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奖之后,玉雕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1-16 18:13:07

2016年第十五届天工奖就要落下帷幕(11月10—14日)。曾经被行业人士奉为玉雕界奥斯卡的天工奖,本届却有些不尽人意。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几点:

第一,和田玉江湖霸主地位不再

历届天工奖上的作品中和田玉始终占据主角,而此届和田玉的主导地位明显淡化,其他材质的玉石反倒占比颇大,诸如独山玉、南红、战国红、蜜蜡、水晶、玛瑙等。

第二,规模缩水,社会效应式微

此届天工奖的展会规模跟往届相比缩小了很多,这和当今玉雕行业低迷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天工奖越来越像行业内人士的一场自嗨。因为在当今的主流媒体上,甚至是网页上,几乎没有天工奖的相关报道。

第三,创意匮乏

此届天工奖上,很少看到让人惊艳的作品。作品筛选门槛的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天工奖不再是众人心中的玉雕圣殿。

第四,收费颇高,服务水准降低

多年来,天工奖的展位费用一直在涨,如今已经涨到了3万元。但是承办方的服务水准并未有相应的提升。

那么,从此次天工奖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中,我们可以预判出未来的玉雕行业将走向何方呢?

1、优质和田玉材料将会越来越贵

展会上和田玉作品锐减,并非大家不愿意雕刻和田玉了,而是因为随着和田玉资源的逐渐枯竭,优质玉料越来越昂贵,众多新生代玉雕师已经买不起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优质籽料,所以只能用其他材料来代替。

2、玉雕行业将会百花齐放

众多新材料的兴起,以及被众人的逐渐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激活了玉雕市场,未来的玉雕行业将会百花齐放。但同时也会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局面。众多新材料会不会在疯长的泡沫中昙花一现,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唯一不变的是,优质和田玉籽料永不会过时,并且只会越来越稀有和昂贵。

3、推广玉文化任重道远

天工奖作为玉雕行业首屈一指的大奖,它的规模、成就、被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出玉文化在中国的状况。纵观此次的展会,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让玉文化深入人心,让普罗大众都关注玉雕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整个行业的推动和完善。只有当玉文化深入人心,中国玉雕市场的活力才能被全面激发出来。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玉文化复兴。

但愿明年和将来,天工奖能够重振雄风,再度担当起中国玉雕行业的旗手。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首页
商城
知识
鉴定
回收