量绿松石,因为绿松石表面有很多孔,所以放入水中时,会吸水,同时颜色会变深,假的绿松石由于表面的加工,并不会吸收水分。同理,在下雨天,由于空气中水分较多,所以绿松石也会变深。
识别玻璃制作的绿松石,玻璃制作的绿松石内部会有气泡会明显的玻璃纹,绿松石则没有。而且别较容易碎,不如绿松石结实。
看绿松石的铁线,是否有铁线的就是真的绿松石呢?不一定,因为有些极品绿松石是没有铁线的,而有些人工绿松石也可以做出铁线的效果,但是真正的绿松石铁线是往内凹的,而人工制品则是往外凸的。
绿松石鉴定有行业标准的,一般为“仿制品鉴别”和“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一、仿制品鉴别
1.三水铝石: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
(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
(2)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
(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则韧性较大。
(4)硬度较低。
(5)具泥土臭味。
(6)密度低于绿松石。
2.硅孔雀石: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主要区别为
(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
(2)折射率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3.蓝绿色玻璃: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4.再造绿松石: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结构:外表像瓷器,有明显的粒状结构。
(2)酸实验: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将掉色。
二、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1.染色:将绿松石成品置于无机或有机染料中,使其改色。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
(1)颜色过于均匀,不自然。
(2)颜色深度很浅,表皮剥落及凹坑处可见浅色的核。
(3)用蘸氨水的棉球擦拭,可掉色。
2.注胶:注人无机盐胶体或塑料以提高绿松石的稳定性。
(1)密度和硬度较低。
(2)热针实验:用热针接触一些裂隙或凹坑,可闻到塑料融化时的刺鼻气味。
市面上很多绿松石都并非是绿松石,特别是旅游区假货就更加泛滥了,部分商家还打着包老,保真,这样的假条在卖假货,如果不熟悉行情的朋友购买的时候就要耐心鉴别真假了。
绿松石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矿物质,因其颜色而得名,可以做首饰,与服装搭配起来也别具特色。备受人们喜爱,特别是藏族人。随着绿松石的需求量增加,市场上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产品,例如染色的绿松石,灌胶的绿松石和朔料甚至玻璃的绿松石都有,如何才能分辩出绿色石的好坏呢?一下几个小方法,也许能帮到你。方法/步骤[*]查看绿松石的颜色,绿松石的颜色有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浅色几种,因其是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般分布不是特别均匀,而且一般都有铁线,没有瑕疵的绿松石很少见,价格也很昂贵,一般现在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所以经常会染色,使绿松石看起来很均匀,可以用蘸氨水的布擦拭下绿松石,如果掉色则是假的。[*]用热针查看绿松石,很多商家售卖灌胶和朔料制成的绿松石欺骗顾客,可以尝试用烧热的针尖接触绿松石的表面,如果有刺鼻的朔料味,说明是假的。[*]用水测量绿松石,因为绿松石表面有很多孔,所以放入水中时,会吸水,同时颜色会变深,假的绿松石由于表面的加工,并不会吸收水分。同理,在下雨天,由于空气中水分较多,所以绿松石也会变深。[*]识别玻璃制作的绿松石,玻璃制作的绿松石内部会有气泡会明显的玻璃纹,绿松石则没有。而且别较容易碎,不如绿松石结实。[*]看绿松石的铁线,是否有铁线的就是真的绿松石呢?不一定,因为有些极品绿松石是没有铁线的,而有些人工绿松石也可以做出铁线的效果,但是真正的绿松石铁线是往内凹的,而人工制品则是往外凸的。注意事项[*]绿松石最好不要和化妆品接触。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人工制成的绿松石,所包含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密度等特质和天然的绿松石有很大的相似度。但是合成的仿冒品借助放大镜就可以观察到内部有颗粒状的结构,
但是天然的绿松石是没有这种现象的。所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仿冒的绿松石是靠人工粘合成的成品。一点般放,仿冒品有这些特点:内部含有气泡或者细小
的块状物质,基地比较粗糙,没有天然绿松石那样光滑。加工时遗留造成表面凹凸不平,经过光照后,折射率较低,破碎的裂口会呈现玻璃光泽。仿冒的绿松石浸泡
在水中颜色会保持不变,但是天然的绿松石颜色会变深。
见的绿松石仿冒品有三水铝石、硅孔雀石、蓝绿色玻璃、再造绿松石等。它们与绿松石的区别是颜色很浅,没有绿松石的自然色彩。硬度没有绿松石高,味道较浓。由于是经过人工染色的,所以很容易掉色,挥发性很强,表面没有天然绿松石光泽亮丽。
如果对您的答案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绿松石的鉴别步骤是什么
绿松石鉴别可以先泡水,如果冒气泡说明是绿松石,看外表,绿松石颜色分布自然,仿品则颜色艳丽,用热针烧,江山如此多娇,以上是简单的鉴别步骤。
1.绿松石通常为蓝色、绿色;因其含有铜和铁酸盐,可以溶于酸,在表面滴酸擦拭会掉色;有不规则铁线纹,天然绿松石的铁线纹往往是内凹的。放大观察,不会存在蓝色的微小颗粒
2.自09年封矿以来,绿松石基本呈现上涨,
其次,因其价高,常有三水吕石、硅孔雀石、蓝绿色玻璃充当绿松石,也有注蜡、注塑、染色绿松石,要留意这样的情况。多研究、多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对绿松石的认知
3.我爱收藏,有很多绿松石藏品,大多与红掌柜结缘,已成朋友。他懂宝,为人谦和,收有很多上品。可向他请教问题,亦可入手佳作。
他徵`信:nbnb25加他时候,注明是朋友介绍,就会通过
``
绿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一般都是蓝色、绿色,含水量多少也会是颜色有变化;因其含有铜酸盐或铁酸盐,可以溶于酸,在表面滴酸擦拭会掉色
绿松石抛光与否,决定了绿松石的美是否完全体现,抛光步骤如下
如果您是少量物品:
1.用水砂纸从300-2000目依次细心的打磨一遍
2.用抛光棒的粗面和细面依次打磨一遍
3.用麂皮打磨一遍
4.观察是否有痕迹,如果有,重复2.3.4.直到完美
如果是大量物品
1.用震筒放入不同目数的抛光块,开启震筒,从粗到细来一遍
2.依次手工处理不完美的地方
三水铝石
这是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2)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则韧性较大;(4)硬度较低;(5)具泥土臭味;(6)密度低于绿松石。
蓝绿色玻璃
它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硅孔雀石
这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主要区别为:(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2)折射率较低;(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再造绿松石
这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1)结构:外表像瓷器,有明显的粒状结构;(2)酸实验: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再造绿松石会掉色。
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1、染色
将绿松石成品置于无机染料或有机染料中,使其改色。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1)颜色过于均匀,不自然;(2)颜色深度很浅,表皮剥落及凹坑处可见浅色的核;(3)用蘸氨水的棉球擦拭,它会掉色。
2、注胶
注人无机盐胶体或塑料以提高绿松石的稳定性。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1)密度和硬度较低;(2)热针实验:用热针接触一些裂隙或凹坑,可闻到塑料融化时的刺鼻气味。
绿松石如何鉴别真假?
展开全部
合成绿松石,它的化学成分、结构、折射率、相对密度等性质和天然绿松石几乎一样。但一些人认为它只能算作是一种仿制品,因为这种合成绿松石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一种球粒状结构,象无数紧密堆积的小球粒,而天然品没有这种结构。显然这种显微球粒是压在一起的,至少有一部分是靠了某种类型的粘合剂。
一)仿制品鉴别
1.三水铝石:一种与绿松石共生的矿物,与绿松石的主要区别为:
(1)它的颜色比较浅,很难达到天蓝色。
(2)玻璃光泽,与绿松石的蜡状及土状光泽不同。
(3)脆性,极易崩落,而绿松石则韧性较大。
(4)硬度较低。
(5)具泥土臭味。
(6)密度低于绿松石。
2.硅孔雀石:是一种在外表上与绿松石极相似的矿物。主要区别为:
(1)颜色鲜艳,透明度较高。
(2)折射率较低。
(3)密度和硬度相对较低。
3.蓝绿色玻璃:主要区别是其具有的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以及内部可能见到的气泡和旋涡纹。
4.再造绿松石:是由一些绿松石微粒、蓝色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压结而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定
(1)结构:外表像瓷器,有明显的粒状结构。
(2)酸实验:因含铜化合物而呈蓝色,铜盐能在盐酸中溶解。将酸滴于表面,用白棉球擦拭,将掉色。
(二)优化处理绿松石的鉴别
1.染色:将绿松石成品置于无机或有机染料中,使其改色。通过以下几方面鉴定
(1)颜色过于均匀,不自然。
(2)颜色深度很浅,表皮剥落及凹坑处可见浅色的核。
(3)用蘸氨水的棉球擦拭,可掉色。
2.注胶:注人无机盐胶体或塑料以提高绿松石的稳定性。
(1)密度和硬度较低。
(2)热针实验:用热针接触一些裂隙或凹坑,可闻到塑料融化时的刺鼻气味。
市面上很多绿松石都并非是绿松石,特别是旅游区假货就更加泛滥了,部分想家还打着包老保真的假条在卖假货,如果不熟悉行情的朋友购买的时候就要耐心鉴别真假了。
展开全部
1.用热针查看绿松石,可以尝试用烧热的针尖接触绿松石的表面,如果有刺鼻的朔料味,说明是假的。用水测量绿松石,因为绿松石表面有多孔,所以放入水中时,会吸水,同时颜色会变深,假的绿松石由于表面的加工,并不会吸收水分。同理,在下雨天,由于空气中水分多,所以绿松石也会变深。
2.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为佳。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苍白色等色。生活中常有染色的绿松石,灌胶的绿松石和朔料甚至玻璃的绿松石,入手需谨慎。
3.我收藏绿松石多年,也认识了几个绿松石的收藏`家,及宝石鉴定`师,他们也帮我解答了一些疑难,现已和他们结为好友,对绿松石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和我们一起探讨。
绿松石的特征是什么?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含水磷酸盐,属于磷酸盐矿物。这是水流沉淀生成的矿物。绿松石的颜色
从蓝、绿色到浅绿和浅黄色。绿松石被人们当作宝石,其中蓝色的为贵重品种。.
绿松石是一种古老的宝石,不仅可制作项链、戒面、圆珠等饰品,而且还可以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绿松石,亦叫松石,俗称松耳,在我国元代叫襄阳甸子或荆州玉,国外亦名土耳其玉,因其形状像松果而得名。绿松石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除邪祛灾、有好运和吉祥的象征,在珠宝界被誉为“成功之石”。据记载:皇帝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蜜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又据《石雅》中说:“中国绿松石之名始于清,甸子之名始见于元,元史作碧甸子或云郎甸子,即为绿松石。”
绿松石主要产地在伊朗、埃及、前苏联、美国以及我国的湖北、陕西和新疆等地,其中湖北的绿松石最负盛名。据地质学家分析,绿松石成因于寒武系地层,由地表水渗到岩石中,溶解了淋滤岩石的铜、铝、磷等元素,在裂隙中沉淀而成。摩氏硬度5-6级,具蜡状光泽,多呈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与苹果绿色。质优的呈天蓝色和蓝绿色,天蓝色越纯正,其质地越佳。绿松石被开采与利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相关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年的时候,古埃及人就曾组织了一支勘探队前往西奈半岛寻找绿松石。而我国对于绿松石的利用则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那时妇女佩戴的饰品中就有绿松石制品。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的“越王勾践宝剑”,剑柄上就嵌有绿松石。安徽寿县出土的春秋后期墓穴中的绿松石珠竟多达1518粒,实属罕见。现今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内陈列的一尊绿松石李时珍雕像,是武汉玉雕厂利用一块含有“铁线”杂质的绿松石巧雕而成,甚是精致。
清代绿松石雕鱼形烟壶,系当年达官显贵把玩实用之器。它高6厘米,厚3.5厘米,系旧时艺匠用小块绿松石以浮雕、浅浮雕等技法精琢制成:只见鱼嘴大张,瓶塞似一只难以吞咽的海螺,微突双眼,鱼鳃一张一闭地呼吸,鱼鳍上的纹饰清晰、简约,尾巴上翘弯曲,抵住鱼身,鱼鳞片片以线刻琢成,形象而又逼真。整件石雕鱼形烟壶线条简单,然不失具象,极似一条鲜活跳动的鲢鱼。在我国民间,鱼常有“年年有余”、“吉庆有余”之吉祥寓意,艺匠把绿松石雕琢成鱼状的烟具,显然增加了其文化内涵。绿松石雕在市场上较少见到,因此也就弥足珍贵。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集合体,以不透明的蔚蓝色最具特色。需要一对一的全面了解绿松石的好处,
也有淡蓝、蓝绿、绿、浅绿、黄绿、灰绿、等色。一般硬度
5~
6,密度2.
6~2.
9,折射率约1.6
2。长波紫外光下,可发淡绿到蓝色的荧光。
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颜色有深有浅,甚至含浅色条纹、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者疏松,少则致密坚硬。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
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故称谓“瓷松石”。绿松石也有缺点,那就是绿松石受热易褪色,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
此外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因而油渍、污渍、汗渍、化妆品、茶水、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
如何鉴别绿松石?
鉴别绿松石可以通过颜色鉴别、热针检测、用水测量、区别玻璃、鉴别铁线等方法鉴别。
颜色鉴别:绿松石的颜色有蓝色、浅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浅色几种,因其是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般分布不是特别均匀,而且一般都有铁线,没有瑕疵的绿松石很少见,价格也很昂贵,一般现在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所以经常会染色,使绿松石看起来很均匀,可以用蘸氨水的布擦拭下绿松石,如果掉色则是假的。
热针检测:很多商家售卖灌胶和朔料制成的绿松石欺骗顾客,可以尝试用烧热的针尖接触绿松石的表面,如果有刺鼻的朔料味,说明是假的。
用水测量:因为绿松石表面有很多孔,所以放入水中时,会吸水,同时颜色会变深,假的绿松石由于表面的加工,并不会吸收水分。同理,在下雨天,由于空气中水分较多,所以绿松石也会变深。
区别玻璃:玻璃制作的绿松石内部会有气泡会明显的玻璃纹,绿松石则没有。而且别较容易碎,不如绿松石结实。
鉴别铁线:是否有铁线的就是真的绿松石呢,其实不一定,因为有些极品绿松石是没有铁线的,而有些人工绿松石也可以做出铁线的效果,但是真正的绿松石铁线是往内凹的,而人工制品则是往外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