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宝石是由两种特征相差甚远的宝石-猫眼和变石而闻名的,而一般的金绿宝石本身却并不很名贵,市场所见亦不多...下面是红宝石猫眼自然光,红宝石的鉴别方法的详细诠释。
红宝石的鉴别方法
红宝石多色性明显,紫外灯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放大检查时,红宝石内气液包体和固态包体丰富。刻面宝石在合适方向可见后刻面棱重影。红蓝宝石分级的观察方法明确要求如下:
1.将宝石置于白色背景下;
2.从宝石台面进行观察;
3.在自然光下观察红宝石。
通常红宝石色彩越纯正、越浓艳,品质越高,价值也就越高。在综合影响红蓝宝石颜色的各种因素之后,我们分别将红蓝宝石分成五个级别,其中红宝石分为深红色、红色、中等红色、浅红色、淡红色五级。消费者只需对比红宝石的五个级别,就可以对红宝石的颜色进行简单的分级。
(1)在运动或做粗重工作时,不要佩戴红蓝宝石首饰,以免碰撞造成不可补救的损失。
(2)不要把红宝石首饰与其它首饰随意放置在同一个抽屉或首饰盒内。因为各种宝石和金属硬度不同,会因为互相摩擦而导致磨损。
(3)配戴红宝石首饰时,应注意每月检查一次,如果有镶嵌松脱的现象,应及时修理。
(4)同其它的宝石一样,红宝石沾上人体分泌的油脂和汗水,便会失去光亮。因此,如果经常佩戴,宜每月清洗一次。
(5)这里特别要提到无边镶和微镶首饰,在日常佩戴中要小心,尽量避免大的碰撞,如发现无边镶首饰有掉石现象,不能继续佩戴,要尽快修理,防止出现大面积宝石脱落。
红宝石的鉴别特征方法
1.影象法
此法适用与刻面型的宝石,红宝石的光学性质决定了它是唯一具有中环型,双彩虹有部分重叠的红色宝石.见到这种影象可肯定是红宝石.
2.硬度法
红宝石是红色宝石中唯一硬度为9的宝石,立方氧化锆的硬度为8.
5,是人工合成品.只要用待测红宝石的边棱刻划立方氧化锆,划动者为红宝石,划不动者不是红宝石.此法适用于宝石原料和各种琢型红宝石鉴定.但它属于有损鉴定,对刻面宝石慎用.切不可以用立方氧化锆的尖棱去刻划红宝石台面,否则红宝石上会留下划痕.
3.荧光光性法
在众多红色宝石中只有红宝石和红色尖晶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显红色--暗红色荧光,据此,对于未知红色宝石可首先用荧光法检查.不发光的红色宝石肯定不是红宝石,发光的就有可能是红宝石或是尖晶石.红宝石是非均质体,尖晶石是均质体,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用简易偏光镜检测.前者在正交偏光片之间旋转360度出现四次消光和四次明亮,后者为全消光.
红宝石与相似红色宝石的区别
宝石折光率环型双折率b色散度db-d硬度荧光光性多色性
红宝石1.77中0.0080.80.0181.8-1.09红-暗红非均质体强红-黄红
尖晶石1.72中单彩虹0.0202.08红-暗红均质体无
铁铝榴石1.78中单彩虹0.0242.47.5无均质体无
镁铝榴石1.75中单彩虹0.0272.77.2无均质体无
锆石1.95大0.0595.90.0383.82.17.5无非均质体弱红-褐红
电气石1.63小0.0181.80.0171.70.17无非均质体强深红-浅红
黄玉1.63小0.0090.90.0141.4-0.58无非均质体弱浅红-黄
立方氧化锆2.15大单彩虹0.0606.08.5无均质体无
玻璃1.47小单彩虹0.0202.05.5无均质体无
b=双折率*100d=色散度*100b-d<0表双彩虹局部重叠b-d>0表双彩虹不重叠,差值越大,两彩虹间隔越大
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的区别
1.包裹体法
人工合成红宝石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焰熔法,助熔剂法和水热法.不同方法合成的红宝石有不同的包裹体,区别它们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使用鉴定只需鉴别出是天然还是合成,而不需查出合成的方法.合成红宝石的共同特征是颜色鲜艳,且比较均匀,肉眼难以发现其中的包裹体.而市场上大多数天然红宝石或多或少都明显存在所谓的"棉绺",即是沿一定方向(受晶体内部结构控制)分布的包体和内裂的组合,有时可见绢丝状包体.
2.荧光法
对于难以发现明显包裹体的天然红宝石可以用长波紫外灯(普通便携式袖珍验钞机)与合成红宝石区别.实验表明,天然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在长波紫外灯下均发红色荧光,但合成红宝石的更亮,更艳.
红宝石红宝石的鉴定
自古以来,红宝石(RUBY)一直都是世界上珍贵的宝石,它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十二珍宝之
一,历来都是商贾、达官显贵争相购买的收藏品。高档的红宝石令人百看不厌,其他红色矿物与它那天生的自然美,“鸽血”红般艳丽的色彩相比都无法启及。在中国,人们讲究红红火火,红色代表吉祥如意。而在欧洲,在王室的婚庆上,依然将红宝石作为婚姻的见证。被命名为七月生辰石。红宝石的矿物名称是刚玉,化学分子式为A1:030所谓红宝石即红色的刚玉宝石,它包括了浅红到深红,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
红宝石的质量主要通过颜色、净度和切工三方面来评价的,颜色有红色、橙红色、暗红色、粉红色,其中以纯红色为最佳。净度是指红宝石中瑕疵的大小、数量、位置、对比度,瑕疵少为佳,瑕疵偏多会影响宝石的透明度及耐久性。切工是对琢型、比例、对称性、修饰度几个方面的要求,琢型是宝石要切磨的形状,比例是指琢型的腰宽相对于全深的比,一般切工比例在60%—80%为好。对称性是看宝石腰圆是否对称,底尖是否偏心,台面是否倾斜。修饰度是刻面排列的整齐度。
红宝石主产于深变质岩系的大理岩中,产于含钙长石、蛭石和奥长伟晶岩中,产于强度质岩层状斜长岩杂岩体中,产于玄武岩中,产于片麻岩、变粒岩、云母片岩中、著名产地有缅甸莫谷、阿富汗、原苏联帕米尔地区、巴基斯坦北部的罕萨、泰国、越南等。
根据产地不同可以把红宝石分为以下几类:
1.缅甸红宝石:缅甸是红宝石最著名的产地,从古时候起缅甸红宝石就很出名,特别是缅甸北部的莫谷地区出产的一种叫“鸽血红”的红宝石更居红宝石之冠,它鲜艳夺目,如同当地一种鸽鸟的胸部鲜血一样,故得名“鸽血红”,缅甸红宝石颜色分布不均匀,常呈浓淡不一的絮状,团块状,在整体范围内表现出一种具流动特点的旋涡状,也称“糖
蜜状”构造,这种构造曾作为缅甸红宝石的鉴定特点,另外,缅甸红宝石含有丰富的金红石包体。
2.泰国红宝石:泰国也是红宝石的重要产出国,泰国红宝石大部分颜色较深,有些像石榴石那样从微紫红色到棕红色,另外,几乎缺失金红石包体,因此没有星光红宝石品种。
3.斯里兰卡红宝石:红宝石的颜色稍浅,呈粉红色的居多,内部含大量的金红石,锆石包体。
4.越南红宝石:颜色介于缅甸和泰国红宝石之间,总体颜色比缅甸红宝石深,而比泰国红宝石浅,表现为紫红色、浅紫色。
5.中国红宝石:目前我国红宝石产地有
七、八处之多,主要有青海、安徽、新疆、云南、黑龙江和青海等省、区,其中云南红宝石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好的红宝石矿物。
仿制品鉴别
(1)红色玻璃:用红色玻璃仿红宝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从颜色上分析红宝石是紫红色,颜色鲜艳但肉眼观察不刺眼,看上去很舒服。而红色玻璃是大红色,十分耀眼。在硬度和密度方面玻璃比红宝石低很多,玻璃表面常有划痕。红玻璃为均质体,无二色性,放大检查有气泡。
(2)红色石榴石:石榴石的颜色一般为褐红色,比较暗淡,光泽不强。在偏光镜下无明暗变化,紫外荧光下红宝石有红色荧光,而石榴石呈惰性,石榴石的吸收光谱有别于红宝石。
(3)红色碧玺:红色碧玺也是与红宝石相似的一种宝石。其颜色中更显出一份浓重的褐色调。折射率不同是区分它们的一种有效办法。
(4)红色尖晶石:尖晶石颜色一般呈大红或粉红色,透明度较好。转动尖晶石,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没有颜色的深浅变化。在荧光灯下不具发光性。
(5)红色锆石:锆石的双折率非常大,如果在10X放大镜下观察,可以见棱线很明显的双影。
(6)合成红宝石:常见红宝石的合成方法有焰熔法,助熔剂法,水热法。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内部有大量的弧形生长纹,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内部常有未熔的“助熔剂残余”固体包体。
(7)拼合石:所谓拼合不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经人工的方法拼合在一起,给人以整体的效果,鉴别方法为一般拼合不夹层间会出现气泡,或是将其放人亚甲基碘化液里,一层层的拼合会很分明。
水热法合成红宝石内部有种晶片易观察到,还有特征的“钉”状流体包体。此外几乎所有合成红宝石都具有短皮强于长波的紫外荧光。
质量要求与技术标准
鉴定红宝石的技术标准如下:
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解理:无解理,双晶发育的宝石显三组裂理摩氏硬度:9
密度:4.00(+0.05)2/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体,一轴晶负光性
多色性:强,紫红,橙红
折射率:1.762-1.770(+0.0
9,-0.005)
双折射率:0.00
8~0.010
紫外荧光:长波:弱至强,红,橙红
短波:无至中,红,粉红,橙红,少量强红吸收光谱:694n
m,692n
m,668n
m,659nm吸收线,6
20~654nm吸收带,476n
m,475nm强吸收,468nm弱吸收线,紫光区吸收。
放大检查:针状包体、气液包体、指纹包体、雾状包体、负晶、、晶体包体、生长纹、生长色带、双晶纹
特殊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猫眼效应(稀少)
天龙八部5级红宝石,猫眼,变石和4级紫玉,祖母绿,尖晶石各加多.
1及、2及、3及、4及、5及、6及红、黑宝石+13+25+37+59+137+206黄、蓝宝石13+25+37+59+138+207绿宝石+7+13+20+32+74+112猫、虎眼+127+249+365+572+1332+1997纯晶+12+23+33+50+120+170晶+10+15+20++30+35紫玉+142+277+406+637+1483+2223变石+1+2+3+4+7+11石榴,尖晶+127+247+363+569+1326+1988抗468101214纯抗51020355070血精723141020663421754811314祖母绿4792135212494741你自己看吧5级红宝石家137体。血精石87534血5级祖母绿494给最佳答案
红宝石(5级)宝石命运宝石体力+137猫眼石(5级)宝石希望宝石内攻攻击+1332变石(5级)宝石幻冥宝石会心+7紫玉(4级)宝石玄微宝石命中+637祖母绿(4级)宝石天机宝石闪避+212尖晶石(4级)宝石生命宝石外攻防御+569
分拿来!5级红宝石+137体力猫眼+1332攻击变石+7点会心4级紫玉+637命中祖母绿+212闪避尖晶石+569外防!!
猫眼石是一种什么珠宝
猫眼石是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很多,但在国家标准中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直接称为猫眼,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不能直接称为猫眼。金绿宝石矿物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属斜方晶系,折射率为1.745-1.75
5,密度为3.76g/cm
3,硬度为8-8.
5,常见颜色为金黄色、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褐黄色等等,其颜色成因是在于金绿宝石矿物中含有F离子。猫眼主要产在斯里兰卡、巴西等地,斯里兰卡猫眼一直著称于世。
猫眼产生的原因,是在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矿物包体,金红石的折射率为2.60-2.90,由于金绿宝石与金红石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异,使入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中反射出来,集中成一条光线而形成猫眼如图,当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则猫眼效应越明显。当用一个聚光手电照射猫眼宝石时,在某个角度,猫眼向光的一半呈现黄色,而另一半则呈现乳白色。如果用两个聚光手电从两个方向照射猫眼,并同时以丝状包体方向为轴线来回转动宝石,可见猫眼线一会儿张开,一会儿闭合的现象。
猫眼宝石是一种名贵宝石品种,其质量好坏主要由颜色、眼线、重量等决定,下而分别加以简述:
1、颜色:猫眼的颜色有多种,以带其它色调的黄为主,最好的颜色为蜜黄色60000元,其它依次为黄绿色、褐绿色在70000以上、褐黄色为最名贵每颗都在90000元以上、褐色价为30000元;
2、眼线:眼线要求平直、均匀,连续而不断线,清晰而不混浊,明亮而不灰暗;
3、重量:对宝石来说,重量越大,其价值则呈几何倍数增加,对猫眼来说,也不例外,市场上的已经很少,而直径大于5cm的则更少见。
金绿色宝石,英文为CHRYSOBERY
L,来源于希腊词汇的两个词意:金色的GOLDEN和绿柱石BERY
L。它是一种铍铝的氧化物BEAL2O
4,硬度为
8。
5,比重为3.7
3,具有很好的韧性。
金绿宝石是珍贵宝石中很特殊的一个成员。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宝石是由两种特征相差甚远的宝石-猫眼和变石而闻名的,而一般的金绿宝石本身却并不很名贵,市场所见亦不多。
天然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有十几种之多,但自古至今,人们仍对金绿猫眼情有独钟,称之为真猫眼。在亚洲,金绿猫眼还是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佩戴猫眼可使人健康和免于贫困。
而变石,在自然界所有具变色效应的宝石中,同样是独一无二的。诗人曾用白天的祖母绿,晚上的红宝石来先赞誉它奇特的变色效应。
变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其名ALEXANDRITE是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命名的。关于这一名字有一个典故。传说在1832年,一群在乌尔山脉托卡瓦加TOKAWAJA祖母绿矿山工作的工人,发现有一些像祖母绿的宝石有奇特的变色现象,白天在阳光下呈绿色,晚上在烛光下则呈红色,于是的它们呈献给沙皇政府,此时恰逢沙皇二世成年日,这种宝石便被命名为亚历山大石。我国的矿物学家根据它有变色效应而直译为变石。
变石变色的原因从变石的吸收光谱中可找到解释。部分金绿宝石对光有选择性的吸收现象,吸收橙-黄绿色的光,对红光及绿光则基本上不吸收。这样白天阳光中绿色波长的光较强,宝石便呈现绿色,晚上红色波长的光较强,宝石在烛光下便呈现出红色。
除了金绿猫眼和变石外,市场上一般的金绿石多呈黄绿色,因而又有东方贵橄榄石的商业名称。
1.金绿猫眼宝石的识别和评价
市场上易与金绿猫眼相混淆的天然宝石主要有碧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磷灰石猫眼,石英猫眼及木变石猫眼等;仿制则主要为玻璃纤维猫眼。
金绿猫眼与其他宝石猫眼的区分
(1)在硬度上,金绿猫眼硬度为
8。
5,可刻划黄玉,而其他宝石猫眼则有能。
(2)在眼线上,金绿猫眼的眼线最明亮灵活,而其他宝石猫眼的眼线一般较松散。
(3)在颜色方面,金绿猫眼多为黄褐色或浅绿色,而其他宝石的猫眼则颜色多样。
(4)金绿猫眼的折光率为
1。74-
1。7
5,而具猫眼效应的其他宝石的折光率多低天此值。
金绿猫眼和仿猫眼玻璃纤维的区分
(1)仿猫眼硬度低,只有5左右,连水晶都刻不动。
(2)仿猫眼的眼眼线一般由数条光带组成,而真猫眼的眼线只有一条,随光源距离不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
(3)仿猫眼的水平纤维肉眼清晰可见,而真猫眼定向排列的包裹中只有在放大倍数很大的时候才可观察到。
(4)仿猫眼颜色多样,可呈现红色、蓝色、绿色等,而真猫眼大多为褐黄及淡绿色,很少出现仿猫眼那样的颜色。
金绿猫眼的评价
金绿猫眼的价值主要受颜色,眼线效果,大小及厚薄等因素影响。价值最高的是呈蜜蜡黄色的真猫眼,浅黄绿及淡绿色则稍差,最差为灰白色。好的金绿猫眼要求眼线位于弧面正中,眼线清晰明亮,张合灵活。
金绿猫眼是珍贵宝石,超过2克拉的很少,因而大小对价格影响很大。在相同大小的宝石中,宝石腰过厚的价格明显低于腰厚适中的,这是因为弧面宝石腰太厚既增加重量又不利镶嵌。
瑕疵及裂纹会严重影响并降低宝石的价值。
评估关键颜色,眼线及大小
2.变石的识别与评价
变石与其他天然变色宝石的区分
除了变石外,自然界与变石相似的变色宝石主要有尖晶石,石榴石,蓝宝石等数种,红柱石因有强烈的多色性而与变石相似。
变石与尖晶石及石榴石的区别是后两者无偏光性及多色性,而变石除在不同灯光下有颜色变化外,在同一光源下,宝石的不同方向也可呈现不同的颜色。
变石与变色蓝宝石及红柱宝石的区别是变色效果不同,且折光率也有明显不同。蓝宝石在白天呈蓝紫色而晚上呈红色,折光率最低值也大于变石的最大值。红柱石?quot;变色"是在同一光源下出现的,且折光率较低(1.62).
天然变石与合成变色宝石的区分
合成变色宝石主要有合成变石,合成蓝宝石及合成尖晶石。
合成变石与天然变石的区别是合成变石内常见弧形生长纹及熔剂包裹体,两者在红外光镨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天然变石与合成变石蓝宝石的区别是变色效果明显不同。合成蓝宝石白天不是呈绿色而是呈蓝色,而晚上烛光下不是呈红色而是呈紫蓝色。在放大条件下,合成蓝宝石有时还可见弯曲的生长纹带。
合成尖晶石与变石的区别是合成尖晶石没有二色性,折光率也稍低于变石。
鉴别关键变色效应,包裹体,折光率及红外光谱的差异。
变石的评价
影响变石价格的因素主要为变石的变色效果、大小、透明度及瑕疵多少。一般说来,变色效果愈明显,如白天呈翠绿色,晚上呈鲜红色,则价格愈高。但正常情况下,具这样明显变色效果的宝石极少,一般是白天呈暗绿色,晚上呈红褐色,即白天像绿碧玺,晚上像石榴红。
在变石的大小上,大粒的变石较少,因而较名贵。
一般地说,粒大、透明度高而瑕疵少的变石,其价格高。国际上优质变石的价格可达每克拉1000-5000美元。一般金绿宝石的评价往往也是据颜色美丽程度及粒度大小、瑕疵多少等因素进行的。
评价关键变色效果、粒度大小。
3、猫眼与变石的产地
世界上金绿宝石的产地非常有限,变石及猫眼主要来自斯里兰卡及巴西,另外俄罗斯及缅甸也有少量产出。
4、猫眼与变石首饰选购要诀
(1)选购猫眼宝石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颜色纯正、蜜蜡黄,眼线集中明亮其次是要厚薄适中。太厚、尤其不好,会增加价钱而又使镶嵌难度加大。
(2)选购变石首先要注意其颜色是否纯正,变色效果是否明显;其次是宝石要有一定大小并且少瑕疵。
(3)无论是金绿猫眼还是变石,均是罕见而珍贵的宝石,一定大小而质量稍佳的会有较高的保值及收藏价值。
金绿宝石的英文名称为Chrysobery
l,源于希腊语的Chrysos(金)和Beryuos(绿宝石),意思是“金色绿宝石”。金绿宝石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属尖晶石族中的一种矿物。
金绿宝石具有猫眼效应的变种叫猫眼石;具有变色效应的变种叫变石,二者都属于高档宝石的品种,都是极为罕见和贵重的。
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
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颜色为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
5,双折射率0.008~0.0
10,二色性明显,色散0.0
15。硬度8.
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韧性极好。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遇酸不受侵蚀。有奇异的猫眼变色效应。
猫眼石简介猫眼石(Cat'seye),即“猫儿眼”、“猫睛”、“猫精”。猫眼石又称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这种光学效应,称为“猫眼效应”。
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宝石学界把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猫眼石,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指的是金绿猫眼宝石,而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严格说来,“猫眼”并不是宝石的名称,而是某些宝石上呈现的一种光学现象。即磨成半球形的宝石用强光照射时,表面会出现一条细窄明亮的反光,叫做“猫眼闪光”或“猫眼活光”,然后根据宝石是什么来命名,如果宝石是石英,则叫“石英猫眼”,如果是金绿宝石,则叫“金绿猫眼”。可能具有猫眼闪光的宝石种类很多,据统计可能多达30种,市场上较常见的除石英猫眼和金绿猫眼外,还有“辉石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等。由于金绿猫眼最为著名也最珍贵,习惯上它也简称为“猫眼”,其它猫眼则不可这样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