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泡水后变黑,原矿绿松石泡水后铁线变黑了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4-03-14 03:03:17

导读:经常会有些石友问我,我佩戴的绿松石怎么会变色,是不是我买的是假的呢,其实变色是一个正常的问题,因为绿松石的密度和一定的孔隙,导致身体里的油脂进入绿松石的里面,这种状况是盘戴松石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会...下面是绿松石泡水后变黑,原矿绿松石泡水后铁线变黑了是真的吗的详细诠释。

绿松石泡水后变黑,原矿绿松石泡水后铁线变黑了是真的吗

原矿绿松石泡水后铁线变黑了是真的吗

泡水鉴别绿松石是否原矿不是绝对的方法,建议泡水,火烧,紫光灯都试试。 更楼上说的一样,无图不好凭空猜测。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一般来说,最最顶级的是以无杂质高蓝高瓷的为no1 再说如果不是追求顶级的货,那铁线和铁锈也主要看绿松石本身的密度和颜色怎么样了 最好可以上张图片来看看 如果对您的答案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有点不对,可以贴出图片看看。 这个我也不好凭空猜测,最好有图片贴出来,瞧一瞧才行。

用水浸许25小时绿松石变色,是注腊还是注胶

用水浸许25小时绿松石变色,是注胶,注蜡不会变色。 绿松石,硬度为5. 5~ 6。,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 一,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绿松石是一种水和铜铝磷酸盐矿物,绿松石化学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 O,属于磷酸盐矿物。一般是由水流沉淀生成,绿松石以不透明的蔚蓝色为主要颜色,也有淡蓝色、蓝绿色、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灰绿色、苍白色等颜色。 绿松石一般摩氏硬度 5~ 6,比重2. 6~2. 9,折射率1.62左右。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淡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绿松石质地不均匀,颜色深浅不 一,有的甚至含有浅色条纹、斑点或者褐黑色的铁线。绿松石密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的质地疏松,孔隙少的致密坚硬。绿松石抛光后带有柔和的蜡状光泽至半玻璃光泽。精品绿松石经过抛光以后,好像上了釉的瓷器,所以也被称作“瓷松石”。绿松石受热容易褪色,而且易受强酸腐蚀而变色。绿松石的硬度越低,孔隙就越多,越具备吸水和易碎的缺点。因此汗渍、污渍、油渍、铁锈、茶水、化妆品等均可能顺孔隙进入宝石内,导致难以去除的变色。 绿松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浸胶:这种情况是绿松石的颜色够深,但硬度不够,或内有泥线,太软太松脆,不能直接加工,所以必须进行处理。先除去绿松石内部的水份,再把绿松石浸泡在一种无色的环氧树脂里,等到绿松石完全吸收了树脂后捞出,进行加温,促使树脂固化。 灌胶:如果绿松石矿石的颜色极淡,极为松软,可以像粉笔一样在地上划线,这种材料称为“白料”或“泡料”,也有人称为面松的,这些“泡料”必须进行灌胶处理。灌胶过程与浸胶过程差不多,只不过把无色的浸胶树脂换成了有色的灌胶树脂,另外浸胶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而灌胶要将绿松石和树脂放在密封的压力罐内,用真空泵抽出空气,使其吃透树脂。这是目前用得最多的绿松石优化方法,市场上大约有五到六成左右的绿松石都经过灌胶处理。经过灌胶处理后的的绿松石“泡料”,摇身一变,就成了色泽鲜艳、颜色均匀的高档绿松石了。 过蜡:就是在绿松石完成打磨、抛光后,再到熔化的石蜡中过一下。就是把腊加温达到100度左右溶化,再把绿松石放进已溶化的腊容器里浸泡几十分种,捞起冷却后,擦干净上面的敷蜡即可。这样做可以在其的表面形成一道保护层,提高绿松石的表面亮度。过蜡其实算不上处理,因为它对绿松石的质地没有起改变作用,它不过是一种传统的加工工艺。 搜一下:用水浸许25小时绿松石变色,是注腊还是注胶

请大家帮看看,心爱的绿松石是不是被化学的东西变黑了

在经常佩戴或者把玩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保养就比较简单,因为绿松石在佩戴或者把玩的过程中接触人体皮肤,不知不觉中就会沾染上一层人体所分泌的油脂。这些油脂会在松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防止松石过快失水。同时油脂和汗液也都会慢慢渗入松石内部,使松石的颜色发生改变,这是个很美妙的过程。 当然原矿松石在盘玩变色过程中,也会有一段尴尬时期,开始变色,但未完全变色,这就是所谓的盘花了。只要坚持盘下去,松石盘花的部位就会消失。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喜欢松石的变色,这也很简单,定期清理松石表面的油脂。有清水冲洗即可,切勿使用任何化学洗剂。佩戴着或者正在盘玩的松石的保养,没怎么要特意去进行的,放着不带也不玩的松石的话就得多些注意了。 放置观赏不把玩佩戴的情况下 松石是含水的宝石,松石失水,对松石的保养并不好,所以就得时不时的让它补充点水分,来保持它美丽动人的一面。大概半个月一次,将松石浸泡在纯净水中,让它完全喜水,一次大概得一天,然后放在密封袋里,存放在阴凉的地方。如果是大量存放的话,建议可以一直泡在水里,放进冰箱冷藏室,模拟松石在地底的环境,这样子对松石的储存和保养都比较好。 上面说了一些松石日常中该如何保养和存放,接下来说说玩松石或者存放松石时,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松石的日常注意事项 1,怕高温。前面也说了,松石是一种怕高温的宝石,所以不要将松石拿火烤也不要置于阳光下暴晒。在高温下,松石很容易失去里面所含的结晶水,是松石性质变的不稳定,严重的时候可能直接开裂。 2,怕磕碰。松石硬度较低,怕与硬物磕碰,佩戴和把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 3,怕化学洗剂。在平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松石与化学洗剂的接触,洗澡时如若要用洗发水和沐浴露等,尽量将松石摘下。保养要从细节开始。 4,怕染色。松石的吸水性致使了它怕染色的特性,不能和会褪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否则很容易染上其他颜色。例如松石不能和紫檀直接搭配在一起。更不要让松石接触到有色的液体,如墨水之类的,吸水是不可逆的,染上颜色将会让你很头疼。 5,怕金属。松石作为一种藏饰里面常用的配饰,经常会有人将其与银隔片搭配在一起。长期与金属接触,接触的部分会发黑。不管是什么金属都别和松石直接搭配在一起,若追求效果一定要搭配,也记得在松石和金属之间放上牛皮椰壳之类的隔片隔开。 你好! 来张图 如有疑问,请追问。

天然绿松石水煮后颜色会不会发生变化

会的,天然绿松石有吸水性,颜色会变深,如果在高温的水中煮的话变色会更快。瓷密度非常高的短时间颜色变化不明显。 天然绿松石的特征:天然绿松石通常呈现致密块状、肾状、钟乳状、皮壳状等集合体,特别是具有独特的天蓝色或称为"绿松石色",使人一见便晓。 天然绿松石形态:三斜晶系,隐晶质,少见微小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断口:贝壳状到粒状(与孔系度有关)。 硬度:致密块状者摩氏硬度为 5~ 6,孔系度大摩氏硬度较小。 韧性:白垩状者韧性小,易断裂,致密者韧性好。 条痕:白色或绿色。相对密度:2. 4~1. 9。 透明度:通常不透明。 光泽: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上为油脂暗淡光泽。 包裹体:常有黑色斑点或黑色线状褐矿或其他氧化铁包裹物。 折射率:N8=1.6 5,NM=1.6 2,NP=1.6 1。由于天然绿松石常呈绿色集合体,在宝石折射仪上只有一个读数,平均值约为1.6 2。 双折射率:晶体双折射率(DR)强,DR=0.040。但在宝石学测试中并无显示。 光学特性:晶体二轴晶正光性,2Y=40。 由于天然绿松石通常不透明,所以不能提供宝石学测试数据。 颜色:天蓝色,极具特征性,以至于成了一种标准色-天然绿松石色。其余有深蓝、淡蓝、湖水蓝、蓝绿、苹果绿、黄绿、浅黄、浅灰色。铜导致了蓝色,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使绿松石呈现绿色,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 吸收光谱:在强的反射光下,偶尔可见两条中等至微弱的蓝区432纳米和420纳米吸收带,有时在460纳米处可见模糊不清的吸收带。发光性:在紫外线长照射下有淡黄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短波荧光不明显。X射线照射下也无明显的发光现象。热学性质:遇热通常会爆裂成碎片,变为褐色,火焰下呈绿色。酸:在盐酸中溶解很慢。 那就绝对是原矿的了,泡水变色和烧不变色,没有刺鼻味道可以看出是原矿

大家只知绿松石会变色可知为什么

十堰市安华绿松石为您解答: 经常会有些石友问我,我佩戴的绿松石怎么会变色,是不是我买的是假的呢,其实变色是一个正常的问题,因为绿松石的密度和一定的孔隙,导致身体里的油脂进入绿松石的里面,这种状况是盘戴松石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种现象让很多新玩家非常不安。那就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松石沾水或者长时间不戴的时候,接触皮肤的区域反而会发白!这让人很容易怀疑松石是染色的。   同一串珠子在水里浸泡了几分钟后,明显地接触皮肤的区域颜色显得很惨白,与其他区域比要淡了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接触皮肤的区域较泡水之前的颜色并没有变化,只是因为没接触皮肤的区域较泡水前增加颜色加深了很多,产生了对颜色的对比,让我们产生了部分区域“褪色”的错觉。接触皮肤的区域颜色之所以在水中没有变化,只是因为松石的微隙已经被油脂封住,松石内部的水份通过其他区或慢慢流失,外部的水份无法通过油膜进来,松石的颜色会因为缺水份而显得淡。很多原矿的手把件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只有当松石吸收了足够油脂,填充了水份流失空缺后,颜色才会转而加深。   如果继续戴下去,当接触皮肤的区域吸收了足够的油脂,颜色变得足够深,包浆足够厚重的时候,包浆和颜色会向孔道周围扩散,这种过程也基本上是一种“沁”的过程,直至最后整颗珠子的颜色、包浆一致。所以有关于松石变色的问题大家不要担心。 以上内容由安华绿松石整理 不正常

绿松石泡水后有一层雾一样的正常吗

正常,天然绿松石泡水后会出现色彩变淡或是灰白色,等它自然干燥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铁线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现网状分布,使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