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原矿绿松石是没有注胶、沁胶、染色的松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聚集的光源,将松石放在光源下转动,如果光点一直很聚拢并且流动顺畅一般就是没有注胶的,如果光点时聚时散,那就有可能是注胶的,不过这个方法也不...下面是绿松石具紫外荧光,绿松石可以用紫外灯鉴别吗的详细诠释。
绿松石可以用紫外灯鉴别吗
可以,不过只能作为参考。荧光反应强的,是注过胶的,没反应的是原矿的,只限于鉴定真松石是否原矿。
松石的真假鉴别
■看颜色、纯净度
颜色越深越纯正、越均匀,纯度越高的松石造假的可能性越大;反之,真货的可能性就越大。绿松石因其形成的特殊情况,内部往往杂有很多铁线和水浸蚀的痕迹,纯度极高的净货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大货,一旦收藏爱好者看到大批高色、高纯度的大货。90%可能是白松石注胶的,9.9%可能是杂石注胶的,如果价格再低廉,100%是仿制品。
■看密度、硬度和亮度
石质密度越大硬度就越大,重量、亮度也就越高。
越重、越硬、越亮的,就越有可能是A货。之所以只说是“越有可能”,是因为现在注胶的B货和注胶的仿制品,它们灌注的胶水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这个亮度不会太高,容易分辨;另一种是进口的,其亮度完全可以和浸胶的A货比美,但B货的重量通常会较轻,白松石和杂石就表现不出来。C货是上色痕迹很明显,凸凹处明显有色斑。
■看铁线
这只能分出仿制品和真品,不能分出
A、B货。真品绿松石的铁线纹理清晰、发展自然,且颜色较正;而仿制品往往纹理模糊、伸展生硬,颜色也不是黑、白、黄褐的正色。不过有一种铁线松石的仿制品,因为它的铁线太过清晰、纯正,反而显得假了。
■闻色味
仿制品和B货(尤其是新出产品),胶的气味会特别大,即使放很长时间,放在鼻子前闻还是有一些气味的;而A货是没有的(浸胶的A货刚做出来时有些气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一个月内消失)。
■用火烧
仿制品和B货因内部注有胶水,遇火后胶水燃烧变黑、发出胶臭味;A货则不变色(浸胶货可能会有少许胶味、轻微发黄)。
■看裂纹
若饰品上的裂纹多而杂,还很宽很长,一定是B货。因其本来货质较差,在注胶受高温时自然易裂开了;若裂纹多、杂,越细小、紧密、呈白痕状,98%可能是浸胶A货。若缺损较多、裂纹少或无裂纹、细长紧密、发灰发黑,一般是天然A货,而仿制品通常无裂痕。
不能100%鉴别准确;紫光灯下是否有荧光,只能作为鉴别松石是否被优化或者处理过的参考方法之一;鉴别方法一定是经验+多重方法,或者直接去国检。
必须了解什么是荧光。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原矿绿松石是没有注胶、沁胶、染色的松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聚集的光源,将松石放在光源下转动,如果光点一直很聚拢并且流动顺畅一般就是没有注胶的,如果光点时聚时散,那就有可能是注胶的,不过这个方法也不绝对,另外用紫外灯的方法并不绝对,紫外是分长波和短波的,有些商家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也有利用顾客不懂的情况鱼目混珠,有些原矿的松石也会在紫外长波下发出弱荧光,所以这个方法不绝对。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国检测一下,这样最保险。另外买原矿的时候尽量选择铁线少的,铁线越少证明这块松石的密度越高,越不可能注的进去胶。
绿松石可以用紫光电筒来鉴别真假吗
采用紫光灯鉴长害拜轿之计瓣袭抱陋别原矿绿松石,主要是从紫光灯下照射绿松石有荧光的原理。这种方式只能作为鉴别松石是否被优化或者处理过的参考方法之一而不是全部。一般情况下,如果绿松石有进行注胶处理,那么在用紫光灯照射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荧光现象,如果是原矿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绿松石,任何情况下用紫光灯照射都不会产生荧光现象。
希望可以帮到您!
铁线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现网状分布,使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脉状纹的绿松石品种,(褐铁矿细脉被称为“铁线”)
紫光灯鉴定绿松石真伪——靠谱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紫光灯:紫光灯(BLB)又名紫外线灯紫外线按波长通常分为长、中、短波三种:波长为380~320nm的长波紫外线简称UV
A,波长为3
20~280nm的中波紫外线简称UV
B,波长短于280nm的短波紫外线简称UV
C。
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图中只有一颗未盘过的原矿你找得到吗?其它有深沁、微沁、502补、盘透全变色的、微盘的。
一直以来,紫光灯用于很多文玩与收藏品的鉴别,譬如琥珀、玉、邮票等等。于是很多绿松石爱好者,也用紫光灯来鉴别绿松石是否原矿、是否优化和处理过。紫光灯到底能不能鉴别呢?
上图:原石非绿松石)这颗属于一眼假级别,彻底的染色注胶货(高温高压注胶处理),但是泡水会有水线,用紫光灯照,完全没有反应
(上图:原石可能为白松或者白泡松),这颗也属于一眼假级别,染色注胶货(高温高压注胶处理),抛开看,紫光灯下,仍然没有反应。
上图:(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这颗是沁过的算珠(常温常压沁胶优化),紫光灯下把蓝色照变色了,颜色和花纹其实很不错。图片左下边红圈部分能够看到荧光反应,但是,整个松石都有沁过,紫光灯只能照出部分
上图:(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这颗是沁过的算盘珠(常温常压沁胶优化),能够看到铁线部分有荧光。
上图:(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图五和六是微沁过的算盘珠(常温常压沁胶优化),能够看到铁线部分有荧光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不会得出结论,注胶货都没有荧光,沁胶的会有荧光呢?
这个结论不对,我们看下一图:
(原石为蓝色的绿松石,常温常压沁胶优化)这颗随形,10倍放大镜就可以看到胶的残留,但是紫光灯下,就看不到任何荧光反应。
图片看完了,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试验中,注胶染色货,没有任何荧光
结论二:实验中,沁胶绿松石,有的能从局部铁线部分看到荧光,有的则整个完全不能看到荧光。
我们继续看一颗原矿松石在荧光下的反应:
这颗是108串子上的配珠,瓷度非常好,花纹特别,表面光滑没有任何裂痕,淡蓝色,是一个原矿三无松石。
把它放在紫光灯下看看整个的荧光!
看下图:顺丰快递的单子上满是荧光,纸张不可能上胶的呢。
看到这里晕菜了吧!
总结:试验中,365紫光灯对于注胶货,完全没有荧光
实验中,365紫光灯对于沁胶绿松石,有的能从铁线部分看到荧光,有的则完全不能看到荧光。
实验中,365紫光灯对于对于原矿绿松石,有的会因为表面色泽以及瓷度原因,显示出荧光。
因此,用365紫光灯对绿松石做是否优化或处理的鉴别:不能100%鉴别准确;紫光灯下是否有荧光,只能作为鉴别松石是否被优化或者处理过的参考方法之一;鉴别方法一定是经验+多重方法,或者直接去国检。胶在松石上的残留量超过50%,有经验可以看出来,但是残留量只有10%,5%,国检也有一定局限性(国检是刮松石粉末检测,刚好刮到没有胶的地方,结果就是“天然”,如果刮到有胶的地方,结果就是另外回事了。)纠结是否完全100%原矿,没有意义啊。
松石的魅力,在于繁多的色彩和它被盘玩变化。沁胶、打蜡的优化工艺,是为了保证松石在制作过程中的完整性而不破裂,只要价格合适,松石漂亮,太过于纠结是否有优化,没必要。
首先,需要确定样品表面是否具有比较厚的氧化层或者矿石包裹层,如果没有过度氧化或者矿皮层,表面光滑干净,真正的琥珀蜜蜡是肯定会有荧光反应的,没有荧光的话就肯定是塑料仿制品;如果有氧化层或者矿皮层,那么在紫光灯下是基本没有荧光反应或者荧光反应很弱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只需要将样品表面打磨一小层去,暴漏出氧化层或者矿皮层下的珀体,然后再用紫光灯照射就可以明了的鉴别真假了。
不过琥珀蜜蜡的真假不仅仅只有塑料仿制品,还有松香、柯巴树脂。松香荧光反应比较弱,呈现暗绿色这个比较好区分;柯巴树脂优化而来的仿制品则不是那么容易光凭紫光灯就能鉴别的,还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而真正的琥珀蜜蜡都是具有比较强的荧光反应的。
高瓷原矿绿松石荧光反应正常吗
有荧光反映说明可能沁胶或灌胶了的,建议再泡水和火烧配合鉴定是否原矿无优化。
也就是区分什么事高瓷度,首先是看光泽度,瓷度高的松石才能抛光出高光泽,差的松石在光泽上会明显的差一些,
然后是听松石之间碰击的适应,瓷度高的绿松石碰击的声音非常清脆
绿色的绿松石泡水之后变成了天蓝色
松石泡水后变色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显现,有两种情况可能会变色:
1、非瓷松原矿松石。一般面松到陶松的等级在水中都会有明显的变色状态,瓷松因为密度高,变色不明显。面松变色最快,陶松比较慢。
2、微沁松石(优化)这种松石有可能变色,值得说明的是沁胶松石也应该归为真松石的范畴。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英文名Turquois
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
扩展资料:
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颜色均
一,光泽柔和,无褐色铁线者质量最好。
绿松石物理特性:
形态:三斜晶系,隐晶质,少见微小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断口:贝壳状到粒状(与孔系度有关)。
硬度:致密块状者摩氏硬度为
5~
6,孔系度大者摩氏硬度较小。
韧性:白垩状者韧性小,易断裂,致密者韧性好。
条痕:白色或绿色。
相对密度:2.
4~2.
9,标准值为2.76
透明度:通常不透明。
光泽: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上为油脂暗淡光泽。
包裹体:常有黑色斑点或黑色线状褐矿或其他氧化铁包裹物。
折射率:NG=1.6
5,NM=1.6
2,NP=1.6
1。由于绿松石常呈绿色集合体,在宝石折射仪上只有一个读数,平均值约为1.6
2。
双折射率:晶体双折射率(DR)强,DR=0.040。但在宝石学测试中并无显示。
光学特性:晶体二轴晶正光性,2Y=40。由于绿松石通常不透明,所以不能提供宝石学测试数据。
颜色:天蓝色,极具特征性,以至于成了一种标准色-绿松石色。其余有深蓝、淡蓝、湖水蓝、蓝绿、苹果绿、黄绿、浅黄、浅灰色。铜导致了蓝色,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使绿松石呈现绿色,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
吸收光谱:在强的反射光下,偶尔可见两条中等至微弱的蓝区432纳米和420纳米吸收带,有时在460纳米处可见模糊不清的吸收带。
发光性:在紫外线长照射下有淡黄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短波荧光不明显。X射线照射下也无明显的发光现象。
热学性质:绿松石是一种非耐热的玉石,遇热通常会爆裂成碎片,变为褐色,火焰下呈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会发生干裂和褪色。
酸:在盐酸中溶解很慢。
绿松石孔隙发育,所以鉴定过程中,绿松石不宜与有色的溶液接触,以防有色溶液将其污染。
松石泡水后变色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显现
有两种情况可能会变色
1、非瓷松原矿松石。一般面松到陶松的等级在水中都会有明显的变色状态。瓷松因为密度高,变色不明显。面松变色最快,陶松比较慢。
2、微沁松石(优化)这种松石有可能变色。值得说明的是沁胶松石也应该归为真松石的范畴。
你说的应该是白绿的颜色的珠子,并且是淡淡的绿色的那种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绿松石是一种属于什么盐类的玉石
绿松石是一种水和铜铝磷酸盐矿物,绿松石化学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
O,属于磷酸盐矿物。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
一,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一般是由水流沉淀生成,绿松石以不透明的蔚蓝色为主要颜色,也有淡蓝色、蓝绿色、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灰绿色、苍白色等颜色。其中以天蓝色的最为贵重,可作昂贵的首饰装饰。蓝色和蓝绿色翠绿等纯正色彩的绿松石结构致密,都可作为高级艺术雕刻的材料。
绿松石一般摩氏硬度
5~
6,比重2.
6~2.
9,折射率1.62左右。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淡绿色到蓝色的荧光。绿松石质地不均匀,颜色深浅不
一,有的甚至含有浅色条纹、斑点或者褐黑色的铁线。绿松石密度也有较大差别,孔隙多的质地疏松,孔隙少的致密坚硬。绿松石抛光后带有柔和的蜡状光泽至半玻璃光泽。精品绿松石经过抛光以后,好像上了釉的瓷器,所以也被称作“瓷松石”。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
一,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
绿松石是一种水和铜铝磷酸盐矿物,一般是由水流沉淀生成,绿松石化学分子式为cual6(po4)4(oh)8·5h2
o。绿松石以不透明的蔚蓝色为主要颜色,也有淡蓝色、蓝绿色、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灰绿色、苍白色等颜色。
绿松石一般摩氏硬度为
5~
6,比重2.
6~2.
9,折射率1.62左右。
绿松石原矿的鉴别有哪些,市场上很多人用紫外灯鉴别是否注胶严谨吗.
原矿绿松石是没有注胶、沁胶、染色的松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聚集的光源,将松石放在光源下转动,如果光点一直很聚拢并且流动顺畅一般就是没有注胶的,如果光点时聚时散,那就有可能是注胶的,不过这个方法也不绝对,另外用紫外灯的方法并不绝对,紫外是分长波和短波的,有些商家根本不知道这其中的区别,也有利用顾客不懂的情况鱼目混珠,有些原矿的松石也会在紫外长波下发出弱荧光,所以这个方法不绝对。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国检测一下,这样最保险。另外买原矿的时候尽量选择铁线少的,铁线越少证明这块松石的密度越高,越不可能注的进去胶。
也许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