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红宝石又叫刚玉,又三氧化二铝组成,是粒状或腰鼓状晶体,硬度仅此于金刚石...下面是红宝石讲解知识,求关于红宝石的知识的详细诠释。
求关于红宝石的知识、
真假红蓝宝石也可以区别。一般认为,红宝石和蓝宝石是仅次于钻石的珍贵宝石,也是最主要的宝石种类之
一。从矿物学观点看,它们都是刚玉晶体类的矿物,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所谓红宝石是指具有红宝石质量的红色刚玉;而蓝宝石的涵义比较广泛,它包括了除红色之外的具有宝石质量的任何颜色的刚玉。
真正的红蓝宝石,属于三方晶系,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刚玉的化学成分相同。如果显示其他的化学成分,当然就不是刚玉了。天然红蓝宝石在生长过程中表面可形成大大小小的凹坑,而人工的就没这种现象,但可出现一层又一层的“圆弧形生长线”,如果在宝石表面看到这些线状构造,就可断定这不是真的宝石。此外,天然的红、蓝宝石在结晶过程中,周围有一些其它天然矿物晶体,这些矿物常被包入红、蓝宝石晶体中成为包体。这些包体有两大特点:一是呈带棱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观看时,好像红、蓝宝表面有着许多丝状物。这恰恰是真宝石的重要标志。
相反,人造红、蓝宝石中也可出现包体,它的包体不是各种矿物,而是气泡,气泡的出现通常无规律、密集成群,也可弧立出现。
在室内分析可通过光谱仪来鉴定天然和人造的红、蓝宝石。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天然红、蓝宝石在分光镜中光谱的蓝色部分可见到波长450mm的黑线。这一定是真的天然红、蓝宝石。如果没有这条吸收黑线,那一定是假货—人造红、蓝宝石。
请问关于红宝石历史文化知识
红宝石又叫刚玉,又三氧化二铝组成,是粒状或腰鼓状晶体,硬度仅此于金刚石。红宝石因为微含铬而呈艳红色。
红宝石产出稀少,晶粒微小。单个晶粒平均重量大都小于一克拉。超过2克拉的很少,大于5克拉的甚为稀罕。最名贵的要数“鸽血红”红宝石了,它比金刚石还贵重,世界上唯一特大型红宝石发现于缅甸,重3450克拉。最大的鸽血红宝石重仅55克拉。
红宝石和蓝宝石主要产于富含三氧化二铝而贫二氧化硅的岩浆岩中,它们经常伴生在一切。由于开采坚硬岩石容易导致宝石晶体破裂,所以由这种岩浆岩形成的砂矿是红蓝宝石的主要来源。
世界上最著名的红蓝宝石产地是缅甸的抹谷地区和巴基斯坦的罕萨。斯里兰卡是一个宝石的国度,除了耕作之外,政府规定任何人不得擅自动土,已免国土上的宝石为某些人占有。
我国的海南省,青海省,黑龙江省都发现了红蓝宝石矿带。新疆阿克陶县曾发现一颗2.5*2.7*1CM的大红宝石。
由于红宝石的硬度大,耐磨性好,因此人们常用它来制作机械表的轴承。机械手表上的“钻数”,就是指的红宝石的轴承数。钻数越多,走时越准。红宝石还可以做激光发生器。
网上查不到资料,这是我在家里的百科全书上给你找的。关于它的历史文化还真是很少呢,只有这些有关它的社会用途性质的介绍。打字打得好累呀!
同问。
介绍下红宝石-搜狗问问
矿物名称为刚玉,化学成分Al2O
3,红色透明的晶体,属宝石中之精品。红色是由于含Cr3+离子所致,鸽血红者为最佳。玻璃光泽,硬度
9。主要产地是缅甸,产于太古代结晶片岩中。红宝石是美好爱情的象征,也是7月的生辰石,被视为吉祥之物
红宝石的英文名称为Rub
y,源于拉丁文Rube
r,意思是红色。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
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而成红至粉红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
7,双折射率0.008-0.0
10。二色性明显,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硬度为
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裂理发育。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