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相三千,寄于方寸
发布时间:2020-02-22 18:13:20
发布时间:2020-02-22 18:13:20
菩萨又称大士,在佛教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仅次于佛,据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就曾以菩萨自称。而关于四大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其中各有特点,但都是以自己的修行为人们带来福祉,在民间也深受爱戴和景仰。
万般造物,皆可形容,菩萨妙相,自是难言。菩萨法相能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平静,殊可抚慰人心,涤荡性灵。其态其韵,皆在形姿之内;其神其妙,尽在法相之中。而雕刻师,则是这弘善的使者。
▲黄玉牌-文殊菩萨
雕刻菩萨法相属于人物雕件,对于作品的考究首当其冲就是人物开脸是否匀称饱满,而且在法相部分,料质不允许掺有杂质,必须是干净的。一般我们看一个人好不好看,第一眼就是看眼睛,在人物雕件中也是这样,眼睛是否传神直接就影响了作品成功与否。剩下的就是对人物细节的把握:衣袂的线条是否流畅,人物角色掌握是否准确,细节处理是否到位,布局搭配是否合理,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在方寸之间对于雕刻师傅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白玉子料牌-地藏王菩萨
因此,越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匠人,在遇到好的料质的时候,越会考虑到用来雕刻菩萨,寓意完美又彰显雕工,虽是见惯了菩萨法相,但因雕工的不同,其特色和完成度就不同。就像同样的一块布,有设计感的衣服就是比随意裁剪的更加具有吸引力,穿在身上也会更加凸显魅力。
▲黄玉牌-普贤菩萨
其实玉雕师在潜心造像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一场审美的觉悟。修养愈深,愈能阐述作品的造型之美。正如《佛说造像度量经》中所论:“有善信人等,发心造像,依此准绳,造绘圣容,即同世尊在世,亲见如来。将金璧交辉之圣像,演六度之精严,求得佛果。”若没有一种对内心的纯净追求,则所造之像,自然缺乏庄严法相。
▲碧玉挂件-普贤菩萨
玉雕菩萨造像,不仅继承了精湛的玉雕技艺,更是拥有佛家的教义内涵。可以说,就是智慧与艺术的相互成就,也是佛像至高无畏的表现。观赏并佩戴佛像,不仅是对美学的欣赏及历史文化的肯定,还能被其高雅、安祥、慈悲之美所熏陶净化,体会生命更深一层的感动与法喜自在。佛像的美,不仅在于惊叹它的鬼斧神工或是艺术价值而已,千余年来,在滚滚流转的世事中,以无声说法;从法相中透出的沉定庄严,蕴含无限诸佛菩萨的悲心愿力,无形中让每个瞻仰、欣赏的人升华人格,净化心灵。
上一篇 : 翡翠界的“四大李鬼”怎能不识?
下一篇 : 珠串虽小,切莫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